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场现有毛竹林4,281亩,平均每年采伐毛竹150万斤左右,正常大年每亩发笋200—300株,成竹率20一30%,成竹20万株左右,退笋数量10—15万斤左右.为了进一步摸清东坑地区花年毛竹林发笋、退笋、成竹的规律,1981、1983年我们进行了施肥和不同时间处理退笋的试验,以便进一步提高成竹率和成竹围度,促进林分增产.试验地及试验方法共设试验地16块,即:淡竹园(小地名)4块,每块0.25亩.位于山脚下部,西坡,坡度10°.其中1、2号在1981年3月22日每亩施碳铵(江宁化肥厂产)80斤,3、4号为对照.竹林结构见表1.西庵12块,每块0.3亩.位于山谷中上  相似文献   

2.
全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的平江县,有油茶83万亩,面积1万亩以上的公社有27个,油茶产值在社员的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油茶产量低而不稳。全县常年产油2—3万担,亩平3斤左右,1971年产量最高,产油5万担,亩平也只有5.8斤,而低产的1960年,仅产油7326担,亩平还不足1斤。产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什么平江的油茶产量如此之低,  相似文献   

3.
平江县有油茶成林85万亩,占全区油茶总面积的80.9%。全县油茶面积一万亩以上的公社27个,油茶收入在社员经济收入中占比重很大。但是,油茶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定。全县常年产油3万担左右,亩平3斤左右,1971年最高年产50004担,亩平5.8斤;1960年最低年产7326担,亩平只0.86斤;而外地的高产典型亩产油茶一百多斤。我们从环境条件和油茶本身两个方面分析了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烤烟。1979年总产量211.8万担,播种面积90万亩,平均亩产235斤。总产量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211斤的水平。云南是著名的烤烟产区,质量比较好,是上等香烟的必须配料,云烟质量闻名全国。烤烟1978年最高产量曾达245.27万担,单产达260斤。滇中、滇东北是烤烟的主要产区,面积在二万亩、总产在五万  相似文献   

5.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竹林面积万万亩,活立分4018万根。自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规模高标准开发笋竹两用林,累计低改楠竹18万亩,新造楠竹22万亩,开发后的笋林都实现了“四增”:每亩竹林的鲜笋产量由开发前的40公斤增加到120公斤,活立竹根数由50根增加到120根,嫩付料由150/k斤增加到350/k斤,产值由loo元增加到o000t,广大群众依靠笋竹林开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1997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将笋竹林开发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确定了以培育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改造低产竹林为重点,建设优质…  相似文献   

6.
桃源县楠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45万亩。所产竹材杆高、节长、节匀、肉厚。韧性强,材质好,易加工,利用前景广,市场销路宽。长期以来,由于掠夺式经营,竹林长势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有20万亩处于低产状态,平均每亩立竹仅87株,每亩年增新竹仅20株左右。1992年,县委、县政府调整部署,打响了一场“增资源、增效益”的相竹低产林改造战役。近3年,累计低改相竹15万亩,新造竹林12万亩,平均每亩立竹株数增至1力株,单位面积每年新增立竹株数提高2-3倍,每亩最高新增立竹达152株。基本实现了以捕竹资源为基础,林工贸配套发展…  相似文献   

7.
翠雷山垦殖场地处广昌县偏远山区,山地面积19万余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5万多亩。许多山场由于多次不合理的择伐和樵采,造成13万多亩的残次林,平均每亩立木蓄积量只有1~2m~3。从1961年开始,坚持年年进行改造,改造面积已达4万多亩,投资近40万元。经过改造的残次林,杉木一般年高生长60~70Cm,最高1m以上。据最近在该场严坑林场赖坑、上球岭、下球岭等地调检,1979年冬改造的杉木林,每亩立木蓄积量达19.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共有竹林26300亩,其中淡竹林约2万亩。以泰岱南北和鲁东南一带较为集中,约有17400亩,占全省淡竹林总面积的78%。淡竹林在省内竹林中面积最大,四季常青,对改良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特别是招引鸟类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为了探讨淡竹林的生境及其招引鸟类的效益,我们于1984年5月10日至6月1日,分别在泰安和日照两地设点做了初步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县有淡竹林7,000余亩,年产竹材500余万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我所科技人员同国营竹园的职工一起,总结群众经验,进行试验研究,使淡竹产量逐渐提高。试验区内亩产由原来的1,800斤提高到4,124斤,最大株重由9斤增至28斤。1975年,国营兴华竹园的亩产达6,165斤(原为2,800斤),最大  相似文献   

10.
宜、溧山区是我省毛刚竹主要生产基地.溧阳县的刚竹所占的比重更大.解放后,溧阳刚竹大发展,新、老刚竹林一度曾达7万亩以上,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45,595亩,其中老刚竹林29,019亩.而横涧公社又是该县发展刚竹最多的公社之一(仅次于平桥公社),刚竹林面积有11,198亩,占全县的38.95%.全公社最高年份刚柄交售量达627,039支,刚竹交售量达16,076担.但近些年来,刚竹生产急剧下降,刚柄最低交售量仅有61,446支,刚竹仅有143担,问题甚为严重,很值得有关部门重视.为此,我们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有关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情况全县现有捕竹豆7.3万亩,占株洲市输竹林总面积的29.3%。经营粗放,砍伐极不合理,致使竹林产量、质量逐年下降,平均每亩立竹100株左右,平均胸径7cm~scm,为了改变竹林逐年衰退现象,该县从1988年开始,先在大院农场的1.4万亩捕竹林进行刀抚和引鞭扩林,5年间引鞭扩林达4000亩,比原面积扩大2.8%。1996年对其中8400亩进行产量调查,平均亩产值超过500元。县领导高度重视,在这一典型致富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县已垦复施肥捕竹林2.2万亩,占总竹林面积的12.7%,刀抚7.l万亩,占总竹林面积的41%,余下的8万亩计划在ig97…  相似文献   

12.
捕竹是资兴市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面积达11.1万亩,拥有捕竹1353万根。过去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出多,投入少,致使现有的桶竹林单位面积株数少,眉围小,竹子矮,单产低,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自1988年以来,资兴市借鉴外地经验,由点到面,开展低产辅竹林改造工作。至1992年底止,全市共计完成桶竹改造面积35787.5亩。改造后的桶竹,出笋多,成竹率高,亩平新增立竹73根,全市共计新增五竹261·24万根;直接经济效益由原来每亩54元提高到每亩375.88元,为改造前的696倍,全市共增效益1151.9万元。在桶竹改造技术上,该市结合本…  相似文献   

13.
我区自1962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特别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79年底,全区整片营造油橄榄成活保存面积达3.5万亩(计50多万株),为发展规划面积25万亩的14%。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65年栽植的2.7亩油榄橄,年平均亩产最高达1720.4斤,最高株产(贝拉)达233.3斤。亩产、株产均创全国先进水平。垣山林场1973年种植的城固32号油橄榄,1978年株产达68.5斤。地区园林站1976年栽植的自育实生苗,4年即开花结果。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区生长好、结实早、产量高、含油率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我国北方的重要产竹区,竹林资源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刚竹、金竹(淡竹)、水竹、巴山木竹、龙头竹、箭竹等,面积达100余万亩,秆重(鲜重,下同)达300余万吨。其中巴山木竹占比重最大,约50万亩、200万吨(镇巴占24万亩、123万n屯),占全省总面积的40.0%,总蓄积的61.5%;其次为龙头竹、箭竹、水竹(野生),总共约20万亩、20万吨;刚竹、金竹、水竹等(栽培种)约6~7万亩、30万吨;毛竹、慈竹在汉中、安康等局部地区有少量引种栽培。此外,在秦巴山区还有密集成片分布的箬竹林10万亩。六十年代前,全省刚竹、金竹年产3万吨以上,收购1.5万  相似文献   

15.
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现有竹林资源410万亩,其中毛竹林达332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81%,毛竹蓄积6亿根。按经营目的分,材用竹林300万亩,笋用竹林15万亩,笋材两用林30万亩,其它用途林65万亩。按经营水平分,一类竹林90万亩,二类竹林即一般经营的220万亩,三类竹林即粗放经营的100万亩。低产林所占比例较大,对这些毛竹低产林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抚育改造增收见效快。  相似文献   

16.
我县横涧、平桥公社和国营龙潭林场,是江苏省重点产竹区之一,三个单位共有成林毛竹面积2.7万多亩.在解放初期,这里年年樵园管理,相沿成习.年售量30—35万支,最高可达62万支.但近些年来由于未能按林区生产特点,分类指导,放松了对毛竹生产的领导和管理,以致老毛竹林日趋荒芜,部分大队砍伐过量,滥挖冬笋,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严重,造成林分蓄积量逐年下降,每亩仅有80—100支左右,年交售量已降至11.5万支.1979年以来,为了尽快恢复和加快发展毛竹生产,我县三年来已完成毛、刚竹林垦复面积4.3万多亩,其中毛竹林2.5万多亩,占现有毛竹林面积的91.2%,使林分结构和立竹生长,在短期内获得了大幅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白城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建国以来,杨树造林保存面积达600多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95%以上,早期营造的已开始采伐利用。但是白城地区杨树造林技术和经营管理是比较粗放的。经1979年林业普查和近年的林木生长量测算,全区杨树人工林总蓄积约为500多万立方米,平均每亩不足1立方米,而且低产林面积还很大,其中“小老树”35万亩(已改造20万亩),速生丰产林仅4万多亩。从林龄看,幼龄林占66%,中龄林占25%,近熟林和成熟林约占9%。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湿地松地膜覆盖育苗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圃地为前作水稻的稻田,冬前深翻一次,来年3月上旬搞好三次精细整地,每亩撒施50斤石灰、10斤敌百虫六六六混合粉剂,播种前喷洒一次0.1%的敌克松溶液,每亩下经过堆沤腐熟的猪牛粪2500斤、菜枯200斤、过磷酸钙200斤、人粪300斤、灰肥40担作基肥。苗床平均3.6尺宽,播种前将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种24小时,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分钟,清水洗净,随即每5斤种子拌1.4两马勃菌粉,同时每亩在播种沟内接种国外松圃地的菌根土40担。3月下旬播种,行距4寸,用双行点播,每亩播种5.9斤,共播8.5亩。覆盖采取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全省现有竹林总面积936.75万亩,其中毛竹林占竹林总面积的84.6%。80年代以来,各地除建设菜竹基地50多万亩外,还建设毛竹笋用林基地20多万亩,笋竹两用林80多万亩,竹笋生产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建瓯县,竹林面积93.1万亩,毛竹立竹1.2亿根,超过浙江省安吉县的竹林面积,居全国之首。该县房道乡,竹林面积达11万亩,是全国竹林面积最大的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