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树种子育苗是用种子播种育苗的方法,也叫有性繁殖.种子的来源一是自己采集,二是从外地引进.在云南省范围内的桑苗种子多数从外地引进,1998年前,从浙江、江苏引进实生桑种子,1999年后从广东引进杂交桑种子沙二×伦交109.  相似文献   

2.
198f1年我县从龙南县引进了广东产的抄2×伦109、塘10×伦109杂交桑,经过多点栽培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1987年推广栽培面积已达600余亩,平均亩产桑叶1500公斤,最高达到20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杂交桑具有投产早、产叶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据调查,杂交桑的产叶量比普通桑增产15~20%左右,桑叶成熟快,20~25天司采叶一次,养蚕批数多,一年可饲养8~12批,比普通桑增加3~7批。种子繁殖苗木系数大,成本经嫁接难能桑苗低70~75%。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广西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筛选出营养型或保健型的桑树品种资源,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测定广西蚕区12个主栽桑树品种桑枝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健活性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多酚、多糖),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分,并采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桑枝营养品质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桂桑优62的综合评分值(Di)最高(2.309),强桑1号次之,7862×94168的最低(-1.5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可初步划分为四大类:桂桑优62可作为食品加工和菜用兼用品种(第Ⅰ类),强桑1号、农桑14和果大10可作为饲料加工品种(第Ⅱ类),桂桑优12、试11×93251和7862×94168可作为兼用备选品种(第Ⅲ类),桑特优1号、粤桑11号、伦40、沙2×伦109和桑特优2号可作为菜用品种(第Ⅳ类).在桑枝保健功能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粤桑11号的Di最高(3.204),沙2×伦109次之,农桑14的最低(-2.337);聚类分析亦可将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初步划分为四大类:第Ⅰ类为黄酮和多糖类兼用型保健品种(粤桑11号),第Ⅱ类为生物碱和多酚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和农桑14),第Ⅲ类为生物碱和黄酮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桑特优2号和试11×93251),第Ⅳ类为兼用备选品种(果大10、7862×94168、桑特优1号、强桑1号、沙2×伦109和伦40).[结论]依据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可将广西蚕区12个主栽优良桑树品种分别分成四大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特性予以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广西蚕区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田时铭 《农家科技》2006,(10):29-29
大蚕期,特别是五龄蚕,用桑量占全龄期85%左右,除沙、给桑、捉熟蚕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五龄期。据调查,传统的蚕箔养蚕。不但用工量大,而且养蚕人员十分辛苦,劳动效率低。采用大蚕固定蚕台育与自动上蔟,不除沙、不捉熟蚕、不上下端箔,给桑、上蔟方便,与传统的蚕箔育相比,可节省劳  相似文献   

5.
不同杂交桑品种养蚕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桑优62号、粤桑11号和特优2号3个杂交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效果比较试验,从不同品种对蚕的各龄期发育经过、蚕的体质、结茧成绩、茧质成绩和丝质表现看,桂桑优62号是较好的小蚕专用桑树品种,而且还是可全龄使用的优良杂交桑品种.粤桑11号和特优2号用于大蚕用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杂交桑新品种丰驰桑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杂交桑新品种丰驰桑的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播种后管理、桑苗移栽、桑园管理、条桑收获养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草本桑规模省力化养蚕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用、草本桑栽植、养蚕大棚搭建、大棚条桑育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应用成效,指出利用草本桑耐剪伐的特性,采用全年条桑机械收获,可以解决规模养蚕采叶费工成本大的问题,可以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成园、当年收益目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桑园立体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新途径,桑园当年亩产叶量达1600~1800kg,成株后亩产3000~3500kg,养蚕量增加1倍多。1.立体桑园建立立体桑园就是采用乔型桑与灌型桑交叉种植的方式,建立起来多层次、多品种的桑园。乔型桑为早生杂交桑,灌型桑为中晚熟湖桑。在冬季封冻前,翌年开春前  相似文献   

10.
我镇蚕桑站于1998引种镇江蚕研所繁育的丰驰杂交桑213亩,当年育苗,当年成园,每亩平均养秋蚕1张,产茧33公斤。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全镇已种植该品种桑1500亩左右,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镇蚕桑站于1998引种镇江蚕研所繁育的丰驰杂交桑213亩,当年育苗,当年成园,每亩平均养秋蚕1张,产茧33公斤。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全镇已种植该品种桑1500亩左右,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本地推广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技术,以春、秋两大期为主,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可以承担5张种,养蚕工效提高4倍,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桑树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性比的规律,为广西桑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对收集保存的1000多份桑种质资源及人工授粉组配的165份杂交组合F1代的性比进行田间调查,研究不同材料植株的性比特点.[结果]在199份广西地方品种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0.3%、41.7%,雌雄同株占5.0%,6份为不明花性.在474份四倍体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9.3%、31.0%,雌雄同株占8.0%,雌雄同穗1.7%.在173份四倍体杂交F1代材料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42.2%、49.7%,雌雄同株占8.1%.在67份鲁桑、白桑与广东类型桑杂交选育的中间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28.3%、64.2%,雌雄同株占7.5%.2011~2012年对165份杂交组合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中雄株占57.7%~58.5%,雌株占39.8%~41.8%,雌雄同株占0.5%~1.7%.广西常规种植的桑树二倍体超高产杂交组合沙2×伦109的雄株比率(约60.0%)明显高于雌株(低于20.0%),桂桑优12与桂桑优62的雄株比率略高于雌株;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3号3个三倍体的雌株比率(高于60.0%)明显高于雄株比率.[结论]不同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之间的性比表现不同,同一类型种质资源的性比相对稳定;不同年份组配的同一杂交组合的性比较稳定,不受组配时间和调查年份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树的繁殖方法有两种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广西、广东两省 (区 )多采用有性繁殖 (或叫种子繁殖 ) ,即用桑籽直接播种在苗地 ,培育出来的苗木叫实生苗。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桑苗是经过选育出来的优良母本和父本授粉后 ,采集种子而育成的杂交(实生 )桑苗。下面谈谈繁育好桑树杂交苗的技术措施。1 选择良种现在广西推广种植的杂交桑品种主要有沙 2×伦 10 9;桂桑优 6 2和桂桑优 12 ,其中桂桑优 6 2和桂桑优 1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最近育成的新品种 ,2 0 0 0年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正在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桂桑优 6 2的亩…  相似文献   

15.
田时铭 《新农村》2007,(6):21-21
大蚕期,特别是五龄蚕,用桑量占全龄期85%左右,除沙、给桑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五龄期。据调查,传统的蚕箔养蚕,张种用工16工左右。采用大蚕固定蚕台育与自动上簇,同传统的蚕箔育相比,可节省劳力50%以上。1.简易蚕台制作用木料制作成蚕架,蚕架宽、长度应结合簇具宽、长度(塑料折簇  相似文献   

16.
以某养殖大户为例,介绍了规模省力化养蚕所应用的优良桑品种与蚕品种,以及草本桑园建设与管理、大棚规模省力化养蚕所取得的成效。利用草本桑的耐剪伐的特性,采用全年条桑机械收获,解决了规模养蚕采叶费工成本大的问题,可以实现当年栽培、 当年成园、 当年收益目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及总结,文章简单阐述了禄劝杂交桑的育苗方法及种植杂交桑的优势、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为禄劝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桑栽培技术提供了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大棚养蚕的由来及特点大棚养蚕是20世纪80年代借鉴蔬菜大棚技术发展而来的,由于其省工、省力、高效,投资少、费用小、见效快,在近20年中,已成为蚕农较多采用的一种养蚕形式。根据调查分析,大棚养蚕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取地面养蚕,不用除沙,给桑方便,可以因桑园位置而造,省工可达70%。(2)建棚所需材料只  相似文献   

19.
2005~2009年对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下属3个品种试验圃的桑树杂交组合进行连续5年的花叶病田间发病规律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桑树杂交组合对花叶病的抗性有差异,其中以A2×9512、桂桑优62-B、C2×K1、A51×G3、A2×G30、A2×93133、A2×伦109、A2×94168、A2×9102等杂交组合的抗性较好;而同一杂交组合群体不同年份花叶病发病情况也有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加,桑树杂交组合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桑树杂交组合对花叶病的抗性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通过选育抗花叶病品种(或组合)、合理的人为干预能够有效地防治桑树花叶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长穗桑与栽培桑的远缘杂交育性,进行了长穗桑×栽培桑和栽培桑×长穗桑2种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远缘杂交类型、同一远缘杂交类型的不同组合在受孕率、结实率和可育性上有较大的差异,长穗桑×栽培桑的杂交受孕率在56.76%~90.20%,杂交结实率在52.06%~81.28%,杂交可育性在17.52%~60.57%;栽培桑×长穗桑的杂交受孕率在31.86%~54.07%,杂交结实率在30.69%~48.53%,杂交可育性在6.78%~20.56%。长穗桑×栽培桑的平均杂交受孕率、杂交结实率和杂交可育性比栽培品种×长穗桑分别提高25.27、28.37和23.21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