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余庆县2007年白背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贵州省余庆县水稻种植面积1.1万hm<'2>,全县白背飞虱发生面积1.933万hm<'2>次,综合发生程度4.8级;其中,第三代、第四代大发生,第五代为中等发生.全县累计防治白背飞虱面积1.8万hm<'2>次,占发生面积的93.10%,累计挽回损失1 251万kg,仍损失323万kg.发生特点为:始见期比2006年晚、与历年接近,第二代、第三代迁入峰次多,第三代迁入主峰期田间成虫量大,第四代补充迁入大.第三代、第四代大发生.田问虫量三代重于四代,后期第五代发生程度中等,重于2006年和历年.6月5日田间成虫量是预报第三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6月下旬第三代白背飞虱残存虫量和第四代补充迁入虫量是预报第四代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7月下旬白背飞虱田间成虫量多少决定第五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小燕 《广西植保》2006,19(4):34-35
稻飞虱是钦北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主,近年来,稻飞虱发生日趋严重,而且有提前发生为害的趋势,2005年由于虫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局部大发生,发生早、面积大、数量多,为近年来所少见。通过对其局部大发生原因的分析,可为今后的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1发生特点1·1发生范围广,受害面积大2005年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为9 300hm2,同比增16·7%,比前5a的平均值增22·8%,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2·9%,同比增32·3%,比前5a的平均值增41·1%;虽经大力防治,防治面积达8 000hm2,为害损失基本…  相似文献   

3.
利用模糊数列分析方法,预测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可以提高预测准确度,增强预见性,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手段。一、主要因子的选取利用我县渤海测报点1978—1991年间的田间系统资料和灯下诱蛾资料进行分析选择,选取结果为: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轻重主要受近期迁入虫情影响,也就是主要与6月迁入总虫量,迁入峰次,峰次虫量以及主迁入峰期虫量相关。计算结果表明,以上4个因子与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达到极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4.
2012年又是稻飞虱大发生的一年,为了进一步摸清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及规律,为下一步防治稻飞虱害虫探讨最佳防治方案,特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 1.1迁入早 今年灯下见虫为5月6日,比一般年份早15d ~ 20d,比去年早32d,属偏早年份.迁入偏早稻飞虱可多繁殖一代,危害多一代,大大增加主害代虫源基数. 1.2迁入量大 5月7日全市普查,均见白背飞虱、百蔸虫量平均30头,往年田间零星见虫,百蔸虫量不足5头. 1.3迁入范围广 5月21日全市普查,全市主产水稻乡镇均见白背飞虱,往年5月份仅在我市西部顾家店、白洋等镇见虫.  相似文献   

5.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6,19(2):28-29
灵川县位于湘桂走廊南端,处于水稻迁飞性害虫迁飞路径范围。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灵川县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近年两虫年发生面积稳定保持在4·3~4·7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60%~175%,发生程度为4~5级。2005年发生面积达5·2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95%,发生程度达5(6)级。1发生特点1·1早稻稻飞虱(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期早,峰次多,虫量大,第2代发生量偏大。灯下始见期为4月7日,比去年迟1d,比常年早6d,为偏早年份。5月份出现3次较大的迁入峰,比常年多1次。5月下旬中期第2代田间加权平均虫口密度为1 393·3头/百丛,比去年同期高19…  相似文献   

6.
收集整理了云霄县2005—2015年白背飞虱灯下诱集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因素,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云霄县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占91.3%;常年发生7~8代,以早稻第四(3)代、晚稻第七(6)代为主害代,其他代次为害较轻。近11年来,白背飞虱发生期提早,并呈现间歇性暴发为害特点。分析表明,导致白背飞虱暴发的关键因素有迁入虫源量大小、迁入期早晚和迁入峰次多少、是否具备适宜虫源迁入降落的气流和气象条件,以及害虫抗药性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虫情监测预报,转变防控理念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白背飞虱在中粳稻区具有成虫迁入早,迁入量大,增殖倍数高,迁入下代即猖獗危害等特点。白背飞虱暴发时,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一代7月10-15日田间虫量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了预测试,提出了发生程度预测指标,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研究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二代白背飞虱百穴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防治指标为189-190头。因此,当二代白背习虱发生早或超过180头以上时,应采取“治二压三”的防治策略,须用药防治。同时还形成了与之配套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水稻中后期多种害虫总体防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1995年白背飞虱第二代特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枝江县植保站黄圣翠,陈江城,马国春90年代以来,白背飞虱第2代已成为我县的主害代别,主要为害早稻,西部稻区为常年重发区。1995年由于迁入量大,气候适宜,致使2代特大发生,早、中稻普遍受害,现将2代发...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在万州地区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年发生5~6代。由于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发生为害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分布不均衡性、隐蔽性等特点,给测报和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为此,笔者自1991年以来对稻飞虱发生监测与为害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1发生监测技术白背飞虱与褐飞虱越冬北界分别为26°N、25°N(杜正文1991)。经研究,这两种飞虱均不能在万州越冬,而是每年4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东南亚和我国华南等地随短程西南气流迁入。稻飞虱发生程度,主要决定其迁入时间的早迟、有效迁入量的大小和迁入范围的宽窄,其次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具有季节承继关系,通过白背飞虱的虫情指标(始见期、迁入虫量及第五(2)代虫量)与冬春以来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前期温度及降水因子是影响白背飞虱迁入、降落和在栖息地发生、危害程度的主要因子,且影响具有区域性和阶段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白背飞虱虫情指标的气象预报模型,其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粳稻区白背飞虱灾变特点及其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78年以来通州市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系统监测资料,白背飞虱在苏北中粳稻区具有成虫迁入量大,增殖倍数高,迁入成虫繁殖的子代即为主害代,与褐飞虱在发生时期和空间分布上此起彼伏等暴发成灾特点。白背飞虱暴发期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一代7月10日、15日前虫量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预测式,提出发生程度预测指标,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滇中地区楚雄市定田、定点、定时对白背飞虱发生消长动态、越冬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1978年以来虫情测报灯下白背飞虱迁入峰次、迁入峰时间、迁入峰日虫量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与1978—1990年两个时段相比,本地区白背飞虱最早迁入时期提前了22 d;发生程度增加0.8级,偏重发生频次平均增加1.0次/年;发生面积平均增加15 243.2 hm~2,迁入峰次平均增加0.8次/年;迁入峰时间最早提前24 d,峰日虫量平均增加2 876.9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稻区白背飞虱,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南稻区的地理位置、地势、地形、气候和水稻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白背飞虱和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情况与我国东部稻区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 迁飞特点有:贵州东南部迁入期较早,全区迁入虫量大,白背飞虱为春季迁入的优势种;云南境内,从南向北地势逐步抬升,迁入期和主要为害时期亦逐渐推迟,虫种由褐稻虱较多而变成白背飞虱为优势虫种;四川盆地迁入始期和主要迁入期由东向西推进;主害代的迁入虫源路径多;夏季短、中距离的迁飞频繁,有的年分在中稻上常造成两次主害时期等。发生特点有:常年三省的东、南部地区发生程度重,三省的西、北部地区发生程度轻;近期迁入虫量是中稻或晚稻上主害代的主要虫源;虫量相应集中,加重为害程度;另方面天敌种类多,数量较大,对飞虱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述迁飞和发生特点可作为拟定西南稻区对两种稻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9a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显示 ,白背飞虱迁入成虫在单季稻区迟栽田降落量是早栽田的 1 .3~2 .7倍。这种趋迟分布不受水稻主栽品种变更和总体移栽期变化影响。四 ( 2 )代暴发期若虫数量具有同样分布趋势 ,但因受到累计迁入量和田间管理情况影响 ,与迁入成虫分布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白背飞虱是怀化地区水稻上的第一大害虫,一般在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迁入。每年发生六代,以二、三代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中下旬暴发危害。历年发生面积200多万亩,严重威胁早、中稻的增产丰收。为了进一步找出更好的测报和防治办法,我们对迁飞规律和发生预测,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如下。一、白背飞虱在我区的迁飞规律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大冶地区一年发生5代,种类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灰飞虱为辅.常年第三(1)代白背飞虱、褐飞虱主峰迁入在5月~6月,以迁入量和种群比例决定当年的发生程度;第四(2)代稻飞虱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常造成迟熟早稻穿顶、枯秆;第五(3)代稻飞虱发生期正值高温季节,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数量逐步上升,进入8月上旬以后,如盛夏不热,阵雨较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褐飞虱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9月上、中旬,第六(4)代褐飞虱常在中稻田造成为害,出现中稻、一季晚稻大面积穿顶倒伏;第七(5)代褐飞虱发生情况较复杂,大多年份晚秋气温较高,有利本地虫源大量繁殖,加上北方中稻收割后大量褐飞虱向南回迁,遇适合气候条件大量成虫降落我市继续为害,常造成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17.
芜湖稻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1993年对芜湖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发生规律进行探讨,明确了该地区白背飞虱在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上旬为常年迁入主峰期;7月中、下旬为全年种群高峰期,单季稻为主要受害对象田。主害代四(2)代成虫的繁殖系数是决定发生量的主导因子;四(2)代繁殖系数与成虫迁入峰期10天内的温雨系数呈高度正相关(r=0.960**),成虫迁入量与7月上旬雨量相关极显著(r=0.794**)。单季杂交稻田较常规稻田繁殖系数高1.6~7.5倍。周期距法、繁殖系数法和组建的单因子、多因子回归预测模型,可较确地预测发生期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8.
高空捕虫网在稻白背飞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应用高空捕虫网、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3种测报方法对北京地区稻白背飞虱监测比较表明,高空捕虫网可及时反映白背飞虱迁入动态,1995年高空网与灯光诱测在同日发现白背飞虱迁入,较田间系统调查早2d;1996年高空网较田间系统调查早3d;对迁入高峰期3种方法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试验表明应用高空网监测北京地区稻白背飞虱迁入动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两个种群在一季中稻上的动态变化,根据思南县2005—2009年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显示,白背飞虱迁入早,虫量大,为害严重且时间长。其田间种群消长曲线有一个明显完整峰型,发生盛期集中在6下旬至7月中旬,在混合种群中占绝对优势;褐飞虱因迁入迟,受种群密度制约影响较小,加之白背飞虱迁出期早,造成8月上中旬虫口密度上升。  相似文献   

20.
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班克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1年,我市由于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水稻水伤肥补后长势嫩绿,加之凉夏暖秋的有利气候,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暴发成灾,其发生特点: 1.迁入早、峰次多、虫量积累大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灯下迁入始见期分别为6月10日和7月3日,主峰期都是7月10日比常年早8-25天。迁入峰次为5-6个(6月20、29日,7月3-4日、10日、15日和24日),比常年多2-3个,且为“两虱”同步迁入。田间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