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相似文献   

2.
陈道林 《防护林科技》2007,(6):35-36,52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就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从种子(球果)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研究,并就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研究结果可为杉科台湾杉属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用材林造林、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和对这两种珍稀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台湾桤木在广东省内不同地点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东莞大岭山林场和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偏低,但生长性状表现较好,4.5年生时,平均树高分别为6.72m、7.69m,平均胸径分别为5.28cm、6.37cm。怀集大坑山林场和翁源九曲水林场两试验点的台湾桤木造林成活率较高,分别为84.67%和84.38%,1年8个月生的平均树高分别为2.99m和3.38m,平均地径分别为3.45cm和4.63cm。引种的台湾桤木形质性状表现优良,3.5年生时已能正常开花结实,幼林显示了一定的速生特性和适应性,但后期的生长状况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981年试验林 ,秃杉在 13年生前各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杉木 ,15年生时已与杉木差异不显著 ;而 1990年试验林 6年生的各生长量已显著大于杉木、柳杉。15年和 6年生秃杉的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 0 .5 7m ,0 .77cm ,6 .6 8× 10 - 2 m3和 1.0 4m ,0 .5 2cm ,3.0 5× 10 - 3m3。 3树种苗期的苗高、最长根长差异显著 ,秃杉根系细长 ,根长是柳杉的 2 .31倍、杉木的 1.5 7倍。秃杉在广东生长期长达 2 4 0d ,比杉木、柳杉分别长 2 3,2 5d。秃杉在广东引种已获初步成功 ,其苗期和幼林都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中山陵景区秃杉优良种源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中山陵景区风景林内引种秃杉表明,贵州雷山种源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好,在极端干旱气候下较耐旱,是适宜引种的优良种源.用2 a生容器苗在遭受病虫害危害的疏林内采用阔叶林+秃杉、松林+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在上层林冠庇护下,能正常生长发育.幼树树高年生长呈"M"双峰型,5~7月速生,6月、9月呈现峰值.全年生长集中在5~7月.7 a生可形成平均树高3.14~4.99 m,胸径3.7~5.0 cm的复层林.下层秃杉11 a生林冠高5.68~6.83 m,胸径达6.5~9.3 cm;14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7.4 m,胸径9.1 cm;15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9.45 m,胸径11.6 cm,保存率一般在95%以上,达到了风景林增绿、增层的林相改造效果.引种雷山秃杉优良种源,需选山洼、山谷、土厚深厚、质地疏松的优良立地,采用杂阔+秃杉,阔叶树+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栽培.  相似文献   

6.
一、树种选择 选择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风的适生乡土幼树——樟子松,要求7-10年生,平均地径6cm,平均高1.2m,最大地径不超过10cm,最高不超过1.5m。  相似文献   

7.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 ,引进秃杉、江南桤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个树种都很适合引种区的生态环境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秃杉、江南桤木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 98%以上 ,两项指标与杉木 (对照 )相比 ,平均高出 34.1~ 4 0 .6个百分点 ;试验还表明 ,江南桤木年平均树高生长达到 1.5m、秃杉达到 0 .5m以上 ;平均胸径生长也分别达到 0 .98cm和 0 .4 4cm ,而同期营造的杉木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 0 .3m和 0 .16cm ;由于江南桤木年凋落物总量可达 16 .2t·hm-2 ,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的纯林与混交林树高、胸径值差异不显著 ;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 ,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属杉科,台湾杉属,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之一。常绿乔木,据有关资料介绍,树高可达75m,胸径2m以上,7—15年速生期间,树高年生长量可达1m,胸径年生长量1.4—2 cm,是不可多得的速生用材树种,且树姿优美,有人形容该树“树姿象雪松,材质似杉木”,因此亦可作绿化树种栽培。秃杉在我省分布于利川马坝,海拔800—1200m。既然水杉现能成为平原、丘陵地区常  相似文献   

10.
秃杉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又名台湾杉,属杉科台湾杉属,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类珍稀保护树种。其生长快,易成材,适应性广。木材可供建筑、家俱等用。其大树侧枝平展,枝条稠密,修长下垂、树冠塔形,颇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珍稀的园林绿化树种。开展秃杉引种栽培对保护和繁衍这一珍稀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江汉平原开展中山杉6个品系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品系中山杉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各生长指标均大于池杉,11 a生中山杉平均胸径为17.61 cm、树高为11.06 m、材积为0.1297 m^3,表明中山杉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试验基本成功,其中中山杉502和中山杉118最为突出,适合在江汉平原推广造林,丰富江汉平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苏北阜宁河堤秃杉引种适应性与栽培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是原产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的杉科台湾杉属常绿高大乔木。树形挺拔,主干通直圆满,出材率高,材质优良,适应性较强,耐冰挂,抗雪压,是很理想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庭院观赏绿化树种。 为了发掘利用祖国这一宝贵资源,为本省苏北平原地区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选择新的优良树种,从1989年开始,我们参加了省林科所主持的省秃杉引种试验研究,并于1989年春从该所引进2、3年生秃杉苗3800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0亩,成活率分别达86%和80%。1990年从句容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1万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3亩,成活率达80%。1991年在句容县磨盘山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0万株,在板湖乡民便河中堆造林50亩。现在秃杉生长良好。据1990年11月份调查,1989年栽植的3年生苗水平均高达1.5米,优势木高2.2米,新梢0.95米,2年生苗木高达0.97米,优势木高1.3米。1990年栽植的1年生秃杉幼苗高40厘米,新梢25厘米。  相似文献   

13.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4.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属杉科台湾杉属,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它生长快,与杉木生长速度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杉木,且材质好。柳州地区林科所1974年从云南引种栽培试验,成片造林0.1公顷,株行距1.8×1.8米。经实测,平均高11.6米,胸  相似文献   

15.
鄂北岗地秃杉引种扩繁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秃杉Taiwannia flousiana属杉科台湾杉属,常绿高大乔木,具有较高的用材和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天然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贵州东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区。秃杉结实需要40~60a,生境海拔较高、喜温暖湿润气候,从发芽到成苗对生态因子要求较严,因此天然更新困难。襄阳市林科所从1987年就开始进行秃杉引种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2011~2015年专项开展了秃杉种质资源保护及扩繁工作,通过引种驯化不断探索研究,掌握了秃杉播种育苗造林技术。秃杉在本区域表  相似文献   

16.
(木屠)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又名秃杉,属杉科台湾杉属,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树高可达60米,胸径2米,主干通直,材质好,是适宜高山造林的用材树种。我县自1978年引种栽培以来,三年生平均高2.27米,生长良好。为了迅速繁殖这一珍贵树种,我们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现将结果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17.
红树植物海莲和红海榄从海南东寨港 ( 1 9°56′N ,1 1 0°34′E)引种到广东深圳湾 ( 2 2°32′ ,1 1 4°0 3′)红树林区 ,生长发育良好 ,4年生植株已全部开花结果 ;苗期抗寒性在中等以上 ,幼树抗寒性较强。 7年生的海莲和红海榄平均高分别为 2 .82 ,2 .91m ,平均地径分别为 1 0 .0 1 ,3.32cm ,存活率分别为 85% ,83%。澳洲白骨壤从澳大利亚北部引种到广东深圳湾后 ,苗期受到寒害及蟹类、鸟类和昆虫的影响 ,死亡率较高 ,2年生以后存活率稳定 ,抗寒性增强 ;4年生的澳洲白骨壤平均高 2 .6 9m ,平均地径为 3.6 1cm ,存活率为 6 8.4 %。澳洲白骨壤的高生长快于海莲和红海榄 ,是优良速生红树林树种  相似文献   

18.
广东镇海林场引种花梨初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梨在广东镇海林场引种栽培3a,生长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生长表现较好,2a生平均树高2.48m,平均径1.78cm。立地对花梨生长的影响显著,树高、胸径和冠幅均以较好的立地条件生长好。各坡位以山坡下生长最好,2a生平均高达2.88m,径2.29cm;中坡生长次之,上部生长差,高仅1.94m,径1.29cm。各坡向相比,西坡径高生长量比东坡分别大9.6%和4.1%。造林时要因地制宜,要培育大径材必须用好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台湾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杉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经6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1年生苗高16cm,造林4年后幼林平均高2.99m,胸径3.96cm;造林初期生长较缓慢,第4年明显加快;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又名“(木屠)杉、土杉,系杉科台湾杉属的大乔木,树高可达75m,胸径2.5m。本树种寿命长(滇西有一千多年的老树)、出材率高(如云南台山,54年生的人工林,每公顷出材达1729.9m~3)、生长迅速、树形挺拔壮丽;材质轻软、结构细致,是优良的绿化和用材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