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大区对比法,进行了额敏县蒙古乡食葵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及防治食葵列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苗齐苗壮,出苗率为95%,无病虫害,列当出土晚,出土6%~14%,列当出土数3株/m~2,食葵根部列当1~2株,列当死亡率94%、列当空壳率80%,列当呈灰霉状的有70%,呈水浸状的有30%。常规施肥对照地出苗率85%,出苗不整齐,菌核病发生特别严重,列当出土早,出土8%~65%,列当出土数45株/m~2;食葵根部列当14~36株,无列当死亡,列当肉质根肥壮、籽粒饱满落地等待寄主。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食葵盘粒数分别为490、302粒,单盘粒重分别为80、65 g,空壳率分别为5%、30%,结实率分别为96%、85%、产量分别为3 600、3 000 kg/hm~2,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处理增产率20%。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防治食葵列当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验证水肥一体化防治食葵列当的效果,在食葵种植基地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肥一体化处理,食葵茎杆粗壮,开花早,盘径大,无病虫害,列当死亡率70%,其中60%呈灰霉状死亡,40%水浸状死亡,花后籽瘪,列当出土率减少55%;食葵平均总盘粒数增加383粒,盘实粒数增加419粒,盘空粒数减少36粒,单盘粒重增加396 g,结实率增加14.26个百分点,50 g粒数减少68粒,产量增加2 505 kg/hm~2,增产率为125.56%。因此,在土壤条件恶劣的盐碱地、连作地、列当发生严重的地块种植食葵,采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可有效抑制列当出土,加速列当死亡,防治效果显著。水肥一体化方案可在食葵种植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福海县食葵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改良及列当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由于连年种植食葵,食葵列当危害严重。福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了验证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水肥一体化方案防治食葵列当的效果,特在福海县阔克阿尕乡食葵种植基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实施水肥一体化方案,苗齐苗全,出苗率为90%,而对照地出苗率只有75%;试验地列当出土晚,食葵根部列当1~2株,列当死亡率、空壳率分别为93%、70%,采用华宏公司水肥一体化方案列当呈灰霉状的有60%,呈水浸状的有33%。对照地列当出土早,食葵根部列当9~18株;列当死亡率6%,列当肉质根肥壮,列当种子饱满。试验地与对照比较,增产率达23.5%。  相似文献   

4.
食葵列当生物防治综合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在阿勒泰地区试验表明,食葵CH609 D处理亩产量为221 kg,比对照C处理增产21 kg,增产率为11.5%,地里列当发生率28%,只有对照(CK2)列当数的39.1%,增收86元/亩;种植抗列当食葵大诚地223加施用微生物"神锄"滴灌冲施肥B处理,比A处理增产22 kg,增产率为10.5%,地里列当发生率2%,只有对照列当数的63%,增收78元/亩。该试验示范进一步验证了列当防治新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神锄微生物菌配合防治列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阿勒泰地区食葵列当发生十分严重,全地区食葵列当发生面积为1 020公顷,占食葵种植面积的54%,严重发生的地块发病率达100%,重茬地发病比较严重,尤其以福海县为食葵列当发生重灾区。被列当寄生的食葵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减产幅度大。食葵列当的发生和蔓延,是限制我区食葵生产的瓶颈。为此,我们采用施地佳土壤调理与神锄微生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阿勒泰地区食葵锈病、霜霉病、菌核病、褐斑病、列当等病害和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蚜虫等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食葵是市场上销售的零食佳品,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食葵在博州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本文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中耕化控、水肥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博州食葵膜下滴灌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指导食葵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菌核病是食葵的常见病,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可以提高食葵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主要阐述了食葵菌核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从选用抗病行强的食葵品种;实行轮作栽培;实行套种,采用地膜覆盖;深耕、浅锄,减少食葵盘背积水: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食葵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等特性。本文通过食葵在巴里坤县的3年种植试验,总结出食葵高产栽培技术,为巴里坤县种植高产食葵提供技术支持,使食葵种植逐步成为巴里坤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巴里坤县食葵种植面积达上万亩,667米2经济效益增长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经过多年对食葵菌核病的试验与研究,总结出无公害农产品食葵菌核病的防治原则、为害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验证吉祥雨牌滴灌促根增效剂在食葵田随水滴施后,能否有效提高食葵根系活力和吸收效率,抑制食葵列当的生长,防止早衰,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以及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吉祥雨滴灌冲施促根增效剂。2.供试品种供试食葵品种为三道眉,为当地常规品种。3.试验处理试验地设3个处理。处理A:农户常规施肥+随水滴施吉祥雨滴灌冲施促根增效剂,增效剂分3次施入,667米2施入总量为5.0千克,其中苗期施入1.5千克,盛蕾期施入2.0千克,盛花期施入1.5千克。  相似文献   

12.
对微量元素缺乏导致食葵叶片失绿、褐化、干枯进行了初步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枯褐的食葵叶片中硼、铁、锰、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正常绿叶还高,但其中真正有效的微量元素并不足,因作物根层土壤pH值高,虽然食葵体内铁等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并不低,但可参与正常生理活动的缺乏,造成食葵体内叶绿素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受阻,因而叶片失绿发黄、枯褐。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论述了食葵DK119的关键栽培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如精细整地、足墒播种、药剂拌种、科学灌排水、茁期药害及蜜蜂授粉等。为农民栽培DK119食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兵团第6师垦区食葵产量不高,667米2产量始终稳定在230千克左右,主要是由于空壳率过高导致,食葵空壳率一般在18%左右,严重地块高达42%,极大地影响了食葵产量。本文总结第6师垦区食葵空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博乐市小营盘镇经过两年的大豆套种食葵种植试验,证实大豆套种食葵是一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地利用率,低投入高产出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奈安+六必治+微蜜"防治食葵受麦田除草剂药害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本文进行了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奈安+六必治+微蜜"对食葵生长安全,且在食葵受麦田除草剂药害上防治效果显著,建议本区域食葵在受麦田除草剂药害时,使用"奈安+六必治+微蜜"防治药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宁夏食用向日葵种植品种老化,单产低、品质差、病害严重这一问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向日葵课题通过引进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食葵杂交种LD5009,阐述了食葵杂交种LD5009在宁夏发展现状生产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食葵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根据河西走廊不同土壤肥力状况,介绍优质食葵所需的施肥量、播种密度、灌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102团近年大力发展食葵产业,食葵膜下滴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食葵单产由每667米225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施《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食葵》项目对食葵种植推广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以及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降低因食葵不科学种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