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寡糖素在烟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氨基寡糖素(OS-施特灵)对烟草病毒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能有效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特别对黄瓜花叶病毒防效更佳,室内接种试验防效达到34.92%;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喷施氨基寡糖素并接种病毒,能有效促进烟株体内脯氨酸的积累,降低烟株体内丙二醛的含量,调节烟株自身对外部胁迫的抗逆性,示范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对烟草病毒病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其最终防效达64.9%,比植病灵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  安德荣 《植物保护》2004,30(3):78-80
7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最好,室内接种前和接种后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效分别为77.93%和72.56%,田间防效达71.53%。20%病毒A 500倍液、5%菌毒清500倍液和1.5%植病灵600倍液的田间防效均在60%以上,对烟草病毒病有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1.5%植病灵Ⅱ防治玉米粗缩病试验吴尔福(山东大学植物病毒防治所济南250100)玉米是陵县的主要种植作物,1996年种植面积近3.43万hm2,但近几年玉米病毒病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毒(MRDV)病危害性最大,传毒介体主要为灰飞虱。玉米受感染后,节...  相似文献   

4.
赵庆荣 《植物保护》1996,22(2):32-32
应用植病灵、丰产素防治西瓜病毒病赵庆荣(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甘里铺镇农技站272153)西瓜病毒病(花叶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及西瓜花叶病毒(WMV)侵染所引起。受害株叶片出现黄绿柏间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病叶窄...  相似文献   

5.
烤烟病毒病及防治白海燕(西昌农业专科学校615000)凉山烟区属亚热带气候。由于海拔高,光照强,形成夏天酷暑,冬无严寒,旱季、雨季分明的特点,因而烤烟病毒病的发生和为害有其特殊性。常见病毒病害有:烟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蚀纹病、马铃薯丫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宁南霉素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约大理州烟草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烟草花叶病毒病,1993~1996年筛选菌毒清、83增抗剂、病毒A、植病灵等多种抗病毒剂及宁南霉素等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宁南霉素75mg/kg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大田防效在70%以上,优于其他抗病毒剂,且对烟草具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明显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1995~1998年累计应用宁南毒素40多t,面积约1.73万hm2,取得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赵学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630712)1病害发生概况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由病毒、类病毒、类细菌、螺原体和类菌原体等病原物引起。国内已知发生的有黄龙病、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黄龙病,病...  相似文献   

8.
柑桔病毒病的检测鉴定陈建业张海洲王景迅(河南省许昌林业科学研究所461000)(汝南县园艺站柑桔病毒病种类繁多,危害严重,为了防治病害,对于病毒病的检测鉴定十分必要。本文所指的“病毒”病,广义而言包括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MLO)和类细菌(BLO)...  相似文献   

9.
毒克星在蔬菜病毒病防治上的应用张跃进(全国植保总站,10002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方化工研究所开发生产的20%毒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粉,可抑制植物病毒的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具有预防植物病毒侵染和治疗病毒病的作用。近年,各地用毒克星防治蔬菜病...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烟叶产区,年产烟叶230万担,烟叶生产主要分布于4个区域,根据地域特点,一般将湖北省烟叶种植区域分为鄂西南烟区(恩施州)和鄂北烟区(宜昌市、襄樊市、十堰市)。目前,湖北省调查发现的烟草侵染性病害有25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病毒病害5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本研究调查了湖北省主要烟草病害(烟草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影响烟草病害发生的因素,以期为烟草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草病毒病在我国各烟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为害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我国烟区,危害严重的主要是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和蚀纹病毒病.识别这4类病毒病,配以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烟叶生产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烟草病毒病的主要种类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几种常发烟草病毒病(CMV、TMV、PVY、TRSV、TEV)的田间识别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栽培防病、加强病毒介体昆虫的防治、弱毒株系交叉保护、药剂防治和缓解发病程度等综合防治方法,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3.85%病毒必克防治辣椒病毒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3.85%病毒必克水乳剂对黄瓜花叶病毒接种前施药的预防效果为79.97% ,接种后施药的防治效果为74.93% ,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5%植病灵和20%病毒A。小区药剂对比试验,3.85%病毒必克500倍液喷药 ,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达78.1%。  相似文献   

14.
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到82.0%~100.0%;马铃薯Y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曲叶病则为局部发生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病在靖西县、南丹县、富川县和钟山县零星发生,发病率0.1%~5.0%,个别田块达到20.0%;番茄斑萎病毒病主要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南丹县发生;曲叶病仅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乐业县等百色市烟区发现。采用间接ELISA、PCR和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85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其中145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2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以TMV的检出率最高,占检出样品的86.7%,是广西烟草病毒病的优势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调查表明,湖北省五峰、建始、恩施县(市)白肋烟主产区为花叶和黄花病毒病流行区。1995年花叶类型发病率为10%~90%,平均30%以上;黄化类型10%~30%,平均20%左右,蚀纹病在3县(市)零星发生。1996年各产区病害比1995年轻,以花叶病害为主。经血清鉴定明确,花叶类型病害、黄化类型病害和蚀纹病分别由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CMV为侵染白肋烟的主要病毒。这是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与病毒鉴定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1.5%植病灵Ⅱ防治蔬菜病毒病试验武汉市蔬菜病虫测报站张原,徐爱仙,陈先雄,李斌武汉市郊蔬菜病毒病普遍发生,一般株发病率30%~50%,严重的达100%,影响蔬菜的品质产量。为了确保蔬菜稳产丰产,我们一直在寻求对病毒病有治疗作用的药剂.试验表明,山东...  相似文献   

17.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由番茄斑萎病毒引起,是世界农业生产上一大病害,在我国局部烟区为害严重,被认为是我国烟草生产的重要潜在病害之一。结合烟叶生产,介绍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为生产中烟草番茄斑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农药主要特性及使用方法消菌灵:是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农药厂研制生产的杀菌剂,剂型为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其主要特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防治对象广谱,对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及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的病毒病、腐烂病有...  相似文献   

19.
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几种制剂蔬菜病毒病种类多,为害重。目前生产上应用各种制剂防治番茄、甜(辣)椒等多种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介绍如下:1弱毒疫苗N14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田波、张秀华等用化学诱变的方法研制成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弱株系。将N14接...  相似文献   

20.
烤烟生产是施秉县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每年种植面积达2467hm^2,其中利用干田种烟(简称田烟)面积567hm^2。通过2a对施秉县主要烟区烤烟病虫害的调查,病害主要有:气候斑、猝倒病、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黑胫病、立枯病、炭疽病、赤星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烟草蚀纹病毒病、烟草脉斑病毒病、烟草早疫病、烟草菌核病、野火病等。主要虫害有: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稻缘蝽、蓟马、小地老虎、蛞蝓、蛴螬等。众多的病虫种类在烤烟的各个生育阶段交错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