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南缘人工封育促进天然植被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县北部沙漠的荒漠植被年内变化特征为:4月植被开始返青,5月底植被盖度均较4月减少,6月随着短命植物完成生活史,植被盖度显著降低,7月由于有一定量的降水,植被盖度有所上升,8月后降雨明显减少,大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干旱而死亡,多年生草本植物枯梢和灌木植物生长势降低,植被盖度下降,到10月底植被盖度降到最低.未封育区牲畜采食使植被难以恢复,践踏使沙地不能稳定,梭梭灌木林地风蚀严重,草本植物的数量少于封育区,梭梭灌木林分布不均匀;而封育区植被盖度较大,梭梭灌木林分布较均匀,梭梭灌木林地稳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试验表明,在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下.通过封育或避免人为干预.荒漠区生态植被的自然恢复.可大大增加防风固沙能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为研究地,以坡耕地为对照在当地布设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坡耕地五种植被结构的标准径流小区,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持续时间五个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开始出现时间差异显著,其出现时间早晚依次为:坡耕地、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地、混交林;地表径流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径流持续时间依次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坡耕地、阔叶林.(2)从水源涵养林角度出发,5种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径流量依次为:坡耕地、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3)建立了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四种林分和以坡耕地为对照共5种植被类型坡面产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因子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拟合度,能准确地对坡面产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山北坡前山带作为一个独特的地貌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该区域林牧矛盾突出、植被恢复难度大及山地灌木林恢复再造技术匮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妥善解决"一地两证"问题,加强对山地灌木林区的禁牧、封育,加大前山带灌木林的恢复再造技术和质量提升建设研究,以期为山前灌木林的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主要灌木林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灌木林自身特点提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控制策略,以期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调查了祁连山林灌木林病害种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灌木林病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对河北省灌木林资源现状探讨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灌木林资源状况与经济条件探讨了适合本地区灌木林发展对策,提出了要在生态、经济效益并重的基础上发展灌木林,才能真正实现灌木林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旨在了解荒漠典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选取宁夏盐池县地区3类典型荒漠灌木林,于2008年8月至9月对大型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均为沙蒿灌木林甘草沙蒿灌木林沙柳灌木林;不同类型灌木林节肢动物类群之间有显著差异。以膜翅目昆虫为优势种群,占总数的75.91%,鞘翅目(5.43%)、革翅目(4.35%)、双翅目(3.01%)、同翅目(2.68%)、蜘蛛目(2.68%)和半翅目(2.17%)为常见种群,其余各目共占总数的3.76%。3种类型灌木林内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沙蒿灌木林、沙柳灌木林主要聚集在土壤的下层,而甘草沙蒿灌木林具明显的表聚性。因此,固定沙地(沙蒿灌木林代表)的土壤环境优于沙质草甸(甘草沙蒿灌木林代表)优于半固定沙地(沙柳灌木林代表)。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缓坡林地产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为研究地,以坡耕地为对照在当地布设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坡耕地五种植被结构的标准径流小区,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持续时间五个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开始出现时间差异显著,其出现时间早晚依次为:坡耕地、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地、混交林;地表径流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径流持续时间依次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坡耕地、阔叶林。(2)从水源涵养林角度出发,5种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径流量依次为:坡耕地、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3)建立了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四种林分和以坡耕地为对照共5种植被类型坡面产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因子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拟合度,能准确的对坡面产流讲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对于不同的用地类型.灌木林地及天然草地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而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形成的团聚体颗粒粒径较小。土壤微团聚体:灌木林地和草地土壤1-0.01mm微团聚体含量较高,果园偏低:灌木林地和草地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果园表层土壤的微结构水稳性最差,灌木林地和人工草地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燃油企业及其他能源企业的发展需要以秸秆和树枝为原料,并预计以后收购量会很大。高产灌木林产业既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又经济效益可观,能使农民增产增收,设计构想高产灌木林产业所需要的专用机械。提出寒带和温带高产灌木林品种和科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燃油企业及其他能源企业的发展需要以秸秆和树枝为原料,并预计以后收购量会很大。高产灌木林产业既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又经济效益可观,能使农民增产增收,设计构想高产灌木林产业所需要的专用机械。提出寒带和温带高产灌木林品种和科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上5种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解N表现为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果园;全N表现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速效P为果园>农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速效K为天然草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有机质表现为天然草地=农地>灌木林地>人工草地>果园;阳离子交换量(CEC)为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不同利用方式间pH差异不大。2不同种植年限的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上土样间变异性较大,农地次之,而果园各土样间变异性不大。3在垂直剖面上,灌木林地的碱解N、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均为表层高于下层,而速效P、全N及CEC为表层低于下层;天然草地的所有养分含量除速效氮及全氮外,其他均为表层高于下层,但上下变化不剧烈;农地和人工草地主要养分含量及CEC表层高于下层;果园的CEC为表层低于下层,其他指标则为表层高于下层。4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为同类地区最佳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盐池县灌木林发展情况调查,分析了盐池县灌木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重点了解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的不同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经过2007年4月、7月、9月、11月4个不同时期的测定,研究表明:同一植被类型下(除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9月的最大,与当地的雨季呈现同增同减的关系,而灌木林地下土壤含水量呈现4—11月持续增加的变化。在同一月份中,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状况为:次生林地>杨柳混交林地>灌木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刺槐林地>陡荒地>平荒地>岷江柏林地的变化关系,但是在9月和11月中,灌木林地下的土壤含水量却又远远高于其他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省太行山林场侧柏林、针阔混交林、栓皮栎林和灌木林4种林地土壤入渗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入渗能力最强的是灌木林,最弱的为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和栓皮栎林下的土壤入渗能力介于侧柏林、灌木林之间。  相似文献   

16.
克拉玛依人工杨树碳汇林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造林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增加陆地碳汇,减缓大气中CO2的积累.以克拉玛依人工杨树碳汇林及原生荒漠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造林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合理的样方设置分别于林区和荒漠灌木林区进行土壤分层取样,并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碳汇林下及原生荒漠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原生荒漠植被条件下土壤平均碳密度仅为0.3 ~0.6 kg/m2,而建造碳汇林后,该区域土壤平均碳密度有大幅提高,为0.47 ~1.44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体深度的加深而减少;碳汇林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提高在浅层土壤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克拉玛依人工杨树碳汇林有效地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对改善当地土壤环境质量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柠条的物理特性、柠条人工灌木林的功能,论述了吴忠市红寺堡区人工灌木林柠条机械平茬抚育管理的意义及技术,指出了机械平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三江源灌木林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灌木林主要功能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灌木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共和地区灌木林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灌木林主要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灌木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燕沟流域选取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其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重建途径(自然恢复、人工恢复、自然和人工恢复)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灌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大,天然草本群落与人工乔木林群落接近,人工灌木林群落最小;影响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物种种源、植物自身因素(初植密度)和人为因素(破坏、放牧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