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多年的金桃猕猴桃栽培管理经验,结合金桃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金桃猕猴桃成龄园夏季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水肥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达到树体旺盛、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是中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猕猴桃总种植面积约为1万hm2,结果面积约0.5万hm2,年产鲜果约2.9万t。主要品种为金魁、海沃德、金桃和红阳等。分析了湖北省猕猴桃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阎永齐  陈成  杨勇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154-157
在夏季高温季节采用适度遮阴的栽培方法,对5个猕猴桃品种进行栽培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花期均早于美味猕猴桃,尤其红阳萌芽开花最早,而华优萌芽开花相对其他中华猕猴桃品种较迟,但果实成熟在9月上中旬,金艳开花虽早一些,但果实成熟和金魁一样在10月下旬。在花芽分化方面,5个猕猴桃品种各有差异,其中红阳的果枝率为97%,金艳、金桃、华优、金魁分别为59%、50%、60%、60%。第3年平均单果质量表现为:红阳66.8 g、金艳100.7 g、金桃78.6 g、华优82.3 g、金魁110.2 g。后熟以后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红阳﹥金魁﹥华优﹥金艳﹥金桃,固酸比表现为金艳﹥红阳﹥华优﹥金桃﹥金魁。从口感上来看,中华猕猴桃相对较甜,美味猕猴桃口感酸甜,基本表现出5个猕猴桃品种原产地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作为广元市"7+3"特色产业之一,伴随着猕猴桃成年园扩建规模在不成熟的技术体系中井喷式增长,成年园区管理的低效性问题日渐突出。为提高猕猴桃成年园管理的效率,本文从园区建设的角度介绍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可为高效管理猕猴桃成年园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是中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全省种植面积近20万亩、产量6万t,栽培品种主要有金魁、红阳、金桃、金艳等。2018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湖北省推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提升湖北省猕猴桃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做优产业特色,做强产业竞争力,助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金桃     
投资规模:亩投入2500元左右。 适宜地区:猕猴桃产区。 新闻链接:新华网武汉2005年8月11日电 我国农作物“金桃”专利权首次实现全球转让使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05-106
介绍湖南省安乡县南丰蜜桔成龄园优质高产管理技术,包括施肥、管水、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引种技术在江苏丘陵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并对栽培表现进行观测。参照《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调查12个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金艳的成熟期最晚,在10月上旬,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最大,总酸含量最低;金桃的成熟期在9月下旬,落叶期最早,主干粗度最大,果实呈长圆柱形,果形端正,均匀美观,果型指数最大;红阳的萌芽期最早,成熟期最早,在9月中旬,结果枝百分率及平均花蕾数最高,果实干物质含量最高,果实味甜,果面光滑,果实有红色髓线,深受市场认可。综合分析可知,金艳、金桃及红阳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表现良好,配合适宜的栽培手段,在江苏丘陵地区种植推广的前景很大。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猕猴桃园杂草优势种群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2010年对西安市猕猴桃园杂草的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明确了西安市猕猴桃园的20科39种春夏季常见杂草及不同生态和管理条件下的杂草群落结构,并通过各种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频率、相对多度等量化参数,确定了早熟禾等5种杂草为西安市春季猕猴桃园杂草优势种群,卷茎蓼等4种杂草为西安市夏季猕猴桃园杂草优势种群,提出科学合理的猕猴桃园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现了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热潮,但在田间表现出长势弱、不坐果、果实生 育期不够、植株死亡、甚至毁园现象,通过总结10 余年来黑龙江省软枣猕猴桃人工驯化研究,结合软 枣猕猴桃习性,同时参考国内外猕猴桃建园管理经验,提出黑龙江省软枣猕猴桃建园技术,为黑龙江 省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红心猕猴桃产业不断发展,标准化栽植技术需求越来越大,而定植技术又是猕猴桃种植最基本最关键的,是猕猴桃后期管理决定产量品质的基础,本文从定植园打造,苗木选择,定植和定植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叶可遮阴降温,为香菇覆土栽培提供了理想环境。该文主要介绍了猕猴桃园覆土栽培代料香菇技术,包括土壤处理及整畦、割袋排放与覆土、出菇管理和采收等。宝鸡地区盛产猕猴桃,为本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林下养鸭对猕猴桃园杂草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林下养鸭和不养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林下养鸭对猕猴桃园杂草群体平均株防效达74.30%。林下养鸭能有效减少猕猴桃园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4.
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高效栽培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稻与猕猴桃套种模式,既保证了粮食平安,又维护了生态环境,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林农增收的一个新途径。介绍了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模式的特点,并介绍了配套的山稻高产栽培技术和幼园期猕猴桃管理技术,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及社会效益,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猕猴桃生长的关键季节,开花结果、果实发育、枝条生长、病虫危害等都在此期发生。因此,夏季管理是确保当年丰产和连年稳产的关键,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生产管理实际,认为在猕猴桃园夏季生产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 近10年来,贵州省猕猴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有的地区由于对猕猴桃生长结果习性不够了解,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致使猕猴桃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并未随种植面积呈正比例增长和提高。笔者通过几年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贵州猕猴桃低产园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增产措施,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宋彬 《现代种业》2011,(4):44-44,43
猕猴桃日灼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由夏季高温强日照引起,在果实上发生普遍,挂果幼园发生较重。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果农对猕猴桃管理技术的缺乏,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号称果中之王,其维生素含量极高,优质果实清爽可口,鲜食和加工价值极高.目前,都江堰市有栽培面积11.5万亩,年产量达2~3万t,是四川猕猴桃重要产区之一.已成为全市低山区农业转向的重要经济植物,栽培面积还在逐年扩大.本文重点报导猕猴桃果园的管理技术,包括幼园管理、结果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果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北五味子成龄园的土壤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五味子所需矿物质营养及其季节水平变化情况、合理施肥、浇水灌溉、土壤耕作、除萌及横走茎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及动态规律,为猕猴桃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周至、眉县2县,选择树龄分别为3,9和14年生的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及秦岭山区野生园为调查对象,系统调查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标,并用Matlab7.1平均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用SPSS16.0进行主分量分析,研究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分属3纲,15目,74科,约有90种。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栽植园群落稳定性9年生园>14年生园>3年生园。野生猕猴桃园及3个人工栽植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显著。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的动态变化较人工栽植园平稳;3个人工栽植园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在7月份出现低谷,优势度在7月份出现高峰。聚类结果表明,9年生园节肢动物群落与14年生园首先聚为一类,再与3年生园聚为一类,最后与野生园聚为一类。随着树龄的增长,主导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主要因子由捕食性类群逐渐转变为植食性类群。野生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数量的高峰出现在6月份,且以天敌亚群落为主;栽植园群落高峰期出现在7月份,且以害虫亚群落为主。【结论】3个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内节肢动物群落消长动态起伏较大。在5月份14年生园中叶蝉数量较多,7月份各栽植园中的山楂叶螨数量较多,8-9月份9和14年生园中小薪甲发生量较大,应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