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因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往往治疗收效不好,给养禽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雏鸭爆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可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现将一起小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6)
<正>鸭大肠杆菌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鸭的常发病。现将一起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浦城县石陂镇养鸭专业户黄某于2014年2月14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小麻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6)
<正>大肠杆菌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鸭的一种重要常发病。人们通常采取一系列综合防御措施,来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展和流行,但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孙瑞銮 《畜禽业》2008,(2):83-8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条件致病菌,经常与其它疫病混合感染,导致鸭的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5年11月,我区某肉鸭场鸭群发生以打喷嚏,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鼻窦明显肿大,排黄绿或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11)
正鸭副粘病毒病: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病状。防治:对鸭群立即接种鸭副粘病毒疫苗,每只肌注0.5 m L;发生副粘病毒病时,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应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对鸭棚舍、用具、场地彻底消毒(包括流动水面)。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4)
<正>鸭大肠杆菌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末,冬、春常见,在春、夏气候多变或阴雨天气发生较多。由于该病常给养鸭业带来较大损失,因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着现实意义。1仙阳镇养鸭业的基本情况仙阳镇地处浦城县城北郊,位于东经118°22'—118°36',北纬27°57'—28°07'东邻管厝乡,西连古楼乡,南界莲塘镇,北接九牧镇,东南与南浦镇、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8):133-134
<正>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数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多发生在春初、秋末,一旦发病呈暴发性,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病原是大肠杆菌。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小鸭。鸭场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舍内通风不良,氨气味大,饲养密度过劣易诱发本病。现将一起小型麻鸭场暴发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3)
从佛山市三水区某鸭养殖场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鸭中,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分离鉴定出鸭大肠杆菌。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对尿素反应呈阴性;硝酸盐反应呈阴性;枸橼酸盐反应呈阴性;硫化氢反应呈阴性。对该菌株采用PCR技术对16SrRNA进行扩增,并且对扩增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大肠杆菌的相似性为99%以上,所以判定该分离菌为大肠杆菌。经药敏试验后,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丁胺卡那、氯霉素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利福平等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综合上述结果,该病例可初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且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防治鸭大肠杆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制备鸭大肠杆菌自家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辉  蒋晓  吕亚辉 《畜禽业》2009,(6):90-90
<正>近几年来,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在某些养鹅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将一例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1,(6)
<正>鉴别诊断主要留意雏鸭病毒性肝炎和大肠杆菌病。多数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在临死前表现的神经症状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有相似之处。但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比本病小,没有显然的腹泻症状,临死前和死后大多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时,看不到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8)
一起鸭大肠杆菌病借助实验室快速诊断,结合中西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脐炎/卵黄囊感染、蜂窝质炎等。该病是目前对养鸭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2010年4月,笔者诊治了一起以5~6周龄雏鸭以气囊粘附乳白色干酪样渗出物为特征的急性死亡病例,经细菌培养分离、生化试验鉴定为  相似文献   

14.
罗妃娟 《畜禽业》2006,(18):50-51
鸭是我国水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饲养环境和卫生相对比较差,发生疾病比较多。2005年3月中旬,贺州市铺门镇罗某的鸭场发生一起拉黄白色稀粪、出现神经症状等为主的雏鸭疾病,发病后1周内死亡雏鸭285羽,死亡率达21.9%。笔者应邀就诊,对鸭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对病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后经有关科研单位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里默氏菌混合感染),并及时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7d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期间死亡165只,治愈率为83.74%,效果显著。现报告…  相似文献   

15.
徐尤田 《畜禽业》2009,(12):66-67
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对1118只15日龄患有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麻鸭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疗。结果如下:用药3d后,雏鸭精神、食欲明显好转,死亡数减少,7d后疫情得到控制,期间死亡病鸭185只,治愈率83.5%,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蒋立  胡茂 《畜禽业》2008,(4):78-79
<正>骡鸭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及肥肝性能好等优良特点,但初春与初冬时节,其雏鸭成活率较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致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成片流行,很难扑灭并持续存在;同时,交叉  相似文献   

17.
<正>蛋鸭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是蛋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产蛋母鸭的卵巢和输卵管,导致母鸭发生卵黄性腹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鸭输卵管常因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炎,使输卵管伞部粘连,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  相似文献   

18.
<正>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传染病的总称,是目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家禽中大肠杆菌的感染很常见,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鸭、鹅等均有感染。因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药物的  相似文献   

19.
泰州地区禽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琴 《畜禽业》2005,(12):16-17
为摸清泰州地区禽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我们于2005年初至4月间,从泰州地区的鸡场、鸭场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鸭体内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4个菌株对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其O血清型包括O 1、O 2、O 78、O 107。这些菌株均为高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药敏试验,对120只15日龄患有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麻鸭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疗。结果如下:用药1周后,鸭精神、食欲好转,7 d后疫情得到控制,治愈率81.5%,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