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我国农业生产遭受了很大的自然灾害,春季发生了低温、干旱,夏季南方出现了洪涝灾害,还发生了地震、泥石流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36团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低温霜冻,降雨、冰雹、洪水、高温干旱等。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三是自然灾害强度大。四是自然灾害持续时间长。自然损失造成的损失巨大,严重制约团场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伟 《农电管理》2010,(9):16-17
<正>巢湖供电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从八方面制定了巢湖农村电网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完善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运行高效"的应急预案结构体系安徽省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龙卷风、洪涝、暴雪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电力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彭友良 《湖南农机》2012,(11):227-22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普通民众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重视不够,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防灾应急知识的普及,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防灾意识,降低灾害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重大伤害。  相似文献   

5.
唐敏 《农电管理》2010,(9):45-46
<正>近段时间,不断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给电网企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网企业不仅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时恢复电力供应,为处理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春季气候多变,大风、低温、多雨、冻害等自然灾害天气时常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根据兵团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北疆植棉垦区都有百万商棉田不同程度地受到春季自然灾害天气影响而需重播,有的重播次数甚至达2~3遍,闭场和职工经济损失严重。如何抵御春季频发的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7.
<正>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将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突发灾害,因此在电力应急抢险中,保质保量筑牢安全基础,争分夺秒恢复供电网络,成为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在电力应急抢险中,只有拓展安全管理思路,改进现有管理模式,才能更有力确保电力应急抢险工作安全、高效地进行。1电力应急抢险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山西省壶关县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区,所以一旦发生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倒杆、断线、停电等电力故障,其应急抢险作业环境会非常复杂。施工地段多为  相似文献   

8.
正保康县属于典型高山地区,自然灾害多发,中低压配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薄弱。极寒天气的影响。2018年1月,保康地区普降中到大雪,温度降温为-2到-4℃,雨雪冰冻天气导致保康县配电网发生灾害停电事件,涉及6条10kV线路,233个配电台区,影响低压用户6092户。受灾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故障发生地点有超高树障,树木树干较细,积雪引起树冠加重后发  相似文献   

9.
关于扎旗自然灾害及减灾措施的研究兴安盟扎旗农机化中心赵宪文,包文荣扎赉特旗资源丰富,但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难以摆脱贫困。为了确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减灾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我们对扎旗1963—1994年32年间受灾年份的情况做了统计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朱涛 《农村电工》2009,17(7):21-22
自然灾害对农网电力线路带来的严重破坏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从电视新闻及相关报道看到,无论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灾害,还是2008年1月25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雪灾,即使是在汶川地震震中区域,也有部分电力线路是比较完好的;雪灾最严重的湖南省郴州地区的电力线路及杆塔基础也有部分未出现较大的问题;我们亲身经历的2008年4月8日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市的10级风雹自然灾害,给10~35 kV线路带来了较大的破坏,但当地也有多条电力电线路未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的内流场特性,基于非接触式流场测试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试验规模涡旋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该涡旋分离器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工况下(248、83、49 s)涡旋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合速度、分速度和涡量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涡旋分离器内套筒内部区域的左下角和上部区域均表现一定的涡旋,同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加快,中间内套筒内的颗粒速度方向大致相同,仅在筒壁附近产生小的二次流,同时沉积仓内的颗粒速度方向趋于一致;虽然水力停留时间加快,但轴向和径向的合速度变化不大,且不同速度占据的比例基本相同;不同工况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涡量基本相同,且水力停留时间越慢,流场的涡量相对越小,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加快涡量分布趋向均匀,即高涡量区域逐渐增加; PIV试验由于激光能量一定,其穿透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复杂结构的PIV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选用某车用减震器橡胶衬套为试验对象,分析幅值和频率对衬套的动态性能影响。通过MTS衬套试验机对测试件进行动态特性试验。首先控制试验力幅值为某一常量,改变加载在测试件上的频率得出衬套动态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分析频率对衬套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试验力幅值来分析衬套动态特性随幅值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出频率和振幅对衬套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辆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换挡冲击问题,以某款湿式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获得双离合器压力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元件参数对系统压力动态特性有直接影响,合理减小比例压力控制阀出口可控容积、减小阀芯质量和增大离合器活塞面积可降低压力动态响应超调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公司前期开发的一款MPV车型的操控稳定性进行了优化。通过在ADAMS/Car中建立该车型的竞品车前麦弗逊悬架总成和转向系统模型,以悬架各硬点为试验变量,K特性关键参数为试验响应,利用ADAMS/iSight模块进行DOE试验设计。然后根据DOE试验结果得出硬点灵敏度表,并在优先考虑优先保证悬架的外倾、前束变化和抗俯仰性能的前提下,结合底盘工程师的开发方式,选取了相对独立的硬点作为优化变量,最后通过优化硬点获得了比较满意的K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的某款轻型客车为例子,通过运用AVL Cruise软件平台对整车驾驶质量峰值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设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优化汽车Accelerator Pedal Map,最终使整车的驾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企业对液压缸产品测试的可靠性与自动化需求,对液压缸综合性能测试台的测控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满足企业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通过伺服液压缸对被测试缸加载,结合被测缸自身测试功能,通过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对油路中各个阀体的控制,测试液压缸产品的各项性能,提高检测精度试验台的设计,以及巧妙的工装设计,提高测试台的通用性。实验台机械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便于检查维修,模块化设计的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悬架动力学特性对整车操纵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改善悬架特性,在CarSim中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运用Isight集成CarSim建立了面向整车操纵稳定性指标的悬架特性参数优化设计仿真平台,经DOE分析构建了悬架系统特性参数与稳态回转性能指标之间的响应面模型,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得到一组悬架子系统特性参数的最优值,从而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同时支持4G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的通信管理机。以处理器的控制器主板为核心,进行了总体硬件原理设计,设计了以太网口的硬件原理图和CAN总线接口;设计了系统电源、实时时钟等单元。软件系统移植了Linux引导程序、内核和文件系统;研究了以GPMC总线作为通信桥梁,使用内核中8250类型的串口程序驱动扩展串口正常工作的机制,实现了扩展4路RS485串口;搭建了调试平台。实验表明,设计的RS485串口通信正常,符合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试验模态方法,对盘式制动器进行模态分析。通过CATIA软件建立制动盘的三维几何模型,之后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制动盘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利用DASP和RTE两种设备对制动盘进行模态试验,得到制动盘的固有频率,并与有限元仿真的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利用3种方法测得的固有频率相差很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可以接受。最后,利用DASP和RTE两种设备测量制动盘的阻尼并做对比,所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提供了可靠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小型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所选车型进行设计了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模型。基于CarSim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模型,针对车辆在湿滑路面的运行工况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可以很好地改善汽车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验证了控制器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