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冬季养好肉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12)
宿迁市宿豫区是养鸡大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重要影响的,辖区内有10万羽规模养鸡场200多家。养殖户在寒冷季节要养好肉鸡,需要一定的饲养管理技术。根据养殖现状和多年经验,介绍了冬季养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是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随着冬季的来临,养鸡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鸡呼吸道病。鸡只不仅生长发育受影响,而且因死亡及耗用药物造成经济上严重损失。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症的原因很多,养鸡者在作出诊断和类症鉴别时往往感到困难。而且禽流感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目前正值冬季,是禽流感多发季节,多数养鸡户对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不是很了解,现对其流行特点作简要的介绍,希各养鸡户加强防疫,搞好环境的消毒和净化工作。并以本文提醒大家注意防治禽流感。  相似文献   

3.
罗彩英 《畜禽业》2008,(2):72-73
<正>在冬季养鸡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鸡呼吸道病,鸡只不仅生长发育受影响,而且因死亡及耗用药物造成经济上严重损失。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症的原因很多,养鸡者在作出诊断和类症鉴别时往往感到困难。现就冬季常见的各种鸡呼吸道病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养鸡的不断发展,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是养鸡业的必由之路,但也给环境控制增加了一定难度。尤其是丽江的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调节好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与光照是育雏成败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与记录,对冬季育雏要采取的措施作一个扼要的总结,现归纳如下。1温度雏鸡与成年鸡不同的是它还不能很好地调节保持其体温,其体温受舍温的影响。雏鸡调节自身体温的能力需在两周龄后才能发育完善,因而它  相似文献   

5.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气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不可引起贼风或把舍内温度降得太低,以减少饲料消耗,防止引发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3)
正我国北方冬季比较严寒,养猪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温度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温度低需要消耗能量来平衡机体与环境的温差,所以就会提高料肉比,降低养殖者的经济利益,同时低的饲养温度也会导致猪易发多种呼吸道疾病,如猪流感、喘气病、猪肺疫等。因为降低饲养温度造成养猪者的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5)
<正>最近几年,随着大环境的影响,养猪业一直在低谷徘徊,如果不注意加强日常生产的管理,不注意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带来的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将会给养猪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损失。1做好春防,保证猪群健康春季温度逐渐变暖,万物复苏,正是养猪的好季节。但是此时温度变化最为反常,加之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过后,猪只的体能和免疫力都处于低落阶段,稍不注意,很容易感染疾病,而且春季也是各种流行病菌最为猖獗的季节,更容易入侵猪体。因此,一定要做好春季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9,(12)
中药方剂其本身属于天然中药药剂,具有副作用小,药物体内残留不多,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且中药方剂的生产较为简单,中药方剂来源较为宽广,用药效果明显,对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养鸡的中药方剂以及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作出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冬季气温的降低,严冬季节给肉牛的安全过冬造成诸多困难,因此如何在冬季做好防护措施,强化饲养管理确保肉牛能安全过冬已是广大养牛户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对肉牛在冬季饲养过程中的饲养管理措施做一探讨,旨在提升冬季养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的鸡舍进行温度、氨气含量的检测以及死淘率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标准化鸡舍的温度、氨气含量和死淘率明显好于普通鸡舍,标准化养殖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养鸡模式。  相似文献   

11.
1月 1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要使在上年 11月份放养的稚鳖安全越冬,必须保证塑料大棚或温室内有适宜的温度,这就要经常检查大棚和输送热水的管道有无损坏。经常更换养鳖池中的热水成本太高,不可能经常换水,因此要注意采用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在保持养鳖用水温度的同时,要注意投饵,加快稚鳖生长。  2月管理基本与 1月份相同。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注意水质变化,因为在冬季加温养殖中照常投饵,水质极易变坏,有时会变得恶臭,需随时进行换水,改良水质。  3月天气逐渐变暖,但在早晚仍较寒冷,仍需经常检查加温设施,保持水温…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10)
<正>农户饲养管理、防疫治病中常见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及违背科学养鸡方法,能否改变不良习惯,是否遵循科学方法养鸡,也是养鸡业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改正错误意识,并采取正确的对策。掌物鸡病的基本检查方法,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病鸡死亡率,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经济收入。作为兽医师,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如有条件,实验室的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1基本情况登记  相似文献   

13.
廖仁煊 《科学养鱼》2006,(12):43-43
一、水的来源 1.井水、泉水 井水、泉水的有机物质含量少,矿物质较多,属硬水,可用作饲养金鱼。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其中可用作金鱼饵料的浮游生物少;水温在夏季偏低而冬季偏高,故使用前最好曝晒12小时以上,待温度与鱼池(缸)中的水温基本一致后才可使用,否则易导致金鱼患感冒而生病:此外还应注意水体的酸碱性,pH以7.0~8.5为宜。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由于气温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蛋鸡饲养变的麻烦。在此综合各个方面原因及发病特点,简单介绍一下蛋鸡入冬后的饲养管理。1管理方面1.1鸡舍温度冬季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3~23℃。  相似文献   

15.
冬季在室内养殖,水质容易变坏而不易保持,如何在不增加换水的情况又能改善水质呢?使用"活性酵素"便可起到这样的功效。活性酵素为一类活性微生物,由复合菌株如光合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等组成。它能通过特殊的同化机制吸收水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机废物,减少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达到改善水质、底质的目的。然而,如果"活性酵素"使用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冬季室内使用"活性酵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活性酵素"使用条件:1.光照;照度要在30001-UX以上(即照像机不用闪光即可拍照)。2.温度:温度必须在25C以上。3…  相似文献   

16.
林下生态养鸡为目前较为火热的养鸡模式,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养鸡技术、养鸡模式,可大大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通过这样模式培育出来的生态鸡,鸡肉品质更好,而且大大降低养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鉴于此,就林下生态养鸡的现实意义,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牛蛙养殖已有一定时期。但在冬季一般皆处在冬眠状态。要使牛蛙在冬季生长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牛蛙在冬季生长呢? 首先要保持住外界环境的温度。因牛蛙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自身不能调节体温,当气温下降到2~5℃时又发生休眠状态,而当体温下降为0℃时,则体内发生刺激神经中枢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式土杂肉鸡饲养试验的结果是生态养鸡成活率平均98.4%较传统养鸡88.9%提高9.5个百分点。各阶段体重和料重比经统计分析(t检验),生态养鸡两组较传统养鸡一组差异极显著(P<0.01),生态养鸡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生态养鸡两组比传统养鸡一组只平节约饲料1.1㎏,只平获利8.5元较传统养鸡4.5元高4.0元。表明在夏秋季节土杂肉鸡生态养殖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养殖,说明生态养鸡方式效果好,是生产市场需求无公害商品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9,(12)
果园养鸡是一种生态养鸡模式,在果园养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果园的闲置资源,而且可以同时利用鸡和果树的资源。为了安全高效地养鸡,农民需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养殖技术,对果园优质养鸡新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养鸡疾病防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8)
养鸡疾病防控作为养鸡的重要工作内容,具有较强专业性,养殖者在疾病防控实际操作时,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还存在一定问题。解决养鸡疾病防控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养鸡生产的重要内容。就养鸡疾病防控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