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7年9月,福州某鸭场两批北京鸭群暴发以全身急性败血症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27.8%,病死率为82.7%,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随即紧急接种5倍量鸭瘟疫苗,5d后基本上控制了疫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9月,福州东郊某鸭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本地鸭场不断发生鸭链球菌病。1998年5月,玉州区仁厚乡某养鸭户的鸭群患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检查诊断为鸭链球菌病,经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户已多年在自家鱼塘养鸭,为了扩大生产,1998年4月2日购进当日孵出的樱桃谷鸭苗500羽,按惯例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疫苗,10日龄后喂自配的粉料,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作保健剂。5月15日(43日龄)发现有几只鸭停食,次日死亡3羽,疑为“霍乱”,随即全群注射“新方灭败灵”,第3天又死亡8羽,复用青霉素G…  相似文献   

3.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2019年3月,隆安县丁当镇某鸭场发生咳嗽、拉稀和剖检呈现典型“三炎”病变的病例,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7年夏,白湖某农场饲养的10250只18日龄雏鸭发生以下痢、跛行及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鸭副伤寒病.经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 (原名鸭疫巴氏杆菌 )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运动失调、头颈震颤和广泛纤维素渗出性炎为特征,现已成为危害养鸭业主要疾病之一。近期我们诊断了一起肉雏鸭以广泛纤维性渗出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并采取措施成功地控制了病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两批雏鸭分别于 18和 23日龄发病,先是两三只突然发病死亡,随后发病数和死亡数急剧增加。用氨苄青霉素肌注,病情缓和,停药后又复发,多以…  相似文献   

6.
1993年3月,我省南丰县某鸭场的种鸭流行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经调查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南丰县某鸭场共饲养种鸭9500只,其中母鸭8980只,公鸭520只。公鸭于1993年3~4月从本省宁都和于都两县市场上分3批收购进场,3月5日收购了最后1批。3月25日公鸭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初,山东省利津县某养鸭场饲养的8000只樱桃谷鸭雏鸭发生以排白色或绿色稀便,发病急,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经现场调查,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巴氏杆菌病(Duck pasteurellois)又称鸭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cllamultocida)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热性传染病,常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8月,中方县某村一养殖户饲养的麻鸭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综合检查,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许多鸭场,鸭疫里氏杆菌与大肠杆菌常同时存在,而仅从症状和剖检病变上很难将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杆菌病区别开。1999年,在一鸭场发现了两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4月,重庆市郊一2.5万只规模的种鸭场的1~2月龄父母代樱桃谷鸭、番鸭和天府肉鸭死亡严重,每天死亡二三十只,最高达到八十多只,发病急,波及全场。其中两舍雏鸭未注射过任何疫苗,其它发病鸭已接种过鸭瘟、鸭肝炎弱毒疫苗、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苗。发病后以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和拌料口服皆未能控制疫情。由于…  相似文献   

10.
王牧 《中国家禽》1999,21(9):27-28
弓形虫病在人、畜、禽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和威胁。鸭弓形虫病在我国报道较少,1998年8月在吉林省某养殖场的鸭场检出自然发病的鸭弓形虫病。现将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于1998年6月15日从外地购入北京商品肉雏鸭5500只,育雏期雏鸭生长发育良好c至7月19日发现有病鸭,并有死亡,初期每天死亡7-10只,随着病势的发展,最多一天死亡则只,至8月20日共死亡1100只,死亡率为20%02临床症状病鸭初期不见有明显症状,只是精神稍有沉郁,食欲稍有下降,啄食时甩头,不喜欢下水池洗沐…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眼、鼻分泌物增多、绿色下痢、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抽搐等症状。本病近几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已成为生产中头号传染病。此病不但会造成雏鸭大量死亡,而且对以后的蛋鸭生长和产蛋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给养鸭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起临床病例的发病情况与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1992年3月,南丰县某鸭场种鸭暴发了鸭霍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南丰县某鸭场共饲养种鸭9500只,其中母鸭8980只,公鸭520只。公鸭子1992年1~3月分三批从宁都和于都两县市场购进。3月25日公鸭突然发病,经用青霉素、敌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我市养鹅专业户张某饲养的母鹅群发病,要求笔者去诊治.根据该母鹅群的发病情况以及病鹅解剖的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感染鸭瘟,采取防治鸭瘟的相应措施处理后,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6年4月,扬州地区一养鸭场发生以角弓反张为特征的传染病,剖检发现病死雏鸭肝脏肿大、色黄、质脆。临床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采集该疑似鸭肝炎病例的肝脏,通过接种鸭胚尿囊腔分离病毒,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该群鸭感染了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9月 2日 ,微山县某养殖场饲养的 2 6日龄 460 0只雏鸭 8只突然发病 ,2 d后扩至全群 ,发病鸭约占 1 /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及病变观察 ,实验室诊断 ,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 ,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 )。  发病情况新购进雏绍鸭 460 0只 (从浙江引入鸭苗 ) ,饲养在约有 51 8m2的敞棚内 ,地面平养 ,干麦草为垫料。饲料自配 ,用塑料饮水器和竹杆自制饮水器具饮水 ,棚外用塑料薄膜铺于浅坑内作为洗浴池。 2 6日龄前雏鸭生长良好 ,从 2 6日龄发现 8只雏鸭不食 ,排黄白色稀粪 ,昏睡 ,此后病鸭逐渐增多 ,2 d后约有…  相似文献   

16.
绿脓杆菌病近几年在雏鸭中时有发生,但比较罕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 发病情况 我县一个养鸭户朱某,购入雏鸭2000只,已接种鸭瘟疫苗,地面铺上垫草进行平养。开食时的饲料是用热水浸泡的小米,2天后喂雏鸭颗粒料,雏鸭一直生长良好。到16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48只,次日死亡246只,两天共死亡294只.死亡率为14.7%。发病后全群雏鸭分别用青霉素、痢菌净、磺胺等药物冶疗,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类症鉴别等方面介绍一例鸭曲霉菌病的诊断,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鸭场饲养的 2~ 3周龄雏鸭大量发病死亡 ,死亡率高达 70 %。经采用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综合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 ,应用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和疫苗以及采取消毒 ,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雏鸭死亡率下降到 5 %以下。现将诊断与治病情况报告如下。1 诊断1.1 流行病学调查该种鸭场建于山坡地 ,夏、秋季有水塘放牧 ,冬、春季舍饲。发生疫情的鸭舍光照不足 ,鸭舍面积 6 0 0m2 ,每平方米饲养鸭8只以上 ,饲养密度偏大。鸭群营养状况中等。1.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鸭表现精神萎糜 ,不愿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中旬,山东淄博某种鸭场樱桃谷鸭群发病,死亡率较高,特来我所畜禽科技“110”求诊。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禽霍乱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新沂市某饲养户饲养的21日龄、1800只雏鸭突然发病,出现昏睡、持续下痢、皮下及全身浆膜水肿和出血,死亡率15%左右。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的链球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