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农业人口流动的现状分析1、农业人口流动为我国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人口流动已达1.5亿,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数量急剧增加,农村人口流动必然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其中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阐述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口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我国现行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农地制度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限性、农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性、土地均分性和作为农民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对当前农村人口流动造成一定的制度约束。作者从这四个方面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人口流动的现状分析 1、农业人口流动为我国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人口流动已达1.5亿,其中主要是跨省的流动,庞大的农业流动人口大军构成的农民工,成为各个城市各类重体力、艰苦行业的劳动主体.比如建筑业,市政道路、地下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村人口外流对流出地治安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毋庸置疑,农村人口流动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过度的农村人口流动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文章阐述了农村人口外流现状及农村治安状况,分析了农村人口外流对流出地社会治安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警务建设;依靠...  相似文献   

6.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97-12299
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人口流动现状和趋势,从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方面阐述了人口流动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乡资源与环境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桂芝  袁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67-9369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托达罗(M.P.Todaro)的经典人口流动理论加以修正,并提出有序人口流动模式,进而构建有序人口流动模型,借以描述人口流动数量的变化规模及劳动力迁移决策行为,讨论流入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的条件,并给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天惠  刘盛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40-14942
回顾了国内外人口流动研究进程,重点综述了我国人口流动迁移机理、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及变化、区域影响、流动人口的选择性及监测方法,并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续第2期)三、养老、医疗保险续转难题妥善解决随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界限的逐渐破除,劳动力流动的态势和规模逐年加强,跨地区、跨城乡就业已是一个基本现实,但是多年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转移接续一直不能全面实现,严重制约了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而且使已移转人口的基本生存保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同时造成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农民T退保,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据深圳市社保部门统计,2009年深圳共有580多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保人数1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也相应提升。但是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仍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城乡差异情况又如何?形成城乡差异的动因如何?该怎么应对?为回答这几个问题,文章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人口受教育水平指标; 对比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城市人口存在近30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15年的差距。约束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例如城镇化进程、农业行业工资水平差异、城乡收入差异等。据此并结合文献调研情况,该文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以此促进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当前席卷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时期,这一重要思想为如何使人民战争迸发出新的活力、为克敌制胜指明了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打牢人民战争的思想基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是实现人民战争的群众基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党对人民战争领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在于曾经作人民利益代表的苏共蜕变成由少数人组成权贵集团, 他们谋取私利,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利益实现的全过程看,共产党要真正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利益表达制度、政治参与制度、监督制约制度。从根本说,只有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改变党的领导高度集权的现象,才能始终保证党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3.
利用DEA方法计算出2009-2013年5年间全国31个省份财政民生支出资金配置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种效率值,分析出各省份政府财政民生支出所处规模报酬阶段.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的政府财政民生支出DEA得分在0.9以上,说明虽然效率没有达到最优水平,但是总体来说效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各省市财政民生产出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综合产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效率最低,改进空间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创建一套内部控制框架使得政策制定者有效执行“保护人们财产权利”的理念是政府内部控制的产权基础。政府内部控制的目标须合理保证国家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国家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及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好效果。政府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其实施机制涉及完善内部审计、加强外部监督和加快政府会计准则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产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而日渐成熟。另一方而,现代人民调解制度又建立在古代传统的法律文化之中,是对古代传统调解制度加以继承与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民代表”通称“人大代表”,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石和组成细胞,是实现伙民当家作主和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在人大工作中,特别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度建设中,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时期所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阐释,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意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论在其自身的孕育过程中,离不开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和"真正共同体"思想、西方"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体理念中生态思想在内的中外优秀文化的辩证借鉴与创新发展。同时,这一理论还表达出对推动构建生态价值共同体、生态治理共同体、生态和谐共同体的殷切追求。  相似文献   

18.
将产业承接地对迁入企业的政策支持变量引入Krugman“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了政府政策影响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并进一步推理出为有效引导产业转移,承接地政府需要给予企业政策制度支持的临界条件。研究表明,在保持政策支持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当运输成本足够低时,才会促动产业空间迁移。同时,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因子的临界值随冰山运输成本的降低而先降低后增加,表明所需的政策支持力度由强趋弱;而在规模经济很大或者制造业占经济份额比例较大时,承接地政府需要对企业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却在劳动就业、权利维护、生活保障等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弄清农民工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探究促进农民工流动的措施,才能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笔者在界定农民工流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初次和再次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清咸同时期,太平天国战乱使各地的书院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安抚人心,振兴教化,清政府把恢复和重建书院作为重要的政策颁令实行.同时,针对书院积弊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倡导实学;整顿教官;引进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