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农村散养家禽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禽病多,没有科学养殖经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现就散养家禽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分析,供散养家禽农户参考。1发病率高的原因1.1养殖环境差许多养殖场(户)间隔距离太小,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散养户数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各类家禽疫病始终阻碍着家禽的生长发育,给散养户的经济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将以新疆轮台县为例,首先对散养家禽防疫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重点分析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日后降低散养家禽疫病发病率、保障散养户财产安全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农村散养户在养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疾病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治措施。为散养户在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方面提供参考,减少疾病发生,增加养殖户收入。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家禽生产优势产区,肉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4.66%,蛋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1.66%。农民散养户养殖鸡既可以防止荒废土地,又为当地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做了贡献,有利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但农户散养存在着饲养品种差、养殖方式落后、基础设施简陋,消毒和免疫意识差,导致整体产值低、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海东地区农户散养鸡健康发展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疆农区家庭式散养家禽养殖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区家庭式散养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难题的措施,以期为科学地开展家庭式散养家禽的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不断的发展,家禽养殖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禽流感是当今危害农村散养家禽最为严重的疫病,一旦发现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疫情,除及时上报外,还要扑灭疫情区域内的全部家禽,致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农村散养户在日常管理时实施多元化的预防策略来降低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从而促进农村散养户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散养户鸡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如治疗方式不恰当、药物使用不合理、未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等,并提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创设优良养殖环境;科学使用药物,密切观察鸡群症状;提高散养户专业养殖水平,掌握鸡病治疗手段等措施,对症下药,减少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居民集中区建设的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增加,散养户逐渐减少,但是散养家禽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由于当今畜禽流通频繁,国内外新的畜禽疾病不断发生,新时期、新情况下如何保障散养家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和如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是当今养禽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针对当前散养家禽疫病发生的特点,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发展,农村散养家禽的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虽然人们对家禽疾病防控比以前提高许多,但是还存在防疫体系不健全、防疫质量差别大、无法保证免疫效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散养户家禽生产的有序发展。为此将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对策详述如下,希望能够控制农村散养家禽疫病,稳定农户生产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1永修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据2017年底统计,永修县年出栏生猪16.1万头、牛羊0.8万头、家禽329万羽,肉类总产量达19311 t。畜禽养殖场(户)共2950余家,其中:规模化率只有5%,95%是散养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型养殖场集约化程度高,养殖设备先进,操作规范,养殖水平高,市场信息畅通,发展较快;中小型养殖场(户)场地、设备配套不足,对于养殖技术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散养农户大规模退出生猪养殖业是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27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生猪散养户退出的特征与原因。结果表明:年轻农户和高收入农户更倾向于退出生猪养殖业;经济发达地区较之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退出率更高;猪价太低、猪价波动大、饲料价格高、养猪亏损、疫病难以控制等风险因素是造成散养农户快速退出的根本原因。另外,经营非农项目、饲养者健康不佳和年龄偏大、得不到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户退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养殖成为家禽养殖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普通小型的养殖户多以散养为主,不利于家禽疫病防控,一旦出现某些疾病后,无法及时进行疫病防控,进而导致家禽死亡。本文介绍家禽散养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及应对策略,供参考。1散养家禽存在的问题1.1散养家禽的养殖环境农户的散养家禽养殖环境安全保障不够,通常养殖场周边野生动物种类众多,养殖期间不重视消毒工作,造成饲养环境恶化,疫病频发。  相似文献   

13.
散养家禽及生态放养鸡虽然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然而许多养殖户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系统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导致家禽养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就农村散养鸡及生态放养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作者通过对灵武市散养户70头犊牛的健康情况的调查,发现有21头犊牛腹泻,发病率为30%,有13头犊牛有肺炎,发病率为18.57%。根据调查,发病的原因是散养户科学养殖水平落后,不注重初乳的饲喂时间和数量,对犊牛的饲养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犊牛上呼吸道、肠胃道感染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猪养殖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但是农村地区生猪养殖多为散养,养殖模式不标准,生猪的生存环境也比较差,容易发生疫病,猪疫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和农村生猪养殖的发展。针对当前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这几年在国内禽病调研的日子里,笔者曾去过山东、辽宁、江苏、广西、河南、安徽、云南、四川等诸多省份的家禽养殖场,发现不管是规模种禽场、还是蛋禽散养户,近两年的养殖成功率普遍较低。笔者分析他们养殖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正>持久黄体是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在高产奶牛中发病率比其他种类牛发病率明显高,影响和阻碍了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同时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奶牛的发情周期停止循环或停止发情。发病的主要原因:饲养的环境因素,奶牛养殖场地狭小,主要是一些散养户,经常将奶牛在家拴养,造成了奶牛运动量不足;饲料因素,饲料  相似文献   

18.
<正>1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优势分析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一直困扰着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近年来最为明显。一种观点认为散养户多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发展规模养殖,减少散养户,才能减小波动幅度,缩短波动周期。作者认为猪价周期性的波动,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咎在散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养鸡行业中的很多小规模场、散养户都退出了养鸡行业。一方面原因是近年来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小规模、散养户因场地、设备、资金等跟不上而被逼退出;而另一方面原因是技术、管理等跟不上,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而造成养殖效益低、亏本经营等被淘汰出局。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外出就业机会相对少,大多数农村人员还是以种养为主要收入的经济来源,其中畜禽养殖还是主要途径,所以未来几年内小规模、散户型畜禽养殖还是存一定数量的。在养鸡管理中,小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乡村散养家禽养殖模式、免疫密度、免疫效果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对2021年龙海区程溪镇散养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家禽散养模式简陋、粗放,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及抗体合格率与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不足,人员不稳定.指出散养家禽强制免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