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污泥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肥料,改善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的生长.以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下,添加污泥、吲哚丁酸和色氨酸的不同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用污泥能有效缓解草地早熟禾光合速率和相对含水量的下降,提高其耐旱性,同时污泥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及群落多样性,在污泥中加入色氨酸比单独施用污泥或色氨酸对草坪草的耐旱性能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干旱条件下污泥中生物活性物质对草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富含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及耐旱性有一定的影响.为明确污泥中生物活性物质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坪观质量和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包括干旱胁迫和充分浇水2个水平;副处理为污泥处理,每个处理均施氮75 mg·kg-1,包括:全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的氮含量为75 mg·kg-1);半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的氮含量为37.5 mg·kg-1,利用硝酸铵溶液提供的氮含量为37.5 mg·kg-1);对照(利用硝酸铵溶液提供的氮含量为75 m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种水分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各项根系生长指标(P<0.05),表明污泥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并提高其耐旱性.在干旱处理后期,半污泥处理的草坪坪观质量显著高于全污泥处理和对照(P<0.05);而全污泥处理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总体积分别比半污泥处理的高17%和11.7%(P<0.05),表明半污泥处理有利于提高草坪坪观质量;而全污泥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污泥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氧化酶和耐旱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充分浇水、干旱2种水分条件,副处理包括对照(硝酸铵提供75mg·kg~(-1)的氮素)、半污泥(硝酸铵和污泥各提供1/2的草地早熟禾所需的75mg·kg~(-1)的氮素)和全污泥(污泥提供75mg·kg~(-1)的氮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充分浇水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根重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萎蔫度;干旱胁迫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相对含水量并降低其叶片萎蔫度,这表明施用污泥可以促进草地早熟禾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状态。充分浇水时,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的草地早熟禾试验后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39.5%和50%(P0.05),且半污泥处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比对照显著增加了14.2%;极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25%)时,施用全污泥和半污泥的草地早熟禾叶片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且半污泥处理的草地早熟禾叶片POD活性显著提高,为对照的1.3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污泥可以增强草地早熟禾耐旱性,提高其细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经无害化处理后可以作为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肥料。试验旨在研究并对比污泥和外源吲哚丁酸(IBA)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耐旱性的影响。污泥取自北京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包括:充分浇水和干旱处理,副处理包括污泥处理、外源IBA(2 μmol·L-1)处理和对照。草地早熟禾播种生长3个月后干旱处理组不再浇水,至土壤水分含量降到25%田间持水量时复水,一个月后再次不浇水干至25%田间持水量,再复水一个月。在每次干旱开始和结束时,测定草地早熟禾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脱落酸、吲哚乙酸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在充分浇水条件下,污泥和IBA能改善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IAA含量(P<0.05),且污泥的作用比IBA更持久;干旱胁迫下,污泥和外源IBA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降低萎蔫度,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P<0.05)。2次干旱处理结束后,对照、污泥和IBA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分别为433,385和254 μg·g-1,脱落酸含量分别为1.74,0.68和0.70 μg·g-1,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2.39,40.08和25.38 nmol·g-1,污泥和IBA处理的草地早熟禾叶片中脯氨酸、脱落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试验结果说明污泥和外源IBA能促进草地早熟禾的生长,污泥能提高草地早熟禾的抗旱性,IBA能提高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紫花苜蓿在叶片和根系水平上响应干旱胁迫的形态和生理的品种特异性规律,在温室内分析了干旱胁迫下WL363HQ和巨能7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生物量及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脯氨酸、抗氧化酶类物质、C、N含量、C/N、稳定性C同位素(δ13C)和稳定性N同位素(δ15N)。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供试品种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重及分枝数(P<0.05)。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巨能7的株高(P<0.05),但增加了巨能7的根冠比,而WL363HQ的结果与之相反,这说明干旱胁迫下供试品种的株高和根冠比具有品种特异性的规律。干旱胁迫增加了WL363HQ和巨能7叶片和根系中MDA和脯氨酸的含量及抗氧化酶物质的活性,且在器官水平也具有品种特异性规律。干旱胁迫下巨能7叶片的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在WL363HQ根系中的MDA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干旱胁迫下WL363HQ叶片脯氨酸含量、POD和SOD活性,及根系S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而巨能7仅叶片SOD活性,根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尽管干旱胁迫对供试品种叶片和根系C、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WL363HQ和巨能7紫花苜蓿根系的δ13C(P<0.05),且WL363HQ叶片的δ15N均显著高于巨能7(P<0.05)。此外,干旱胁迫均显著提高了巨能7叶片和根系的C/N(P<0.05)。干旱胁迫下供试品种C、N代谢参数并没有在叶片和根系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品种特异性规律,深层次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掌握紫花苜蓿叶片和根系协同抗旱机制及抗旱丰产紫花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与5个不同钾素水平进行交互处理,以草地早熟禾品种Merit为试材,研究钾对水分胁迫下草地早熟禾生理特性及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钾素浓度下,水分胁迫显著(P0.05)降低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显著(P0.05)增加草地早熟禾电导率及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同一水分条件下,随着钾素浓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升高。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与0mmol/L钾处理相比,9mmol/L钾处理下Merit的POD、SOD、CAT活性分别上升了68%、35%、65%,对于缓解干旱、提高草坪耐受性和坪用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披碱草内生真菌对三种草坪草种子与种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3种草坪草作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初步测定了披碱草内生真菌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内生真菌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与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种子室内滤纸萌发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苗重、对高羊茅的发芽率、根长、苗长、苗重和对草地早熟禾发芽率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根长和苗长、对高羊茅的根重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长的抑制作用(P<0.05)。盆栽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高羊茅初期发芽率的促进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初期发芽率和对草地早熟禾苗长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苜蓿根系构型及生理特性对干旱复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苜蓿根系构型及生理特性对干旱复水后的响应,对肇东苜蓿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 4个处理,在干旱处理4周后进行复水,研究各处理间根系构型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根干重和根尖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比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密度有显著影响(P<0.05)。干旱胁迫抑制了根系的生长,降低了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密度和根尖数等形态指标,促进了比根长的增加。各处理间拓扑指数差异显著(P<0.05),干旱促进苜蓿根系从二分枝型向人字形结构转变。干旱胁迫极显著(P<0.01)增加了根系丙二醛(MDA)和超氧负离子(O2-)的含量,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也极显著增加(P<0.01),从而保持体内活性氧处于较低水平。脱落酸(AB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极显著(P<0.01)增加,通过其生理作用及信号传导途径提高苜蓿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及其抑制剂烯效唑和多效唑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赤霉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外源生长调节剂在草坪养护管理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2 Hogland营养液培养的草地早熟禾为材料,随机分成7组,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烯效唑、多效唑,测定根及叶片的生长量、叶绿体分布、叶绿素含量以及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比较,外源烯效唑和多效唑均显著抑制草地早熟禾的伸长生长以及干/鲜重,但提高了根冠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增加了叶肉细胞层数,使叶绿体充满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中;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PpKAOPpKS1、PpGA3ox、PpGA2ox表达量显著下调,赤霉素信号转导受体蛋白基因PpGID1显著上调(P<0.05)。外源赤霉素对草地早熟禾的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根、叶的干/鲜重,提高根冠比,显著提高了赤霉素分解基因PpGA2ox表达量(P<0.05)。总之,烯效唑、多效唑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及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与赤霉素相反,但无明显浓度效应;在草坪修剪后立即喷施1000倍的烯效唑或多效唑,对减少用工成本,增加草坪观赏性、提高园林绿化中的草坪草管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分逆境对发草脯氨酸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发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干旱、水涝胁迫下发草地上部分及根系中脯氨酸(Pro)积累状况及其代谢途径中底物、中间产物和关键酶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均使发草Pro含量显著升高(P<0.05),相同的水分处理下发草地上部分及根系中Pro含量相差不大。2)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下,发草地上部分和根系中谷氨酸(Glu)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相同的水分处理下根系中Glu含量大于地上部分。水分胁迫使发草地上部分的鸟氨酸(Orn)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根系中Orn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同时,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下,发草地上部分和根系中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鸟氨酸转氨酶(δ-OAT)、Δ1-吡咯琳-5-羧酸还原酶的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且地上部分δ-OAT活性强于根系。另外,Δ1-吡咯琳-5-羧酸脱氢酶和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发草通过积累Pro缓解干旱和水涝胁迫,地上部分Pro的积累是Glu途径和Orn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但根系中Pro的积累以Glu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11.
草地早熟禾对干旱及旱后复水的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进一步明确冷季型草坪草形态、水分生理和碳分配模式对干旱及复水处理的反应,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草的3个栽培种:新歌来德、午夜和奖金为材料,进行人工模拟干旱处理21d,然后再恢复浇水21d。期间测定了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总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含量及14C同化物在根、茎、叶的分配率。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造成3个品种的草坪质量和RWC明显下降,变化幅度因品种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复水后,草坪质量和RWC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复,其中奖金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干旱胁迫初期,3个品种根部14C分配率明显增加,干旱14d时,3个品种14C分配模式为:根>茎>叶。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14C由根部向茎和叶片转移,其茎和叶片中14C分配率明显升高。复水21d后,3个品种中14C分配率模式为:茎>叶>根;干旱胁迫期间,3个品种的叶片、茎和根之间TNC积累量一直发生变化,干旱胁迫21d时,3个品种TNC含量在根、茎、叶中的积累模式为:叶>茎>根。复水后,3个品种根、茎、叶中TNC积累量较干旱胁迫21d时各自对应器官中TNC积累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TNC在根、茎、叶中的积累模式与干旱胁迫期间保持一样。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和复水处理中碳同化物在植物体内不同器官不同分配率及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不同器官中积累是草坪草对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一种生理调节反应,将为今后研究草坪草在其他逆境胁迫下的抗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朝  刘洋  董慧  常智慧 《草业学报》2014,23(3):127-135
污泥中含有腐殖质和生长素等生物活性类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试验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研究了污泥对高羊茅抗旱性的影响。采用裂区实验设计,主处理包括充分浇水和干旱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对照(75.0 mg/kg的氮素由硝酸铵提供)、半污泥(硝酸铵和污泥各提供37.5 mg/kg的氮素)、全污泥(75.0 mg/kg的氮素由污泥提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高羊茅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并降低叶片萎蔫度(P<0.05),表明污泥的施用能够改善高羊茅在干旱下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全污泥处理还能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使高羊茅在50%田间持水量时保持较好的水分代谢(P<0.05);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增加2种水分状况下的根重,提高高羊茅在重度干旱下的根系活力,同时促进干旱条件下高羊茅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P<0.05),表明污泥中的活性物质能够增强高羊茅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高温季节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为探讨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的下降与其植物体生理活性的关系,本试验在南京夏季田间调查了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草坪盖度、密度、综合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夏季高温伏旱强度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各品种的草坪盖度、密度、综合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均持续显著下降,8月中旬的草坪综合质量和叶片组织含水量分别比6月中旬降低了12.1%~27.6%和14.2%~27.6%;8月中旬叶片组织的SOD和POD活性分别比6月中旬下降了36.5%~55.0%和46.9%~65.7%,而MDA含量则增加了19.8%~88.7%。田间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坪综合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SOD与POD活性的降低幅度,以及叶片组织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较耐高温的“南农选系”和Midnight(W)在胁迫下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的品种Bluechip、Sobra,以及耐热中等的品种America和Midnight(B),夏季草坪综合质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田间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坪综合质量与叶片组织POD活性的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田间高温伏旱期间叶片组织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和POD活性可能是草地早熟禾品种抗高温伏旱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苗期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瑞宏  卢欣石 《草地学报》2006,14(4):393-39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以下简称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在世界分布广泛。本研究以强抗旱性(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 ongdo ng)、中抗旱性(公农1号Medicago sativ a L.cv.Gongnong No.1)及弱抗旱性(BL-02-329)3种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进行抗旱机制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干旱胁迫下3种苜蓿叶片活性氧清除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造成苜蓿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多、细胞膜透性增大。与抗旱性弱的相比,抗旱性强的苜蓿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低,丙二醛含量积累少,细胞膜受到的破坏较轻。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置正常浇水、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4种处理,盆栽研究了牛鞭草干旱胁迫与复水的补偿效应,为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旱对牛鞭草生长无显著影响;恢复供水后第12天,牧草产量轻度干旱>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轻度干旱的牧草产量比正常供水增加11.47%。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牛鞭草含氮量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复水后第12天与正常供水相似。说明适度干旱后复水不影响甚至提高牛鞭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干旱条件下,牛鞭草根冠比增加,含钾量提高,脯氨酸积累;但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下降,磷、钾吸收量减少,中~重度干旱吸氮量降低。干旱后恢复供水,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迅速恢复正常,叶绿素含量逐渐提高,根系活力在复水12 d时高于正常供水。复水产生的这些生理补偿效应有益于氮素同化,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使植株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在人工栽培牛鞭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补偿效应可节约用水,减轻旱害,提高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0.29%和50.82%(P<0.01);幼苗根长、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则持续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各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41%,10.69%和125.09%(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持续下降;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伊犁绢蒿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维持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复水后,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多能恢复至中度干旱胁迫水平,表明伊犁绢蒿幼苗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对污泥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污泥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生长及生理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包括正常浇水和干旱处理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即全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半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37.5mg/kg的氮量,剩余37.5mg/kg氮量由硝酸铵提供)和对照(利用硝酸铵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和灌溉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的坪观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0.05);在干旱处理后期,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细胞膜稳定性(P0.05),全污泥处理可显著提高黑麦草SOD、CAT、APX、POD活性(P0.05)。表明施用污泥可以提高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促进黑麦草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阶段燕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中度干旱(MD,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5%)、重度干旱(SD,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两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温室盆栽燕麦不同生育阶段(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CK)相比,干旱胁迫处理均显著(P<0.05)降低了燕麦苗期、分蘖期、拔节期3个...  相似文献   

19.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盆栽砂培的方法,设置接种(40 mL 含有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的菌剂)+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5%~20%)、未接种(40 mL无菌水)+干旱、接种+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未接种+正常供水4个处理,研究印度梨形孢真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真菌在紫花苜蓿根部定殖率较高,达87.4%;与未接种+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地上部和根系有明显影响,其中,地上部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数分别比未接种处理显著增加了63.4%,69.2%,12.5%,17.1%和5.7片,根系鲜重、干重、主根长及侧根数分别增加了33.3%,57.1%,5.1 cm和5条(P<0.05);与未接种+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后的紫花苜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明显增强,分别是未接种处理的1.71,1.27,1.22,1.49和1.48倍(P<0.05),而超氧阴离子()与丙二醛(MDA)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印度梨形孢真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主要是通过刺激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来抵抗干旱逆境。而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印度梨形孢没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