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以葡萄扇叶病毒(GFV)干u马铃薯Y病毒(PVY)外壳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式反膨技术(PCR)分别合成了长度为1.5kb和0.75kb的生物素标记双链cDNA探针,在斑点杂交反应中,探针的最适使用浓度为1/100,GFV探针检测GFV-RNA的灵敏度为10pg,检测提纯GFV的灵敏度为25pg,检测感病苋色藜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0000倍;PVY探针检测PVY-RNA的灵敏度为30pg,检测提纯PVY灵敏度为500pg,感病烟草检测的最大稀释度为8000倍,阴性对照均无杂交信号出现。  相似文献   

2.
 从木本植物分离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Trichovirus组)的PBM 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将其繁殖在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上。感染PBM 1毒株的昆诺藜叶组织用两次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 g叶组织的病毒产量平均为1.68mg。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1.5 kDa。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和ELISA法,对感染PBM 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进行了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检测植物病毒ELISA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南方菜豆叶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不孕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的兔抗血清和鼠腹水抗体,组合成ELISA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试验。抗体球蛋白的适宜工作浓度为4微克/毫升;未经纯化的特异抗血清(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为10-4(即1/10,000)稀释度。检测以上5种病毒的灵敏度:提纯抗原为10-0.64毫微克/毫升;病叶澄清液为1/10,000-1/100,000稀释度。本法灵敏度与ELISA双抗体夹心法相当或略高。一般8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从木本植物分离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leafspotvirus,Trichovirus组)的PBM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将其繁殖在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上。感染PBM1毒株的昆诺藜叶组织用两次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组织的病毒产量平均为1.68mg。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1.5kDa。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和ELISA法,对感染PBM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进行了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昆明地区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鉴定、提纯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昆明地区栽培的香石竹上发现了香石竹斑驳病毒,人工接种可局部侵染苋色藜、墙生藜、千日红及番杏,可系统侵染昆诺阿藜和美国石竹,分别造成褪绿斑、斑驳或坏死斑。经二轮PEG(分子量6000)沉淀,病毒提纯量约220mg/kg鲜组织。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直径为28nm,等轴对称。提纯物紫外扫描呈典型病毒核蛋白吸收峰,A260/A280值为1.56。提纯病毒经4次免疫家兔,所得抗血清经试管沉淀测定效价为1∶4096,琼脂糖双扩散效价为1∶1024。  相似文献   

6.
花生矮化病毒(PS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3年7月,从山东薛城的花生上分离到一个病毒分离物PS-34,以汁液摩擦接种测定了9科48种植物,PS-34可侵染6科15种植物,在苋色藜上表现系统花叶。由桃蚜、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病。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50-55℃,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治期3-4天.提纯后经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呈球形,直径±29nm.提纯病毒的抗血清和花生矮化病毒日本株系(PSV-J)的抗血清交互测定,都与PS-34有明显的沉淀线反应。故将病毒分离物PS-34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组的花生矮化病毒(PSV)。因苋色藜和昆诺藜上表现为系统花叶,与在寄主反应上明显不同.因此,确定其为一种新的花生矮化病毒PSV-C株系.  相似文献   

7.
宁红  陶家凤 《植物检疫》1991,5(2):94-97
兔抗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 抗血清经提纯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IgG,用过典酸钠法标记获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兔抗 X.c.pv.oryzicola IgG 结合物。ELISA 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2~10~3个菌/ml 和10~4~10~5个菌/ml,这两种方法检测稻谷带菌的结果与用七叶苷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及琼脂双扩散验证结果一致,双抗体夹心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间接法高,从制样到完成检测约需40小时。检测结果不但可以目测定性,还可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所测得的 OD 值在本试验制作的曲线上查出稻谷带菌量。  相似文献   

8.
 从北京地区菊花病毒病株上分离到一种线条状病毒CA分离物。经寄主范围,传播方式、汁液体外抗性,外壳旧白分子量、粒体大小和在细胞中产生的内含体研究结果分析,此病毒为Potyvirus成员,沉淀反应,免疫双扩散反应和免疫电镜技术检测证明CA分离物与PVY在清学相关性。CA分离物已制备抗血清和提纯IgG,并应用于品种菊组培苗脱毒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永年  钟敦礼 《植物保护学报》1985,12(4):224-224,260
从玉米细菌性枯萎菌 Erwinia stewartii 免疫的母鸡蛋黄中分离到的抗体(IgY),与同时免疫家兔、鸡获得的抗血清,具有一致的抗体活性。试验证明琼脂双扩散、免疫电泳,反向间接血凝、乳胶凝集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直接法、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双夹心法、改良的间接法等方法均可以特异地检测出玉米细菌性枯萎菌。在室温或冰冻条件下,抗原保存1085天或1141天,抗血清保存518天或1095N,冻干的血清保存于冰箱(4℃)5年以上。它们仍不失效。1979~1983年用血清学方法配合其它方法从美国、南斯拉夫、日本(转运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家进口玉米中检出玉米细菌性枯萎菌。  相似文献   

10.
A 蛋白酶联法检测植物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一种动物的特异抗体,与市售 A 蛋白(SPA)、A 蛋白酶标记物(HRP-SPA)组合成 A 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检测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烟草花叶病毒(TMV)纯化抗原和病株粗澄清液,灵敏度分别为0.128μg/ml 和1:10000。使用的 A 蛋白包被的适宜工作浓度为2.5μg/ml,兔抗 SBMV 血清作第一抗体适宜工作浓度为1:100000,作第二抗体适宜工作浓度为1:1000。检测 TMV 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该法的灵敏度是 ELISA-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的1~25倍;是 ELISA 间接法的10~125倍;是免疫双扩散法的3000~6000倍。应用这种酶联法既不需要纯化抗体、也不要自己制备酶标记抗体,又不需要制备第二种动物特异抗体就可以得到酶联双抗体夹心法和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相似或更好的结果,使 ELISA 更适于在植物检疫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樱桃病毒A北京分离物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樱桃病毒A北京分离物(Cherry virus Aisolate Beijing,CVA-BJ)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Ni珠吸附法纯化表达产物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测得抗血清效价为1∶2048。以纯化后的蛋白和樱桃叶片总蛋白为检测材料,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抗血清具有高度特异性。间接ELISA方法检测樱桃病叶,结果呈阳性,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感病樱桃样品中CV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夏,在京郊大面积受害的豇豆上分离到一株毒原一豇豆分离物。其症状是顶叶系统花叶,褐色坏死和畸形。生物学测定证明其寄主范围广泛,在所测试的6个科19种植物中,能侵染5个科的十余种植物。苋色藜、奎宁藜、千日红、曼陀罗、蚕豆、豇豆为其易感寄主。但不能侵染白菜、油菜、芜菁、黄瓜、菜豆、豌豆、普通烟和心叶烟等植物。该分离物虽在蚕豆上病状与蚕豆萎蔫病毒Stubbs典型株相似,但从其不侵染普通烟和心叶烟似乎又不完全相同。稀释限点:10-3~10-4;热灭活点50~55℃;体外保毒期(室温)4天以上。桃蚜或豆蚜传。提纯病毒颗粒呈直径25mm,六角形,其三种组分之沉降常数分别为50S (T),67S (M)和118S (B)。提纯的病毒制品其颗粒极易聚集特别是盐类存在时。电镜观察奎宁藜局部退绿斑的超薄切片发现为蚕豆萎蔫病毒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横截面由7~9个病毒颗粒所组成的管状结晶物以及由非病毒颗粒所组成的大型晶体内含体。根据上述寄主范围、病状、病毒颗粒形态和组分以及内含体的特征,豇豆分离物是蚕豆萎蔫病毒,很可能是与已知的四种毒株不同的豇豆株。  相似文献   

13.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经聚乙二醇沉淀、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后免疫家兔。得到效价为512-1024的抗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以饱和硫酸铵沉淀和DE32柱层析提纯,用过碘酸盐氧化法制备标记抗体。ELISA测定方法为双抗体夹心法。  相似文献   

14.
单抗I-ELISA和TAS-ELISA检测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 less virus,LSV)的单克隆抗体为核心,建立了间接ELISA (I-ELISA)和三抗体夹心ELISA (TAS-ELISA)的检测方法。I-ELISA检测体系中,病叶汁液和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20和1:6 000,对病叶汁液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2 560,可检测到提纯病毒绝对量为1.35 ng。TAS-ELISA检测体系中捕获抗体和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200和1:6 000,检测病叶汁液的灵敏度达到了1:5 120,对于提纯病毒可检测到0.68 ng。使用美国Agdia公司双抗体夹心ELISA (DAS-ELISA)检测试剂盒对病叶汁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2 560,提纯病毒检出量1.35 ng。用3种ELISA方法检测了采自浙江省丽水市的46个田间样品,I-ELISA、TAS-ELISA和DAS-ELISA测出的阳性样品数分别为19、21和18个,阳性率为41%、46%和39%。灵敏度检测和田间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AS-ELISA的灵敏度高于DAS-ELISA和I-ELISA。相同样品I-ELISA所测出的OD405值和P/N值普遍高于DAS-ELISA,表明LSV单抗比多抗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用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兔抗血清和鼠腹水抗体与市售的羊抗鼠酶标记物组合成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DSM),检测用14个 TMV 分离物接种、分期采集的番茄、大椒、烟草大量样品和健康样品,磨碎制取澄清液,作系列稀释,测得每一样品各稀释度的光密度(O、D)值,统计分析,找出待检样品以稀释100倍为最适宜的稀释倍数,阳性反应判断标准以 P/N≥1.8—2为好(P 为待检样品 O·D 值,N 为阴性对照 O·D 值),检出率达96.5—95.2%,误诊率为0。  相似文献   

16.
 1982年5月,从南京郊区豇豆花叶病植株上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物C-1,接种试验的结果证明,它可以侵染12种豆科和藜科植物。它在豇豆上引起系统花叶、叶片卷曲、明脉和畸形等症状。它在苋色藜、昆诺藜和蚕豆上表现为局部病斑。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1~2天。病毒极易摩擦接种传病。桃蚜、棉蚜和豆蚜都能传染这种病毒。人工接种的豇豆病株,在花器的各个部分、幼嫩的豆荚组织和末成熟的种子内都带有病毒。病株上采收的种子传毒率可达8.1%。病毒存在于种子的胚和子叶内,种皮内没有测到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长700~750纤米。病株叶片表皮细胞内有纺锤状的内含体。免疫电镜和SDS~双扩散法测定,病毒分离物C-1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的抗血清呈阳性反应。根据以上这些性状,病毒分离物C-1可鉴定为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中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用微量沉淀法测定,病毒粗提纯液制备的抗血清的效价为1:512。SDS-双扩散法测定,南京地区严重发生的豇豆花叶病中,85~86%是由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引起的。从福建、山东、辽宁等省采集的样本中,也证实这种病毒在豇豆上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个芜菁花叶病毒株系或分离物(TuMV)。应用直接ELISA和间接ELISA对其各株系间血清学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直接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专化性较强。由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结合体只与同宗抗原起反应,不与TuMV其它株系异宗抗原起反应。应用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F (ab')2包被处理的间接ELISA技术,鉴定病毒不同株系血清学亲缘关系时,只要用1个病毒株系抗血清即可对不同株系进行鉴定。由6个TuMV株系分别制备的抗血清对10个毒株进行鉴定表明,各株系均能交互反应,说明株系间具有共同的抗原性,仅OM株系与其它株系较少一致性,表明血清学关系较疏远。因此认为,间接ELISA适用于广泛的病毒诊断及株系鉴定之用,比直接ELISA优越。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出售的甜菜(Beta vulgaris)种子中首次得到了直径约30毫微米的等轴病毒粒子的分离物。接种试验证明,它不能由摩擦接种传病,也不能由桃蚜(Myzus persicae)传播,但可由种子传毒,种子带毒率高达87.5%。受侵染的甜菜植株不表现症状,体内含毒量很低,病株汁液须经部分提纯并浓缩后才能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和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到病毒。在病株叶片的超薄切片中,未发现病毒粒子和细胞学的变异。在氯化铯溶液中,病毒粒子的浮力密度为1.37克/毫升左右。该分离物能与甜菜潜隐病毒抗血清产生沉淀反应,但与黄瓜花叶病毒无血清学关系。根据上述基本性状,该分离物归属于甜菜潜隐病毒(Beet Cryptic Virus)。  相似文献   

19.
一种侵染桃树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地区具有红叶及叶片侧脉失绿等综合症状的桃病株上分离到一种杆状病毒分离物P-1,初步鉴定为一TMV株系;制备抗血清微量沉淀法测定效价为1:1024,并应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提纯P-1分离物回接毛桃实生苗后,在上部叶片出现脉间失绿症状,用P-1抗血清作ELISA检测为阳性,肯定了TMV对桃的侵染及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ORF Ⅵ基因的功能,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该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SVBV中国分离物的ORF Ⅵ基因,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上,获得重组质粒pET-SUMO-ORF Ⅵ。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与Ni2+-NTA亲和柱纯化,获得分子质量约为90 kD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反应灵敏度以及ORF Ⅵ基因在本氏烟中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对重组蛋白的效价达1:256 000,Western blot法能够检测到稀释64 000倍的重组蛋白。利用稀释2 000倍的抗血清,仍能够检测出SVBV中国分离物和美国分离物ORF Ⅵ基因在本氏烟中瞬时表达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