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浆果中的糖成分以及相关代谢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中的糖种类与含量对浆果品质及葡萄酒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关于葡萄果实糖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果实中糖分的生理功能、糖分对葡萄浆果品质及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在果实糖分积累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避雨设施栽培对"湖景蜜露"和"玉露"2个桃树品种桃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避雨设施处理对桃果实横、纵径生长的效应因品种而异,对中熟品种"湖景蜜露"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成熟期果实单果重的影响不大,不会造成产量的明显波动;对提高桃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果实糖分含量,且果实糖分含量较为稳定,随单果重量变化的影响较露地对照组小;单果重与其糖分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3.
对保藏于4、14、20℃环境中红掌切花的糖分、呼吸速率和品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14℃条件下保藏10~15d的糖分比在4℃条件下保存的低。糖分随呼吸速率加快而降低。4℃时,呼吸速率比140℃低。3种温度(尤其是4℃)保藏均导致切花败色。切花颜色的改变与糖分含量无关。改变温度对败色现象无改善。切花保藏前,用25%二甲亚砜(DMSO)处理后放置于4℃或140℃保藏14d,并未改善败色。低温对红掌切花糖分、呼吸速率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云南勐海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气候因子近45年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分析表明:影响甘蔗产量的气候因子中,3~10月的积温增加趋势显著;3~10月的积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3~10月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都有显著的振荡周期。影响甘蔗糖分的气候因子中,10~11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加趋势比较显著,有显著的周期性和阶段性;11月至次年2月的降水量有3~4年的振荡周期,趋势性和阶段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竹子笋芽的发育非常缓慢,而竹笋从土里萌发后到完成全部高生长的时间却特别短。在竹笋的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分和水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的糖分代谢和水分运输机制并不清楚。课题组以云南箭竹的笋芽以及未伸长、快速伸长和成熟阶段的节间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伸长阶段的糖分代谢、水势、水压变化,并采用示踪的方法测定糖分与水分的运输速率。实验揭示了快速生长的竹笋光合同化物的韧皮部卸载和卸载后运输机制,分析水分运输及其对糖分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1)笋芽中蔗糖含量高于幼秆,这与笋芽具有较高的甜味相吻合。当竹笋萌发出土后,淀粉和糖分急剧消耗。2)快速伸长的幼竹,光合同化物主要以共质体途径进行韧皮部卸载和卸载后运输,节间纤维和薄壁细胞壁的木质化与栓质化阻碍了质体外的运输。竹壁内侧的维管束,糖分沿维管束的4个方向向外卸载,在外侧的维管束沿2个方向向外卸载。3)随着竹笋发育程度的不同,同化物从母竹向幼笋的运输速率也不同,快速伸长的幼竹,运输速率最高。4)韧皮部运输与水分运输呈正相关,夜间由于水压作用,水分运输促进了同化物的转运,中午由于蒸腾作用阻碍了同化物的转运。在径向运输上,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5)蔗糖、葡萄糖、淀粉粒和相关酶的定位再次证实,维管束内和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构成了糖分径向运输的共质体途径,是糖分代谢的主要场所。竹子节间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扮演着“射线”细胞的角色。6)竹子节间的伸长依赖于水压和可溶性糖浓度的增加。竹笋箨鞘作为糖分和水分运输的控制器,在竹笋快速伸长过程中扮演着控制器的角色。这些研究结果系统地揭示了竹笋伸长过程中同化物和水分的运输机制,并为竹子快速生长发育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配比对新疆红富士苹果糖分积累的影响情况,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城县的6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氮N、磷P、钾K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施肥试验设计,在苹果树生育期内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对苹果的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与果实糖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红富士苹果为己糖积累型果实,不同生育期新疆红富士苹果果实糖分积累都以果糖为主,占总糖含量的52%~67%;在幼果期和膨大期,氮肥和磷肥对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较大,而在着色期和成熟期,钾肥的作用则较为明显;各种营养元素对苹果总糖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磷>氮,且氮和磷对其总糖含量的影响是正面效应的,而磷与钾对其有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究高场强微波处理过程中,樟子松试材含水率、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对试材吸收微波能量和宏观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处理前的含水率、微波功率对试材吸收的微波能量有显著影响;当含水率为40%~60%、微波功率为140 kW、处理时间为120 s时,樟子松试材横截面的裂纹面积比和裂纹数量最大。建议根据功能化材料的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微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从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热传导模型,并通过理论模拟揭示不同微波加热方式对预处理中木材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均匀性与微波加热方式直接相关;当采用单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沿着微波入射方向,木材温度逐渐降低,木材内部温差较大,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当使用双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木材内能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锥栗栽培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建瓯市15个锥栗品种样品的淀粉、还原糖、总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并对淀粉、糖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品种不同对糖分、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锥栗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糖分,不同品种间其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以乌壳长芒、嫁接毛榛、大尖嘴的含量最高,其蛋白质、总糖含量分别在6.64%和11.4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h以后含水率下降速度减慢曲线趋向平缓;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木材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干燥温度和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度影响极显著,木材初含水率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的微波温度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原木,观察了微波对松材线虫疫木中松墨天牛幼虫及松材线虫存活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微波处理后原木在材性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微波处理温度达到50℃时,保持5 min,可完全杀灭病木中的松墨天牛幼虫;当微波处理温度达到55℃时,保持5 min,松材线虫完全死亡;温度在60℃左右时,对木材的开裂、抗弯弹性、抗弯强度等材性影响不显著,经微波处理的疫木可正常利用。因此5,5℃的微波处理可作为松材线虫疫木除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臧新  吕晓辉  杨冬之  张静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154-158,174
综述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细胞株筛选、糖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前体饲喂、添加诱导子等对提高紫杉醇产量的影响,为探索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最适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微波等离子体环境下木材表面蚀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时引起蚀刻,蚀刻程度的大小与离子能量水平,即与等离子体工作条件和等离子体种类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微波等离子体工作条件即微波功率、系统压力、样品位置(距谐振腔距离)及处理时间对杉木木材蚀刻的影响,并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比较了N2、O2及空气等离子体对木材蚀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蚀刻作用的诸因素中,样品位置的影响最显著,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其次,而系统压力的影响最弱。在本研究的范围内,杉木样品距谐振腔距离越近、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越长、微波功率越高则蚀刻越严重;在3种等离子体中,O2等离子体蚀刻最严重,而N2等离子体最轻微,空气等离子体蚀刻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微波间歇干燥对干燥效率与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马尾松木材微波干燥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微波连续辐射和间歇辐射对木材干燥速率和微波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可以分成加速段、恒速段和减速段3个阶段;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其平均干燥速率和水分蒸发效率比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的高;采用适当间歇辐射对木材输入微波能,微波能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毛逸群  徐伟  詹先旭 《林产工业》2020,57(5):7-10,20
研究微波预处理过程中辐射功率、时间和处理方式对杨木单板渗透性的影响规律,以获得后续杨木改性处理理想的微波预处理工艺。在本试验条件下,微波预处理可以使经过质量浓度20%的聚乙二醇2000(PEG-2000)浸渍后的杨木单板烘干后的增重率从26.8%提升至38.2%;随着微波预处理辐射时间的增加,杨木单板浸渍增重率的平均值先上升后下降,并在辐射时间为50 s时达到顶峰;随着微波源输出功率的增加,对杨木单板的渗透性提升效果逐渐上升。微波预处理含水率为10%~13%的杨木单板的优化组合工艺条件为:微波源输出功率100%、微波辐射时间50 s,可使杨木单板在短时间内达到平均温度135.5℃。在微波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谐振腔与试件接触部位的温度控制,以减小同组试件升温速率差异对微波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竹材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竹屑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讨论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对竹材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中,微波活化时间对活性炭质量指标影响最大,延长时间可以提高其产品的吸附性能;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竹材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活化时间16 min、磷酸质量分数5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850.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33.8 mg/g、比表面积920.5 m2/g。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微波技术提取刺三加叶中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实脸设计对影响微波法提取刺三加叶片中绿原酸的溶剂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刺三加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是A2B2C3D3,即乙醇浓度60%,功率300W,提取时间3min,提取次数3次。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微波功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乌药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微波萃取工艺.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总黄酮萃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3因素中对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微波辐射时间;乌药叶中总黄酮的最佳萃取工艺为:甲醇为萃取剂、萃取温度为65℃、料液比为1:40,微波辐射5 min,其总黄酮得率为30.06 mg/g.  相似文献   

20.
以微波处理为辅助手段,应用水浴法提取菊花中水溶性成分。对利用微波技术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g∶30ml,在微波功率为175W条件下处理时间10min,再在70℃水浴锅中浸提30min,得到总水溶性成分提取得率在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