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分析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建设内容,并分析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生动物医学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该研究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规划与定位、人才培养方案3个方面,对华中农业大学在淡水养殖领域水生动物医学领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以期推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建设,促进我国水生动物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生动物医学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水产动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教学、实习教学和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提高教学和人才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教育部2013年设立的新专业——"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经两年的建设与实践,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给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从《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新时期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适应生命科学、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动源性食品安全及社会发展对兽医人才的需要,按照我国"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善创造"的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对动物医学及相关专业课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水生动物疾病学.  相似文献   

6.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水生动物类兽医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及技能水平的提升,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及指导下,上海海洋大学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现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情况等进行介绍,以扩大该专业的影响力,为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等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呼吸代谢作为生物能量学和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生物的呼吸代谢特征、发生规律等对揭示其生活习性、动物进化、物种保护、人工增养殖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一些关于水生动物呼吸代谢的研究方法、呼吸器官和呼吸蛋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呼吸代谢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以期为水生动物呼吸代谢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疾病频发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一个问题,而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前提和关键。随着水产病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病原的检测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在水生动物疾病诊断中应用的免疫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水产贸易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水生动物有着极为复杂的病害传播渠道,需要对水生动物的产地、水源等进行防疫工作,水生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性病害防治策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发展的有效策略,使水生动物养殖者形成正确认识,促进水生动物的养殖效益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蠡湖为例,利用GIS技术建立综合评价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数量化方法。结合蠡湖自身的环境、生态和水文条件,通过咨询水产学专家,选取12个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密切相关的因子,并将之分为4个子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选择因子对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贡献率,即权重,建立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模型,利用ARC/INFO软件内嵌的栅格数据分析模块生成单因子评价图层,结合栅格计算、空间叠加和分级模块,得出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等级分布图,即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较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560 7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高等级的区域为6.568 2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一般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720 9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低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160 2 km2。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等级图为蠡湖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黎小正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79-180,193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论述了环境激素的主要种类、性质、对水生动物的危害,并论述了目前环境激素对水生动物影响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2.
以蠡湖为例,利用GIS技术建立综合评价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数量化方法。结合蠡湖自身的环境、生态和水文条件,通过咨询水产学专家,选取12个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密切相关的因子,并将之分为4个子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选择因子对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贡献率,即权重,建立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模型,利用ARC/INFO软件内嵌的栅格数据分析模块生成单因子评价图层,结合栅格计算、空间叠加和分级模块,得出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等级分布图,即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较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560 7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高等级的区域为6.568 2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一般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720 9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低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160 2 km2。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等级图为蠡湖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生动物赖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氨酸是已研究的绝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和常见饵料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对赖氨酸的必需性、缺乏症、对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在体内的主要分解途径、需要量、以及与精氨酸的营养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毒死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Class II中度危害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农药。在中国,毒死蜱作为高效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被广泛使用。由于毒死蜱的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国自2017年开始限制毒死蜱在农业中的使用。近年来,毒死蜱对水生动物的研究多集中在环境积累、生态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到毒死蜱的环境行为、水生动物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有机磷农药对水生动物毒性效应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蒋建 《当代农业》2014,(20):43-43
1.直接把水生动物喂鸡,会使鸡患维生素B1缺乏症。因为水生动物如鱼、虾等含有硫氨素酶,会破坏维生素B1。如果用大量的鲜水生动物喂鸡,极易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使鸡消化机能降低、繁殖性能减退、生长缓慢和产蛋减少等。大群饲养,饲料中未经加热处理的鱼粉、鱼干太多,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2.用未经煮熟的水生动物喂鸡,还可能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和鸡肉及鸡蛋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新增的涉海专业。新时期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意义、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项目申请及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及水产贸易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因为水生动物病害的传播渠道较为复杂,防疫工作关系到产地、投入品及水源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单单凭借单个养殖者实施病害防治,不仅成本较高,且实际效果有限。水生动物防疫工作是我国近年来启动的一项重点公益性病害防治对策,基于此,主要分析当前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帮助广大水生动物养殖户正确认识此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提高其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C缺乏 ,对水生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结构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维生素C缺乏症、病理变化以及导致维生素C缺乏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水生动物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相当大。本文就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池塘养殖的水生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水生动物病害防疫工作的现实需求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水生动物疾病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评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水生动物疾病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措施及其成效。通过本轮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