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野外采集南陵县4 000个耕作土壤样本,并结合室内测定分析研究了南陵县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南陵县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整体为中等,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异大,全县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46 mg/kg,在1.0~5.0mg/kg之间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占85.45%;全县各乡镇有效锌含量也不一样,以烟墩镇有效锌含量最高,平均值1.50mg/kg,籍山镇最低,平均值为1.42mg/kg。  相似文献   

2.
锌肥正成为肥料产业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缺锌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据国际锌协会调查认证,全球种植谷物的土地中有50%存在缺锌的潜在危险。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结果也同时显示,土壤缺锌是中国第二大养分缺乏限制因素,土壤缺锌面积已经达到51%。缺锌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既影响植物又危害人类。人体缺锌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摄取的锌含量较低。能量的75%来自水稻、小麦和玉米,而这些作物中锌含量只有10-30mg/kg,要满足人体锌元素的营养吸收,籽粒中锌含量就应达到40-60mg/kg。锌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和农产品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采集南陵县4000个耕作土壤样本,并结合室内测定分析研究了南陵县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南陵县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整体为中等,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异大,全县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46 mg/kg,在1.0~5.0mg/kg之间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占85.45%;全县各乡镇有效锌含量也不一样,以烟墩镇有效锌含量最高,平均值1.50mg/kg,籍山镇最低,平均值为1.42mg/kg。  相似文献   

4.
2004年在河南省11个地点采集了113个土壤样品和42个烤烟样品(C3F),分别对土壤有效锌和烤烟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烟区烟叶锌含量平均为(37.23±6.27)mg/kg,变异系数为16.84%,变幅为20.91~70.01 mg/kg。烟叶锌含量以三门峡最高,为(46.35±17.91)mg/kg,平顶山最低,为(25.03±1.22)mg/kg;变异系数以漯河最高(63.25%),信阳最低(2.32%)。②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19±0.77)mg/kg,变异系数为64.27%,变幅为0.44~5.43 mg/kg,其中严重缺锌(<0.50 mg/kg)的占3.91%,缺锌(0.50~1.00 mg/kg)的占41.21%,含锌量适宜(1.00~2.00 mg/kg)的占49.01%,含锌量较丰富(2.00~4.00 mg/kg)的占3.92%,含锌量丰富(>4.00mg/kg)的占2.00%。  相似文献   

5.
以绿洲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6叶期典型缺锌玉米及其相邻正常玉米根际、非根际土壤和植株样品,研究了不同类别土壤锌形态特征和不同类型植株含锌量、吸锌量及土壤锌素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的差异及植株含锌量、吸锌量及土壤锌素转运率与各形态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洲盐化潮土全锌含量平均为97.12 mg/kg,缺锌植株与正常植株、根际土壤与非根际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0.60 mg/kg,高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缺锌临界值(0.50mg/kg),缺锌植株根际土壤有效锌含量比正常植株根际土壤低42.70%,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残留矿物态是绿洲盐化潮土最主要的锌形态,占全锌含量的79.43%;其次是晶形铁结合态、无定形铁结合态和松结有机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松结有机态、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均为根际土壤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正常植株显著高于缺锌植株。缺锌玉米茎叶含锌量只有14.64 mg/kg,低于玉米缺锌临界值(20 mg/kg),比正常植株低52.30%,吸锌量比正常植株低66.52%,锌素转运率比正常植株低将近10百分点,这是绿洲盐化潮土上玉米缺锌的一个重要机制。玉米茎叶含锌量与Ex-Zn、CAB-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叶吸锌量与WBO-Zn、OxMn-Zn、DTP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OFe-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锌素转运率与DTPA-Zn、CAB-Zn、WBO-Zn、OxMn-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OFe-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弄清丹寨县各乡镇稻田土壤硒、锌含量及分布,以期为当地土壤硒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丹寨县6个乡镇主要稻田土壤样品,测定其硒、锌含量,分析其分布.[结果]该县稻田土壤耕作层硒含量在0.09~0.45 mg/kg,平均含量为0.25 mg/kg,其中足硒土壤占85.31%,少硒土壤占10.49%,缺硒土壤占4.20%,无高硒和过硒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在3.12~91.33 mg/kg,平均值为15.33 mg/kg,绝大多数稻田土有效态锌含量超过5.00 mg/kg.土壤耕底层硒含量在0.04~0.68 mg/kg,平均含量为0.27 mg/kg,其中足硒土壤占77.62%,少硒土壤占9.09%,缺硒土壤占4.09%,高硒土壤占8.39%,没有过硒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在3.00~65.21 mg/kg,平均值为11.15 mg/kg,绝大多数稻田土有效态锌含量超过5.00 mg/kg.[结论]丹寨县域稻田土壤多为足硒土壤,有少量的缺硒、少硒和高硒土壤分布,不存在过硒土壤;多数稻田土为很高锌稻田土,少数为高锌,没有低锌、少锌和缺锌稻田土.  相似文献   

8.
天等县水稻施用锌肥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5909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天等县有效锌含量属于中低水平(2.0mg/kg)以下的占总耕地面积60.4%。其中水稻缺锌面积占水田面积62.2%。为探索在缺锌土壤上,施用锌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锌肥,平均产量7578.1kg/hm2,增产511.1kg/hm2,增效973.67元/hm2,其中又以在基肥中增施22.5kg/hm2硫酸锌的效果最佳,可获得最佳效益(13023.15元/hm2)。  相似文献   

9.
利用Arcgis插值法和图层差减法绘制出1984年和2005年扬州市宝应县土壤有效锌含量图及变化图,研究20多年来土壤有效锌分布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年宝应县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的样点占18.64%,处于中等水平的样点占57.50%;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由1984年0.70 mg/kg提高到2005年的0.81 mg/kg,提高了15.71%,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采集了龙陵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170个,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龙陵烟区植烟土壤总体偏酸性,平均为5.68,85.88%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处于中等-丰富,有机质平均30.2g/kg,碱解氮平均111.90mg/kg,45.2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0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17.70mg/kg,有74.71%的植烟土壤速效磷20mg/kg;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139.41mg/kg,速效钾含量150 mg/kg的植烟土壤占31.76%;土壤有效镁含量平均为202.52mg/kg,处于匮乏-中等水平;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88mg/kg,总体较丰富;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32mg/kg,处于极缺乏水平。龙陵烟区烤烟生产上应因地制宜,加强平衡施肥技术,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同时注意补充镁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玉溪市三湖径流区耕作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抚仙湖、星云湖及杞麓湖径流区24 880 hm2的耕作土壤中采集1 126个土样,测试分析了pH值、有机质及有效态营养元素.结果表明,三湖径流区1/3的耕作土壤有机质为低至很低水平;1/2的耕作土壤为碱性反应,近1/3的耕作土壤有效N在150~284 mg/kg,处于高至很高水平;1/2的耕作土壤有效P在40.1~358.9 mg/kg,处于很高水平,主要分布在离湖较近的区域;近2/3的耕作土壤有效K大于126 mg/kg,处于高至很高水平;而绝大部分耕作土壤的交换Ca、Mg含量处于丰富甚至过量状态.但近1/2的耕作土壤有效Mn为低至很低水平,并且1/3的土壤处于缺Mn至缺Mn边缘状态;绝大部分耕作土壤处于缺Mo状态,而有效B含量则达适量至丰富状态,并且在杞麓湖径流区已有8.7%耕作土壤处于硼过量甚至中毒状态.同时根据三湖径流区耕作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作物需肥特点,并从维持和保护农田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对三湖水体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植物体对土壤中锌元素的吸收。本文依据土壤有效锌含量分级标准,统计分析无为县土壤有效锌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无为县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43 mg/kg,含量属中等偏下(四级);分布范围为0.05~9.82 mg/kg;频率分布明显集中在0.5~2.0 mg/kg之间。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土壤有效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南低山丘陵黄棕壤土区中部波状平原水稻土区水网平原水稻土区沿江洲地灰潮土区西北低山丘陵黄棕壤石灰土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松嫩平原黑土和黑钙土锌肥的有效施用条件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7.2、石灰含量>3.9%、砂粒含量>40%、代换量<15cmol/kg、有机质含量<20g/kg及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缺锌临界值0.8mg/kg的土壤条件下,施用锌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高磷情况下会降低土壤锌的有效性,易加重玉米缺锌。玉米品种试验表明:“吉单101”、“四单8”等玉米品种对缺锌最为敏感,施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海南省大丰、红田、阳江、东太、中建5个橡胶园0-20 cm和21~40 cm土层的86个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偏低,43.84%的土壤样品pH<4.5.全区土壤样品中44.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g/kg,45.3%的样品土壤碱解氮含量低于80 mg/kg,95.4%的样品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5 mg/kg,72.1%的样品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低于2.5 cmol(+)/kg,88.4%的样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0.4 cmol(+)/kg,46.5%的样品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含量低于5 cmol(+)/kg,65.1%的样品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2 mg/kg;全区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83.7%的土壤样品速效钾含量高于60 mg/kg,100%样品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1.5 mg/kg.整体上海南橡胶园土壤养分肥力较低且各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 ,缺锌十分普遍。温室土壤磷肥的大量施用和 NO- 2 的积累更易诱发作物缺锌 ,缺锌土壤施用锌肥后 ,不仅能够增加蔬菜产量 ,还能提高蔬菜含锌量 ,食用后改善人体锌素营养。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 .32 mg/kg,0~ 2 0 cm土层有效锌含量低于1  相似文献   

16.
彭春根 《农技服务》2014,31(7):91-9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缺锌田块施用硫酸锌对水稻生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有效锌含量0.212mg/kg的土壤中施用硫酸锌30kg/hm~2,水稻增产增收效应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长垣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2006~2011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长垣县农田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共取土样6 300个,进行了常规和微量化验,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垣县的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78 g/kg、全氮0.83 g/kg、有效磷15.41 mg/kg、速效钾99.61 mg/kg,pH值平均为8.47;微量元素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7 mg/kg、10.01 mg/kg、1.42 mg/kg,均超过临界值,总体上处于不缺水平;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83 mg/kg,7.04%的土壤处于缺锌水平。长垣县耕地土壤养分总体上处于缺磷少氮,部分缺钾、缺锌状况。生产上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以吉林省典型土壤为代表,以玉米为指示作物进行的,综合论述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锌的含量与施锌效果的关系。指出了玉米缺锌土壤临界值为0.8ppm;土壤PH>7.2、石灰含量>3.9%、砂粒含量>40%、代换量<15me/100克土、有机质含量<2%,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缺锌临界值0.8ppm 施锌有效;高磷引起与加重玉米缺锌是由于稀释作用,降低土壤锌有效性,影响锌在植物体内运转等多方面作用而引起的。锌肥是一种低毒微量元素肥料,一次施硫酸锌不超过20公斤/亩,就不会引起土壤和粮食污染。  相似文献   

19.
浏阳大围山土壤铜锌含量的剖面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浏阳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5种类型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划分土壤层次采集剖面土样,分析测定了土壤中铜、锌总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研究山地土壤及剖面层次中铜、锌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围山山地土壤中,全铜平均含量为34.5 mg/kg,其中A层29.2 mg/kg,各剖面层次间全铜含量变化较小,分布相对均匀;而全锌平均含量为104.4 mg/kg,其中A层土壤97.2 mg/kg,小于B层或AB层全锌的含量。A层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为1.85 mg/kg和4.82 mg/kg,多数土壤有效铜低于临界值(2.0 mg/kg),而有效锌高于临界值(1.5 mg/kg)。有效铜含量随剖面变化出现表聚或淀积特征,而有效锌含量大多以A层大于AB层或B层。土壤有效铜、锌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总体来看,浏阳大围山多数山地土壤锌较丰富,而铜较缺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深入了解龙山县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GPS技术在龙山境内采集了300份土壤,并测定其有效锌含量,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丰缺特征、空间变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龙山县植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3.98 mg/kg,变幅为0.13~14.40 mg/kg,变异系数82.71%,中等变异等级。(2)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在龙山县东北部含量极丰富(≥5.00 mg/kg),在西部缺乏(1.00 mg/kg)。(3)不同地形、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植烟土壤有效性含量差异达显著(P0.05)或达极显著(P0.01)水平,但不同pH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前茬为烤烟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极显著地(P0.01)高于前茬为水稻的土壤,且显著(P0.05)高于前茬为玉米的土壤。【结论】龙山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丰富,但空间相关性较强,建议在其西部土壤缺锌区域加强含锌肥料的施用以提高植烟土壤有效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