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虾病毒病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引起对虾病毒病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病毒的直接感染,导致对虾肝脏、胰脏坏死,迅速死亡;间接因素就是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池底老化,超负荷养殖,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为解决对虾病害综合防治这一难题,依据遗传基因、虾体免疫、病毒病源传播渠道、药物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把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清池、消毒、纳水、池内生物饵料的培养与肥水,养殖水体水质环境调控,苗种选择,合成饵料营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明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南海部分海域也有少量存在,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市场价格都远远高于其他养殖对虾品种,其最高养殖年产量曾达到近20万吨。而随其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虾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1993年爆发的病毒性流行病,使中国明对虾的养殖遭受毁灭性打击,此后始终未能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至12月间,对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高位池精养、土池半精养和滩涂混养三种养殖模式中的17口池塘进行了采样,检测对虾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状况。研究表明,养殖对虾均不同程度携带病毒,而且WSSV感染程度要大于IHHNV,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影响对虾感染病毒程度。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和混养模式对对虾病毒性疾病控制有良好的作用,这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涛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5):109-111
凡纳滨对虾无公害养殖是商品虾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标准的养殖模式.在无公害养殖的病害防治方面,选用健康虾苗,坚持定期消毒和调节水质,结合高效低毒药物防治,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危害,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年来 ,中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 ,规模及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水质严重污染以及虾病蔓延成为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危害。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Bacteria,PSB)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营养、能够促进生长、防治疾病和高效率净化水质以及对环境和水生动物无毒无害的特殊细菌 ,应用于对虾养殖中 ,对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治对虾疾病和净化水质等均有良好作用。1 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PSB属螺菌科 ,是一种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繁殖的水生微生物 ,广泛存在于土壤、沼泽、淡水和海水等环境中。目前研究和应用最…  相似文献   

6.
梅雨季节期的特点是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气压低等。此时正值对虾养殖生产放苗阶段或幼虾生长的初期阶段,在这一对虾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病原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生长,养殖投入饲料及各种杂物等腐败变质等因素,易引起养殖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养殖对虾发病、死亡,造成早造虾养殖成功率低(成功率20%~50%)的现象。因此,了解梅雨季节对虾池塘水质变化特点及其对对虾健康的影响,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及维护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德芳 《饲料工业》1996,17(4):9-12
对虾病毒病可治性新论点及仿鲜活克毒药饵配方的最新设计唐山市蜂宝补品厂陈德芳一、对虾病毒病致病因素关于导致对虾肝胰脏坏死和对虾迅速死亡的原因,许多人认为,直接因素是病毒感染,间接因素是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池底老化,超负荷养殖,生态平衡失调,赤潮频繁,孤...  相似文献   

8.
养虾池水质     
俗语说得好:“养好一池虾,三分料,七分水。”可见,水在养虾过程中的重要性。优良的水质是对虾养殖的首要条件。在良好的水质中,对虾能保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摄食旺盛,生长快。水质不良,对虾一定养不好,也容易滋生病菌,对虾易得病。养虾过程中,应着重抓池水的科学使用、管理和合理调节,把握好水质关,这是养殖取得成功,夺取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复合营养素在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于2018年5月~9月在天津市西青区某养殖场开展了复合营养素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监测、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检测,评价复合营养素对对虾养殖的效果。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营养素的试验池亚硝酸盐氮降解迅速,养殖中后期试验池总菌数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水体微生物代谢活跃。养殖前中期,试验池浮游植物种类多以绿藻为主优势种,而对照池以蓝藻为主优势种。试验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5~2.74,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82,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29~3.74。免疫相关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血清中多酚氧化酶(PPO)、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复合营养素可迅速降解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优化藻类组成,促进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稳定水质及池塘生态系统,增强对虾免疫力,提高对虾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地下卤水养殖脊尾白虾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了疾病频发的问题,导致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脊尾白虾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等优点,日益受到养殖人员的关注,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已成为虾类单养、混养的重要品种。我国北方地区盐碱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不适宜农业耕作。笔者总结了地下卤水养殖脊尾白虾技术要点,对养殖管理中的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采用该项技术进行养殖,脊尾白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