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畜禽业》2021,(1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腹泻属于常见病症,仔猪出现腹泻的情况较多,若腹泻情况较为严重,容易导致仔猪死亡。形成猪腹泻的原因较多,探析猪腹泻病的症状表现与防治方法,以期降低生猪腹泻的患病与死亡概率,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玲  罗祥伦  徐家芳 《畜禽业》2023,(12):73-75+79
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可引发哺乳仔猪下痢,严重者可导致仔猪大批死亡,耐过患猪大部分会形成僵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发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较多,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因素和非病原性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哺乳仔猪腹泻的诱发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聪 《畜禽业》2013,(1):20-21
<正>仔猪腹泻病主要导致仔猪水样腹泻、呕吐,肠壁变薄、黏膜脱落等特征。具有流行范围广、发病地区多、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根据全国猪病持续监测和调查结果,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近几年仔猪腹泻在仔猪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往往造成仔猪大量死亡或生长缓慢,甚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9)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场(户)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仔猪腹泻已成为许多养殖户遇到的一种常见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据10多年的基层兽医站工作经验,结合平时仔猪腹泻病的治疗经验,以及对辖区内各个规模养猪场(户)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发生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行业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饲养是关键,仔猪养殖期是关系到生猪是否能顺利成活的关键时期。对于散养类的生猪,其仔猪阶段没有特别严格的养殖流程,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散养仔猪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每年因各种疾病而死亡的生猪约占养猪总数的10%,死亡猪中约80%以上为未成年猪。仔猪刚出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尤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很弱,在母源抗体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正是仔猪死亡最高危险期。引起仔猪死亡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营养因素、环境变化外,感染疾病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者主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心普 《畜禽业》2015,(3):82-83
<正>生产实践中,特别是农村养殖户谈到仔猪黄疾就头疼,我们要弄清楚这个病,就没有那么惧怕了。仔猪黄疾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结合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现将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后七日龄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7)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来,张甸镇生猪规模养殖发展较快,但每年都有一些猪场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仔猪和成年猪都会感染发病,尤其是仔猪发病率较高,并出现死亡现象,给养猪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多年的实践,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该病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8)
腹泻疫病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多发病,这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威胁贯穿整个生猪养殖期,低龄的仔猪和幼猪是主要感染对象。随着生猪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当前常见的生猪腹泻疫病以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5)
<正>1概况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李某生猪养殖场,存栏生猪200多头,其中有6头经产母猪,2016年11月22日有1头母猪产下12头仔猪,第二天有2头仔猪死亡,第五天又有4头仔猪死亡。李某将病情反映给五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通过检验诊断为仔猪黄痢。仔猪黄痢是初生乳猪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排泄黄色或黄褐色稀粪或急性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大。7日龄以上的仔猪较少  相似文献   

11.
<正>新生仔猪的肠道疾病是限制养猪业养殖效率和经济收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和饲料效率的降低,进而可能使生猪  相似文献   

12.
水肿病作为仔猪养殖中的常见病,死亡率高。玉林市福绵区作为玉林地区生猪养殖基地,为了保障当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视对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重点介绍了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建国 《畜禽业》2008,(1):58-59
<正>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生猪养殖成功的关键,也是生猪养殖的难题,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很多,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抓圈舍标准化修建、改造  相似文献   

14.
周燕 《畜禽业》2023,(7):35-3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中哺乳仔猪是规模化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哺乳仔猪特殊的生理发育情况,阐述了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同时针对哺乳仔猪的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生产性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0,(10)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保障仔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进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出现应激的情况,同时给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妊娠母猪的健康状态带来威胁。对夏季妊娠母猪的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3)
现阶段的生猪规模养殖产业正在迅速扩大产业覆盖范围,生猪规模养殖将会给生猪养殖户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存在某些生猪养殖场由于未能及时、彻底地清理圈舍,进而导致生猪养殖场圈舍环境被污染,甚至造成生猪种群死亡,使生猪养殖户经济效益受损。在此前提下,养殖技术人员要深刻认识到生猪养殖场全面清理的必要性,严格防控生猪疫病蔓延,消除养殖场的规模化环境污染隐患风险。  相似文献   

17.
吴其仁 《畜禽业》2006,(23):36-37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每年因多种疾病而死亡生猪约占养猪总数的8%~10%,死亡猪中75% ̄80%以上为未成年猪。仔猪阶段(1 ̄60d),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弱,尤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功能极弱,这时正是仔猪处在生命的最高危险期,许多时候环境变化是导致仔猪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创造和利用有益于仔猪健康成长的外界环境条件,消除或避免有害因子和不良状态对仔猪的影响,是仔猪管理的基本任务。1环境变化1.1仔猪环境应激应激对仔猪生长与健康有不良影响,强烈的、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仔猪生产力下降,严重者导致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生猪生产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骨干产业。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猪养殖由原来的农户散养,发展为养猪专业户、养猪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猪场等养殖模式。在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从业人员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一直忽视仔猪的饲养管理细节,认为母乳可以供给仔猪营养,仔猪饲养可以管理粗放。导致养猪效益低下,还不知道根源何在。为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基层兽医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参阅相关资料,从仔猪下痢的原因、特点、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当前仔猪养殖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10)
正延平区是南平市畜牧业养殖的重点地区,亦是重要的生猪养殖区域,然而较高的生猪死亡率对我区养猪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影响了延平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猪病呈多发性特点和出现疫病新动向的形势下,引起猪死亡的成因其复杂程度加大,引起我区生猪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急需对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生猪业使用疫苗、药物越用越多,猪病却越来越多,猪越来越难养。而表现在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更凸显成活率低、健康率低等问题。究其根源往往是养殖生产者在护理中由于缺乏甚至不知何为仔猪的生理特点,无形中就忽略了仔猪的生理、心理、行为学的基本需求,从而不能根据每只仔猪特质需要抓住关键的养殖环节,导致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畸高的现象,使生产收益蒙受到巨大的损失。学会依据不同阶段的仔猪生理学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与卫生保健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保证健康的种猪来源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死亡损失、增加生产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