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畜禽业》2020,(10)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保障仔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进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出现应激的情况,同时给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妊娠母猪的健康状态带来威胁。对夏季妊娠母猪的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9,(12)
饲养生猪,一定要掌握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这样才能把猪养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重点介绍了后备母猪、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生猪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9)
妊娠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仔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夏季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妊娠母猪对于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较为敏感,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很容易导致母猪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的情况,做好妊娠母猪夏季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夏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是生猪生产的源头和机器,母猪饲养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生猪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如果未能根据母猪不同繁殖周期和不同繁殖阶段的繁殖营养需要以及考虑营养的延续效应而盲目地供给其营养,使得母猪相应的繁殖体况和生理代谢紊乱,将显著伤害母猪的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发挥,最终影响母猪生产最大利润的获得。因此,抓好母猪(特别是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猪养殖中尤以仔猪生产最难。文章介绍了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的母猪产前、产后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仔猪,衡量母猪繁殖性能通常有两项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包括了遗传、营养、疫病、环境及管理。近年来通过营养保健的调控,有效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其中维生素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影响,合理应用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猪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经常会遇到一些可繁母猪在仔猪断奶后长期不发情,长者可达2~3个月的时间,其数量约占可繁母猪的10%左右,严重地影响着母猪的繁殖效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于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4)
母猪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多产仔、产壮仔,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选择好和科学饲养管理好母猪,是提高养母猪者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近四年来我国的能繁母猪出栏由2016年的约9 000多万头下降到去年初3 000多万头,而德宏州由近8万多头的能繁母猪下降到2万多头,每年的仔猪缺口达100多万头。又由于德宏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边疆地区,养殖技术落后,母猪养殖水平低,因此通过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仔猪自给率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9,(11)
针对目前生猪生产产能低的问题,笔者从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方面予以阐述。提高母猪繁殖率要从选留高产母猪,适期配种,解决母猪不发情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成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淘汰繁殖率低的母猪,及时防控疾病等多个方面着手,保障母猪繁殖高产。  相似文献   

10.
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是促进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养猪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为了促进我区的生猪品改进程,同时也为了发挥有限的政府补助资金的最大效益,2004年,我区选择了传统生猪养殖基础较好的某村作为生猪换种示范区,试点实行了政府购买LY母猪,以合同形式借养给农户,并以所产仔猪3头还本的养殖模式.运行1年来,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千家万户散养,饲养管理水平达不到洋二杂猪的生长发育需要.目前,LY母猪推广还不完全适宜在千家万户中进行,而规模化专业猪场繁殖DLY三杂仔猪,在农户中育肥肉猪的模式可以偿试.  相似文献   

11.
母猪便秘的原因简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畜禽业》2012,(11):37-38
<正>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养殖科技水平含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快速增重饲养法、母猪的限位栏饲养、饲喂全价饲料、各类疫病的科学防控,使生猪养殖得到更为安全健康发展。但在生产实际中,一些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些并不起眼的普通类疾病却制约了养殖生产,影响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如母猪的便秘。在规模养殖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有的场高达60%甚至更高,成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深感困扰的问题之一。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  相似文献   

12.
张谷 《畜禽业》2007,(7):23-24
<正>饲养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在母猪饲养各阶段,要突出饲养管理重点,这样才能养好母猪,产生经济效益。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1什么是后备母猪符合种用标准,通过选择,从仔猪保育结束开始,一直到配种前的母猪叫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13.
陈林 《畜禽业》2010,(7):45-46
凉山土黑猪是我国西南地区优良地方品种,全身被毛粗黑、耐粗饲、肉质鲜嫩,其优良品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凉山土黑猪养殖成功与否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获得最高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生猪生产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骨干产业。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猪养殖由原来的农户散养,发展为养猪专业户、养猪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猪场等养殖模式。在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从业人员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一直忽视仔猪的饲养管理细节,认为母乳可以供给仔猪营养,仔猪饲养可以管理粗放。导致养猪效益低下,还不知道根源何在。为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基层兽医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参阅相关资料,从仔猪下痢的原因、特点、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当前仔猪养殖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  相似文献   

15.
蒙自农村散养母猪繁殖障碍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达到生育年龄而无发情配种,或屡配不孕,或异常分娩(流产、死胎)的总称。蒙自是云南省的仔猪生产大县,但该县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主要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2008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  相似文献   

16.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泌乳期的饲养目标是获得最大的泌乳量和断奶窝重,以及改善母猪随后的繁殖性能.当哺乳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不足时,母猪首先会动用肌肉组织来补充泌乳需要,当哺乳母猪能量不足时,母猪首先会动用脂肪组织来补充泌乳需要,两者都会导致母猪体重损失过大和仔猪断奶体重偏小,从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6)
农村小规模养殖户需从加强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加强仔猪培育3方面下功夫,才能提高母猪繁殖力,实现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10)
母猪的繁殖能力由年产胎次和每胎断奶仔猪头数这两个方面决定的,而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又决定着年产胎次,每胎产仔数和断奶前成活率决定着断奶仔猪头数,在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同时采取适时配种、提高群体繁殖水平和加强营养等相应措施,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繁殖能力,达到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7)
在生猪养殖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疾病等方面原因造成母猪便秘时有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现象,重者会造成母猪精神异常、消化吸收机能紊乱,严重的会造成母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损失。文章对母猪便秘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对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养殖户实现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周蔓 《畜禽业》2024,(2):40-42
母猪的繁殖能力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繁殖效率和经济收益水平,母猪繁殖能力受自身和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阐述了影响母猪繁殖能力的因素,同时从选种、留种、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增加窝产仔率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技术,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