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2,(7):33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1)药物防治:强力美+阿散酸,连用5d;(2)药物控制:肌肉注射爱乐强,连用3d;(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猪链球菌病(1)免疫预防:免疫链球菌灭活疫苗有一定效果。小猪4~5周免疫1头份,母猪产前4~5周天免疫一次1头份,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头份;(2)药物控制:新迪安或达倍宁精品+加强泰灭定或恩博来,连用5d;(3)药物治疗:严重的肌肉注射赛氟欣或利迈先;(4)饲养管理:隔离病猪,全圈舍消毒,加强舍内通风,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减少应激因素。弓形体病(1)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灭鼠等卫生工作,严禁养猫,并阻断猫类及其排  相似文献   

2.
秦海平 《畜禽业》2004,(4):22-24
1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烧、溶血性贫血、黄疸、呼吸困难、虚弱、流产,部分病猪末梢发绀等症状。1.1传播方式(1)接触传播:舔食伤口,互相斗殴或接触被血污染的粪尿;(2)媒介传播:体外寄生虫和昆虫如螨、血虱、蚊蝇等,被血污染的器具如剪刀、注射器、保定器械等;(3)垂直传播:胎盘感染。1.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高热稽留。体温降至39℃以下转危。仔猪呈急性发作,死亡率高达80%。育肥猪呈亚急性,死亡率约3%。患猪食欲下降,病程3~23d。种公猪阴囊肿大、黄染,尿道有时流…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5)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更多发生于夏、秋高温高湿的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断尾、去势、更换圈舍、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本病暴发,使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近二十年来,本人一直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13日,一畜主述饲养有母猪156头,近期发现重胎母猪、产房哺乳母猪、断奶母猪陆续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背脊两侧、肩甲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选择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的15头病猪,观察症状表现,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给予隔离与用药治疗。结果所有病猪经实验室诊断后均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通过5 d治疗后,症状改善,体温下降至38.5℃,连续用药巩固治疗2 d,治愈率为100%。结论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多样,经实验室诊断可确诊,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可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73
<正>1猪伪狂犬病1.1疫苗免疫:做好伪狂犬的免疫工作,可选择清伪灵进行免疫预防;1.2药物控制:每吨料添加福宁200 250 g+强力美1 600 g+富免康1 000 g,连用7d;1.3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艾维舒500 g,连用5~7 d;1.4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2猪丹毒2.1如果发病猪为急性型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7)
<正>近期气温比较高,蚊蝇滋生快,细菌及其他病原体繁殖快,容易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猪场应该加强防范。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1做好蚊蝇和体表寄生虫的消除。【驱蚊蝇】拌料一周,间隔一周后再拌料一周。实践证明,体表寄生虫不能控制的情况下要控制附红细胞体病是不可能的。2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全面地饲料,保证营养,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不良应激都是防止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3,(5):27
<正>猪高热病(1)免疫预防:制定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猪场基础免疫,尤其是猪瘟,蓝耳(蓝克清),伪狂犬(清伪灵)。(2)药物预防:在夏季猪群饲料中每吨添加瘟克舒2kg+肝毒宁2kg,连用7d,驱除猪体内湿热。(3)饲养管理:加强管理,定期用戊迪-25彻底消毒。猪乙型脑炎(1)免疫预防:疫苗接种最有效,每年蚊虫出现前1~2月,全群种猪普遍接种乙脑弱毒疫苗。(2)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尤其是越冬蚊虫。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1,(6):13
<正>大肠杆菌病:黄曲霉素中毒、禽霍乱、法氏囊病(1)饲养管理:预防本病首先是加强平常对鸡群的饲养管理,保证鸡舍的通风,做好卫生防疫措施;(2)药物控制:发病后需要用药物防治,枝菌净或福宁200或新诺安+达倍宁精品,连用5d;(3)优化环境:保持科学的饲养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3)
<正>猪流感生物安全:定时清洁环境卫生,对病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用戊迪-25消毒,每周23次;药物保健:爱康1号+福宁精品+强力美,连用53次;药物保健:爱康1号+福宁精品+强力美,连用57 d。中西结合,防控猪流感及继发感染。口蹄疫疫苗免疫:可选择合格的口蹄疫疫苗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免疫预防。加强管理:加强管理,强化消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8)
<正>新城疫:(1)免疫疫预防:新城疫分别于7日龄、21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2)抗体监测: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3)药物控制:爱康感宁+富免康,同时配合福宁禽用+强力美控制继发感染,连用5 d;(4)防疫消毒: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每周用戊迪-25、卫护消毒23次。(5)紧急接种:发病期间可紧急接种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ZM10株)鸡传染性鼻炎(1)饲养管理: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对患过IC的鸡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2,(12):18
<正>禽流感(1)免疫预防:根据流行情况可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2)药物控制:爱康1号+复方免疫多糖//万乳康+达呼宁,同时配合福宁溶液+强力美控制继发感染,连用3~5d;(3)饮水保健:口服补液盐+优益舒+民生速补,连用3~5d;(4)隔离消毒:每周用戊迪-25消毒2~3次。传染性支气管炎(1)免疫预防: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该病的一项主要措施。建议:7日龄新支  相似文献   

12.
张斌  瞿涛 《畜禽业》2023,(8):57-59
保育猪是指断奶后至育肥前生长阶段的猪,具有抗应激能力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和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在规模化猪场,管理者需要采取让仔猪提前识料、对环境控温控湿以及药物预防等方法来降低应激反应;入舍的前1周重点管控呼吸道病和肠道病,已发病的患猪及时治疗;饲养期间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防止变质和发霉;加强人员的岗前培训;做好舍内消毒、场内消毒、人员和车辆消毒,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将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危害猪群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近来我国各地猪场广泛发生该病,同时病猪容易继发和混合感染其他传染病已经成为猪病流行的重要特点,大大增加了确诊和治疗的难度,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重庆地区某规模化养猪场的育肥猪发生的高热、呼吸困难、皮肤上有圆形或不规则黑色斑块状丘疹病例,进行临床诊断、病理剖解、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该场本次爆发的疫病为猪圆环病毒-2型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全部猪只注射黄芪多糖,并使用强力霉素、贝尼尔、咪唑苯脲等药物辅助治疗,配合加强营养,猪场消毒,3d后猪只发病数量减少,10d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6)
<正>大肠杆菌①饮水控制:添加枝菌净+达倍宁。③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每周用戊迪-25消毒23次,定期清除粪便。球虫病:①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克球净或绿球威。②药物控制:可诺安/雪利康+新诺安,连用33次,定期清除粪便。球虫病:①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克球净或绿球威。②药物控制:可诺安/雪利康+新诺安,连用35 d;使用球虫药的同时配合益美康效果更好。③饲养管理:鸡舍内不定期撒奥赛克。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黄曲霉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1,(3):20
<正>猪喘气病防制方案1免疫预防肌肉注射瑞富特,进行疫苗免疫。仔猪分别于7日龄、14日龄免疫2次,种猪(含后备猪)每年免疫1次。2药物控制福宁(精品)+氯诺米,或泰妙灵80%+强力美+福宁200,或氟诺米+强力美+新迪安。脉冲式投药,连用7d。  相似文献   

16.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而猪支原体肺炎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气喘病,是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症状,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病,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诊断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现将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气喘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1,(1)
<正>1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合并感染本病与单纯猪瘟的区别在于:患猪瘟的病猪精神极度委靡,眼睛昏暗无神,而患本病的猪眼睛明亮;对猪瘟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2001年8月以来,我区暴发流行了生猪以高热、贫血、黄瘟和耳尖、腹部、臀部及四肢末梢发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使用解热、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并出现严重死亡.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在河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一起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血液压片镜检、血液涂片镜检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用血虫净、附红细胞体注射液、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强化型远征配尼霉素分别对151头不同日龄的附红细胞体病猪进行合理的治疗。结果表明:用血虫净和强化型远征配尼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最好,治愈率89%。不同日龄的猪治愈情况差异比较明显,大猪的治愈率为96%,小猪的治愈率为72%。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12)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发病情况本县五堵镇元山村一组村民陈永红饲养的母猪。2016年3月2日早8点左右,该畜主电话告知自己饲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