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泥泉种羊场于1953年开始,先后使用新疆细毛羊,阿尔泰细毛羊改良当地哈萨克羊,已有各代杂种羊。为了了解纯种羊和各种不同杂种羊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能给绵羊育种工作的进行提供一些科学资料,我们于1961年5月进行了绵羊生理指标的测定。一测定的项目1.呼吸频率及脉膊频率 2.直肠温度以三分钟为单位时间计算3.红白血球计数4.血红蛋白测定5.白血球分类6.红血球抗力测定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本试验始于1987年,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通过对四川东部亚热带农区和山区已引入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即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茨盖羊和东北半细毛羊、新疆杂种羊进行观察测定,了解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繁育性能及生理指标、疫病死亡等情况,并综合评定引入绵羊的适应性。能为我省今后发展新区绵羊生产提供较为可靠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3月19日,地处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巴隆乡科尔村有羊群发生不明原因疫病,已死亡34只,其中柴达木绒山羊31只,高原半细毛羊3只。发病羊群共有374只羊,其中山羊246只,绵羊128只。发病羊54只,其中山羊41只,绵羊13只。从3月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3月19日,地处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巴隆乡科尔村有羊群发生不明原因疫病,已死亡34只,其中柴达木绒山羊31只,高原半细毛羊3只。发病羊群共有374只羊,其中山羊246只,绵羊128只。发病羊54只,其中山羊41只,绵羊13只。从3月  相似文献   

5.
一、依据和目的甘肃细毛羊皇城区育种点,遵照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指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截止一九七五年共有杂种羊136,062只,占绵羊总数的99.78%,其中一类羊39,910只,占杂种羊的36.65%;二类羊19,129只,占杂  相似文献   

6.
绵羊套叠性肠梗阻,俗称肠套叠。多见于绵羊,而绵羊中细毛羊和细毛杂种羊为多见,约占发病总数的99%以上。在细毛杂种羊中随着毛被同质程度增高而发病率则相应上升。本地土种蒙古羊发病率极低,据笔者临床统计,成年羊发病率高,约占发病羊总数  相似文献   

7.
藏系绵羊自然放牧条件下饲养效益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纯牧业县,也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主要产区.养羊业是牧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7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以发展优质细毛羊生产为主,现饲养细毛羊及细毛杂种羊57万多只,占全县绵羊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8.
我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以养羊为主的纯牧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我们认真落实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指示,积极开展了绵羊育种工作。1976年全区绵羊实现了杂种化,细毛杂种羊发展到147000多只。一类羊46703只,占杂种羊的41.8%;二类羊20505只,占杂种羊的18.34%;三类羊31401只,占杂种羊的28.13%;四类羊13025只,占杂种羊的11.66%。细毛杂种羊的质量逐年有所提高,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育种指标。去年测定北滩公社一级母羊平均产毛量4.15公斤,剪毛后活重平均41.3公斤。全区绵羊毛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 川西北草地现有的杂种绵羊,除少数引入过半细毛羊血液者外,大体上都是过去用新疆细毛羊等细毛羊品种与本地藏羊杂交的后代。这些羊绝大多数仍为杂色、异质毛羊,主要经济性状仍较低劣,远不符合国家毛纺工业的要求。根据绵羊育种工作的需要,已开始利用这些羊来培育新的半细毛羊品种。因此,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改良这些杂种羊,就成了一项比较迫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寒牧区。在那里,天然牧草是发展半细毛羊的主要物质基础。查明天然牧草状况及其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发展半细毛羊的依据。前文已述,在英得尔草场上,绵羊可食混合牧草营养价值呈现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11.
<正> 巫溪县红池坝畜牧场,1960年开始养殖甘孜藏系绵羊,1972年引种甘肃新疆细毛羊,1986年底存栏新藏杂种羊361只,1987年以来,先后从新疆、内蒙共引进新疆细毛羊2150只。1990年底存栏绵羊3765只,其中新疆细毛羊2700只。笔者从1987年开始对该场绵羊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观测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一、牧地自然生态简况红池坝畜牧场地处大巴山东段南侧,地处东经103°53′~109°11′,北纬对31°30′~30°41′;海拔1780~2530米;年均气温7~11.5℃,月均最低-6.8℃,月均最高17.4℃;年降水量1756~2338毫  相似文献   

12.
波杂、道杂一代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波杂(波德代×当地细毛羊)F1和道杂(无角道塞特×当地细毛羊)F1的初生重、1~4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显著高于当地羊(P<0.01).经对4月龄羔羊屠宰测定表明,杂种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当地羊(P<0.01),每只杂种羊比土种羊增收92.82元.  相似文献   

13.
青海养羊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草地畜牧业大省 ,有可利用天然草场316 1 0 4万hm2 ,发展养羊业不仅有丰富的草地资源 ,而且养羊历史悠久 ,羊的数量多、分布广 ,在畜种结构中所占比重大 ,构成了青海畜牧业的主体。1 青海养羊业现状1 1 绵山羊种类及存栏数青海绵羊主要有西藏羊、欧拉羊、贵德黑裘皮羊、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等品种 ,其次是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杂种羊、肉用杂种羊及大量血统混杂的个体。青海山羊主要有绒山羊和土种山羊 ,约占养羊总数的 1/6。据 2 0 0 1年统计资料 ,全省存栏羊数达 16 42万只 ,其中绵羊 1370万只 ,山羊 2 72万只 ,占当年各类牲畜存栏总量的79%。1 2经营状况及生产水平随着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草场承包到户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和牧民经营自主权不断落实 ,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适应了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 ,激发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尤其在易灾多灾地区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四配套”防灾基地建设 ,大大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养羊业因此连续多年获得丰收。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 ,养羊业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不适应问题。从总体看 ,养羊业的经营管理仍处在粗放型...  相似文献   

14.
高寒牧区肉用羊与甘细羊杂交后代舍饲育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2009年,天祝县实施了高寒牧区细毛羊多向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引进了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陶赛特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对本地甘肃高山细毛羊(简称甘细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繁殖试验,年产杂种肉羊5万只以上。为了探索F1代杂种羊在高寒牧区的育肥性能和适应性,特开展本试验,以便为高寒牧区发展肉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应用免疫法提高绵羊产羔率技术的适宜条件,寻求加速细毛羊杂交改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途径,我们于1987年7月和1988年7月在定西县内官营和香泉两地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羊为户养的新疆细毛羊及其杂种羊和蒙古羊.分为4组,1987年的1组53只,体重44.57±5.22kg;2组52只,体重36.68±4.27kg.1988年的A组为重复试验组,36只,体重为46.94±6.16kg; B组为初次试验组(与1组相同),61只,体重为43.84±4.22kg.参试羊试前的繁殖情  相似文献   

16.
青海高原的牧草生长量和营养物质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致放牧绵羊的营养水平极不稳定。本试验目的在于获得青海高原放牧绵羊活重及屠宰率的季节变化资料,探索影响绵羊活重及屠宰率的关键所在,为提高草原畜业生产能力提供依据。一、试验内容 1.材料:第一组随机取10—12只罗新藏杂种生产母羊,及所产羔羊(不分性别)8—10只,羯羊5—6只,于1981年3月15号称重编号。第二组随机取新藏杂种一代半岁去势公羊45只,于6月15日剪毛后称重编号,其中39只作试验,6只作为备用羊。 2.时间与方法:第一组1981年3月  相似文献   

17.
用乙醚浸提法测定青海放牧绵羊 3个品种 114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绵羊羊毛的含脂率。结果表明 ,青海细毛羊羊毛的平均含脂率为 11 35%± 3 72 % ,半细毛羊羊毛的平均含脂率为 7 2 9%± 3 0 4 % ,藏系羊羊毛含脂率为 4 4 2 %± 1 50 %。不同品种间含脂率相差很大 ,用一品种同一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含脂率以周岁羊最低 ,两岁羊次之 ,成年羊最高  相似文献   

18.
全国用细毛羊和粗毛羊杂交所生的杂种羊约×××万只,近几年来,有不少省(区)已着手进行培育细毛羊的工作,但在育种过程中,对杂种羊的鉴定分级方法,颇不一致,旧的鉴定分级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育种工作和细毛羊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杂种羊四类四级鉴定分级方法,供各地参考。一、改良羊少的地区,杂种细毛羊很少,经鉴定后不能按级编群的场、社、队,可先实行四类制,即按杂种羊的毛质、毛色分为:同质细毛羊、主要部位同质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被毛异质白色羊和被毛杂色羊四类。二、改良羊多的地区,杂种细毛羊数量较多的场、社和队,除按上述方法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和夏洛菜三个肉用羊品种对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和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结果为:肉用杂种羔羊公羔断奶体重达28.59kg,母羔为26.59kg,周岁公羊体重达54.33kg,母羊为50.12kg,较本地绵羊、小尾寒羊、细毛羊的体重提高22.86kg,21.45kg,16.84kg,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羊的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品种。不同的父本品种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大于母本品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的优先顺序为:萨福克、陶赛特、夏洛菜。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在青藏高原边缘的祁连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下育成的,对当地的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品种,由蒙古羊、藏羊及蒙藏混血羊与新疆羊、高加索羊通过复杂杂交而成。该品种具有适应高寒山区条件,耐粗放,生活力强的特点,可用于改良高原绵羊正常发育,对牧草选择性不大,利用率较高。善于爬山远牧,游走能力强。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