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存在的问题1.舍温偏高或偏低舍温在鸡的生长发育及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育雏期舍温偏低,雏鸡扎堆,生长缓慢,易压死鸡或诱发其他疾病,正确的方法应看鸡控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毛色光亮,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应及时调控舍温。产蛋鸡夏季舍温偏高,影响鸡的采食量和蛋的品质,严重的会引起中暑。冬季舍温偏低,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鸡最佳舍温为15~25℃。2.光照不合理光照可以提高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  相似文献   

2.
(一)存在的问题 1.舍温偏高或偏低:舍温在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育雏期舍温偏低,雏鸡扎堆,生长缓慢,易被压死或诱发其他疾病,正确的方法应看鸡控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毛色光亮,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应及时调控舍温.产蛋鸡夏季舍温偏高,会影响鸡的采食量和蛋的品质,严重的会引起中暑.冬季舍温偏低,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鸡适宜舍温为15~25℃.  相似文献   

3.
养好雏鸡是家庭养鸡成功的关键环节。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养好雏鸡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适宜的温度。雏鸡在三周龄前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所以开始育雏时,温度应保持在32~35℃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20~22℃。温度是否合适,一是检查温度表,二是观察鸡群动态。温度表应悬挂在小鸡活动的地方,离地面垫料5厘米处。温度合适时,雏鸡活泼,行动自  相似文献   

4.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鸡前2~3天提前升温,升温同时要注意通风,接鸡后温度一般要上升0.5~1℃。书本上常介绍雏鸡适宜温度为33~35℃,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季节、天气变化、湿度等灵活掌握。如果夏季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4℃之间;冬季可相应提高、一般以 35~36℃较为适宜。此外,也可根据鸡群状态来调节温度。如果雏鸡缩颈藏头,“叽叽”颤叫,拥挤聚成一团,说明室内温度偏低,应适当增加热源;如果鸡只张翅,喘气,张嘴,频繁喝水,不愿吃食,说明舍温过高,需采取措施,缓慢降温;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养鸡专业户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饲养管理不善,造成雏鸡的死亡率高,使一部分农民的养鸡热情受到打击。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1.温度:育雏第一周要求在30~32℃,以后每周下降2℃,降至18~21℃为止。温度是否适宜可以根据雏鸡的动态情况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鸡呈漫天星状均匀分布,无怪叫声,活泼  相似文献   

6.
(一)保温 畜禽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左右,冬季畜禽舍内的温度保持在16~20℃为宜.对于雏鸡,1~3日龄的,舍温保持在35℃,1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5~32℃,1~2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9~32℃,2~3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7~29℃,3~4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4~27℃,4周龄以后,舍温保持在28~2l℃.产蛋鸡的舍内温度最低要在3℃以上.  相似文献   

7.
育雏是基础。要打实育雏基础工作,笔者认为育雏早期饲养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温度温度在鸡的育雏工作中是第一要素,通过实验验证,在无食、水、光照的条件下,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健康雏鸡即可在7~9d内存活。雏鸡舍温要求在  相似文献   

8.
1.3雏鸡的管理 育雏最适宜温度为:第一周33~35℃(指保温伞内温度),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可逐渐下降,从第一周起每周下降2℃,一般在30~40日龄脱温,脱温时间应根据季节不同灵活掌握,寒冷季节要延迟脱温时间,炎热季节可提前脱温,育雏温度应尽量保持稳定,切勿时高时低。温度是否适宜,可根据鸡群的动态来判断。  相似文献   

9.
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肉仔鸡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温、湿度的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肉仔鸡的生长。1鸡舍温度控制肉鸡前期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因而要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温度是育雏阶段最主要的要素,肉仔鸡舍内的适宜温度如表1。肉仔鸡在上述的适宜温度环境中,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究竟每次育雏的具体温度适宜与否,还要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来判定:①温度适宜时:雏鸡在室内散布均匀、活泼好动、羽毛光顺、紧贴体表,睡眠时较为安静,吃食时争先恐后。②温…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保持适宜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所谓"看鸡施温",就是通过观察雏鸡动态表现,就知道雏鸡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是否适宜,从而及时采取措施,经常保持温度适宜。当雏鸡表现活泼好动,羽毛光顺,食欲良好,饮水正常,休息时安静无声或者偶而发出悠闲的叫声,体态自然、分布均匀并不扎堆时、表明雏鸡所处的环境温度是适宜的,保持现状即可。如果雏鸡密集成堆地挤在热源附近或某一角落,羽毛竖立,缩头闭目,不大活动,夜间睡眠不稳,常常发出连续的  相似文献   

11.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件重要又比较细致的工作。养鸡是否成功,养好雏鸡是关键,若雏鸡饲养不良,不但成活率低,而且幸存雏鸡生长发育不良,势必影响经济效益。为做好育雏工作,提高雏鸡成活率,应采取几项关键措施: 1.过好保温关。雏鸡在前三周,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所以开始育雏时,温度应保持在32~35℃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3℃。温度是否合适,除查看温度计外,应根据雏鸡的活动情况去判断,如果温度合适,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食欲旺盛,两翅紧贴,休息时分散安静,否则为不合适,  相似文献   

12.
饲养和培育出健康、均匀和获得高免疫力的迪卡贝特蛋鸡,需要良好的鸡舍和饲养管理系统。1接鸡与育雏接鸡前,必须做好场内各项工作的准备,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建议鸡舍在清洁、消毒后至少保持3周空舍状态。在雏鸡到达24h以前,对鸡舍开始加热,以便雏鸡进入温暖的鸡舍。不能把雏鸡放在温度过低的地方。如鸡舍温度过低,可让雏鸡在运雏盒中多停留一段时间。避免雏鸡“打堆”,否则会影响其开食和饮水。为雏鸡提供新鲜饮水,水温应为15℃左右。1.1温度第1周舍温由35℃降至33℃,以后每周下降3℃,5周后舍温最低1…  相似文献   

13.
1.关于育雏温度: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总结各地经验,有高温育雏、常规低温育雏和超低温育雏等。笔者认为,有些养鸡户未根据不同的育雏形式施以合理的育雏温度。育雏形式与供温方式不同,育雏温度也不应该一样。一般采用重叠笼育雏,垂直温度不同,加上低层雏鸡以及供暖系统散发的热量给上层笼提供温度,因此,舍温相对要求稍低一些。网上保温伞育雏,热源来自上方,而且网底较凉且网下流动空气较大,雏鸡腹部容易受凉,影响卵黄消化吸收,因此,育雏温度应相应提高一些;炕上育雏,热源来自炕面,直烘腹部,温度应稍低…  相似文献   

14.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适宜的温度 初生的雏鸡,因神经系统不健全,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体温要比成鸡低3℃左右。所以,开始育雏时,温度应保持在32℃-35℃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20℃-22℃。衡量温度是否合适,除考察温度计外,从鸡的外部表现也可以断定: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在育雏舍内分布均匀,羽毛光滑整齐,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食欲不佳,大量饮水。温度低时,雏鸡密集于热源四周打堆,夜间发出“唧唧”叫声。要按雏鸡活动状态和温度标准适时调温,严防温度忽高忽低。  相似文献   

15.
1.合适的温度.雏鸡的育雏温度为:1~2天35~33℃,3~7天为33~32℃,以后每周约降低2~3℃,到5~6周龄为21~18℃为止.供给的温度是否适宜,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例  相似文献   

16.
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肉仔鸡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温、湿度的控制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肉仔鸡的生长发育。1温度肉仔鸡饲养前期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因而要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肉仔鸡舍内的适宜温度详见表1。各个周龄的肉仔鸡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育雏的温度适宜与否,可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来判定。温度适宜时,雏鸡在室内散布均匀,活泼好动,羽毛光顺、紧贴体表,睡眠时较为安静,吃食时争先恐后;温度太低时,雏鸡拥挤于热源附近或某个角落,羽毛…  相似文献   

17.
温度关雏鸡体温调节机能较差,育雏室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一日龄室温维持在摄氏33~35度,相对湿度60~65%,以后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温度,每七天约降1~2度,30~40日龄后即可在自然室温下饲养。调温的原则是:初期温度比后期高,夜间比白天高,弱雏比健雏高,肉用鸡比蛋用鸡高。温度是否适宜可观察雏鸡的动态而知。适温时,雏鸡活跃,分布均匀,食料和  相似文献   

18.
《四川草原》2010,(10):16-16
<正>1合适的温度蛋用雏鸡的育雏温度:1~2d为35℃~33℃,3~7d为33℃~32℃,以后每周约降低2℃~3℃,5~6周龄约为21℃~18℃。供给的温度是否适宜,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产羔是养羊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羔羊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羊的经济效益. 1 初生羔羊的护理 1.1 羊舍温度以5℃左右为宜.可根据母子表现来判断舍温合适不合适,若羔羊紧卧在母羊身边,表明室温有些低;母子相卧距离较远则表明舍温有些高.  相似文献   

20.
乌骨鸡在雏鸡阶段十分娇嫩,在人工育雏中,其成活率往往不够理想。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健壮的后备鸡群,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环境,适宜环境是养好雏鸡的首要条件温度:乌骨鸡个体比一般鸡小,羽毛稀,散热快,故更加怕冷。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给雏鸡供温取暖,除保持一定的室温外,还可以用育雏器给温保暖。育雏期所需温度见表1。给温标准应根据雏鸡的动态,恰当地进行温度调节。保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设备灵活掌握运用。湿度:湿度的大小与雏鸡生长发育和抗病力关系很大。因此,室内湿度要适宜,一般要求雏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