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种植模式玫瑰花、小麦、玉米间作套种,按行距6 m、种植带宽1 m的模式栽植玫瑰花,在行间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按"6套2"模式,再套种10行玉米。667 m22品种选择玫瑰花实际种植面积133.4 m2,粮食实际种植面积533.6 m2。玫瑰花选用本地重瓣红玫瑰,冬小麦选用新冬20,玉米选用郑单958或新玉41、沈玉2002。3栽培技术3.1玫瑰花种植技术3.1.1土地准备定植前平整土地,然后根据地势和土地方位定行向,东西向或南北向均可。确定行向后按行距、沟宽30 cm,深20 cm的标准挖定植沟。  相似文献   

2.
研究冬油菜收获后及时种植夏茬作物与传统小麦收获后种植下茬作物的差异。从生育时间来看:上茬作物冬油菜比冬小麦早10d收获;下茬作物夏玉米、油葵、食葵比传统夏玉米提早7~14d收获。上茬种植油菜节省下的光热资源,可促进夏茬作物提早成熟,解决夏茬作物光照资源紧张问题,为种植小麦提供较长的适种时间。从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来看:冬油菜—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每667m2效益971.71元;其次是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每667m2效益676.62元。从生态效益来看:冬油菜—油葵、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可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可作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温带半干旱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种植面积11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4.4%。冬小麦收获后7—9月为休闲期,但这3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0%左右,是一年中光、热、水最为丰富的季节。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笔者进行了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试验,并对6个甘蓝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河西平川灌区粮菜间套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福 《中国蔬菜》2005,1(2):48-49
近年河西地区粮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两年已达 13 333 3hm2,其中几种间套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出几种适合河西平川高水肥地区粮菜高效间套种模式。1 小麦、大白菜、萝卜、结球甘蓝间作套种1 1 品种选择及效益 小麦选用酒春 3号、甘春 20号等中、早熟品种,每 667m2 产 300kg左右。大白菜选用丰抗 78、鲁白 4号等丰产性好、品质优的品种,每 667m2 产 5 000kg左右。萝卜选用花缨萝卜或翘头青,每667m2 产 3 000kg左右。结球甘蓝选用早熟品种中甘 11,每 667 m2 产3 000kg左右。一年四种四收,每 667m2 总收…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山区麦后复种西葫芦是充分利用冬小麦收获后闲置的土地进行西葫芦生产,西葫芦收获后继续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模式。这一模式于2006年在天水市推广3500hm2,每667m2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是冬小麦生产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周庄镇部分农户不断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中菠菜—毛豆—扁豆—糯玉米—西芹1年多熟套种栽培模式,每667m2菠菜产量3800~4000kg、毛豆青荚600kg、扁豆荚1100~1300kg、糯玉米950kg、西芹4500~5000kg,667m2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菠菜选用高产、优质、市场畅销的尖叶型品种;毛豆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如青酥2号、沪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陕西省麟游县推广小麦--芥菜种植模式,6月底小麦收割后,在7月初栽培芥菜,9月底、10月初即可收获芥菜,而后再整地种植冬小麦.一般每667 m2可产芥菜3 500~4 000 kg,经济效益较好.现将麦茬芥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五堆村、三庄乡邵道村土壤耕层深厚,便于农事操作,适宜蔬菜种植,大面积种植蔬菜已有30多年。2000年以来,大棚莴笋—西瓜—丝瓜一年三收的茬口安排成为这两村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2008年莴笋—西瓜—丝瓜栽培模式生产面积达到200hm2,占这两村蔬菜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9.
<正>往年唐山市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栽培模式为主,面积达10.67万hm~2,小麦在上年10月初播种,6月中旬收获后播种玉米。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万hm~2,30%以上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蔬菜生产。2011~2013年,玉田县大面积示范甘蓝-玉米-白菜种植模式,甘蓝于3月6日移栽,4月10日(甘蓝10片叶左右)套种玉米,8月20日左右玉米收获后移栽白菜苗,667m~2效益6162元,较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增加4012.4元,近3年累计示范面积6666.7hm~2,累计新增纯收益4.01亿元。该栽培模式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生产,紧密衔接作物生长时  相似文献   

10.
苦瓜—芹菜—甘蓝—棵白菜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667 m2年收益10 190元。栽培时,应合理衔接各个茬口,选用适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结合各品种的种植要点进行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为了大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根据陕西乾县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效益,对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进行改进,形成了小麦—香菜—菠菜或小麦—菠菜—香菜周年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小麦每亩产量450~550 kg,产值1 000~1 200元;菠菜每亩产量1 500~2 000 kg,产值2 000~3 000元;香菜每亩产量750~1 000 kg,夏季香菜价格波动较大,高时每达30元/kg,产值2 000~10 000元。该栽培模式每亩年产值5 000元至上万元,经济效益可观。而且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提高土地  相似文献   

12.
小麦、菠菜、西瓜、大白菜一年四种四收,一般每(亩)产小麦350千克、菠菜450千克、西瓜5000千克、大白菜3500千克,是一种高产高效模式。1种植方式以180厘米为一个播种带,采用高低畦种植,低畦宽100厘米,高畦比低畦高10厘米,在低畦内种6行小麦,小麦行距为20厘米,套种行内种植菠菜。3月底4月初收获菠菜,5月上中旬套种西瓜,并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大白菜。2施足底肥小麦、菠菜播种前,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千克,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硫酸亚铁5千克。种植西瓜时再施2000千克有机肥,磷酸二铵20千克…  相似文献   

13.
汪东晖 《中国蔬菜》2009,1(21):44-44
蔬菜是甘肃省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蔬菜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和地区,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70万hm2,总产量66.2万t,总产值6.6亿元,其中无公害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hm2。水萝卜—辣椒—青蒜(当地称作蒜苗)栽培模式是武山县蔬菜高效栽培模式之一,以667m2计,第1茬水萝  相似文献   

14.
沈凤林 《中国蔬菜》2005,1(2):50-51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甘肃省景泰县日光温室面积逐年扩大,为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在温室种植瓜菜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日光温室甜瓜、西瓜、洋葱一年三茬种植模式。667m2 产甜瓜 2 500 kg、西瓜 3 200kg、洋葱 4 500kg,总产值 26 850元。扣除折旧、投资 6 600元,每年纯效益20 250元。1 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甜瓜 8月下旬育苗, 9月下旬定植于温室, 12月下旬拉秧。西瓜 12月中旬温室育苗,翌年 1月中旬定植, 4月上旬拉秧。洋葱 2月中旬温室育苗, 4月中旬定植, 8月中旬收获。2 栽培技术2 1 日光温室秋冬茬甜瓜 品种选用…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滦南县方各庄镇高各庄村采用地膜春甘蓝—大葱—秋季大白菜一年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村每年种植规模达53.3hm2,并辐射周围村镇,2007年种植面积达133.3hm2。这种栽培模式生产技术简单,低成本高效益,平均每667m2产值8500~9500元,除去生产成本1500~2000元,平均每667m2利润6500~8000元。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催生了各种高效种植模式,江苏邳州四户镇农民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出的地膜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三种三收增收模式,种植面积已达666.67 hm2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栽培方式,667 m2纯收入超过6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充分发挥新疆吐鲁番市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和春季节气早、升温快等优势,在总结露地生产一年两熟制栽培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年三熟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成果,有效地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水肥合理利用的综合效益。西瓜—辣椒—豇豆间套复种一年三熟模式,1亩地西瓜种植面积占22%,西瓜产量3 500 kg,收入4 200元;制干辣椒种植面积占22%,产量285 kg,收入1  相似文献   

18.
红枣是我国主要干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资料统计,至2009年底,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93.3万hm^2。但由于种种原因,红枣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效益最不稳定的,每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1 影响红枣产业效益的因素 1.1 品种结构不合理 鲜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辽西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一般以春小麦为主,春季播种,夏季7月上旬左右收获.而在小麦收获后,辽西地区以前下茬大多种植白菜、萝卜、芥菜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麦下茬生产的经济效益,开展了早熟菜豆品种选育研究,于2007年育成特早熟菜豆新品种"早丰",该品种作为麦下茬作物种植,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生产田平均每667m2产鲜荚2 000 kg, 0.8 kg/元计算,收入1 600元/667m2,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目前,作为麦下茬品种已在辽西地区推广种植6667 hm2,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现将其品种特性和麦下茬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菜—粱—粱"高产栽培模式是指9月种植青菜头,翌年2月收获后于3月初种植杂交高粱并蓄留再生高粱的一种周年种植模式。本文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青菜头栽培技术、头季高粱栽培技术和再生高粱栽培技术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