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4月27~28日,农业部在重庆召开西南西北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动员会,明确了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攻关试点县玉米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150公斤。继黄淮海小麦玉米、长江中下游水稻油菜和东北水稻玉米之后,西南西北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的启动,标志着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农业部在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任务落实会议上表示,今年秋冬种将有14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全国落地。高产创建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辐射带动区域均衡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今年全国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28.3公斤,较全国平均高184.7公斤,油菜万亩示范片平均亩  相似文献   

3.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3,(18):3
<正>50公斤、150公斤农业部日前明确了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攻关试点县玉米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马铃薯提高150公斤,标志着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正> 我市现在耕地面积509.487万亩。1990—1994年粮食平均亩产235.6公斤,按着7:3粮经比例调查方针,今后粮田面积将保持在350万亩左右。到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要实现增加2.5亿公斤,平均亩增产粮食(1998—2000年稳定地增产)需要达到70公斤左右。完成这一任务十分艰巨,唯有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单产才能实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超稀植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旱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我市水稻旱育稀植面积迅猛发展,到1990年增加到11万亩.平均亩产430公斤.近些年来,在巩固老稻区的基础上,旱改水的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年,市属水田面积发展到4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亩产提高到530公斤.  相似文献   

6.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是卢龙县主要的油料作物,2009年种植面积7万亩,平均亩产221公斤。为了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产242公斤,比裸地增产21公斤,增产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  相似文献   

7.
长乐市古槐镇经过3年试验、示范、推广,双杂连作面积达8000亩,平均亩产1060.9公斤,比常规优质良种双季连作亩增150.6公斤,增产14.7%,3年来累计推广1.6万亩,总增稻谷24096万公斤。推广双季杂交水稻连作高产栽培模式,是今后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省农委下达我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面积90万亩,实际完成104.6万亩,超计划16.24%,其中:水稻增产工程项目计划67万亩,实际完成69.61万亩,平均亩产384.6公斤,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4.71%;玉米增产工程项目计划33万亩,实际完成34.99万亩,平均亩产333.9公斤,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6.16%,项目实施有力促进全县粮食稳产增产,为粮食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2012年,习水两次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9.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
<正>积极应对干旱等不利因素,实施压夏增秋措施,完成粮食种植面积91万亩,较上年增长2.2%。其中冬小麦25万亩,减少25%;地膜玉米25.1万亩,增长27.3%;马铃薯28.1万亩,增长11.1%;小秋杂粮10万亩。全县粮食平均亩产259.9公斤,较上年增长5.1%。其中冬小麦平均亩产181公斤,较上年增产10.9%。受春夏秋三季连旱,地膜玉米平均亩产440公斤,减幅11.7%;马铃薯平均亩产鲜薯710公斤(折主粮222公斤),减幅1.6%;小秋杂粮平  相似文献   

11.
油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江油市被列为四川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按照“百亩核心攻关、干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动”的模式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油菜百亩攻关示范片平均亩产202kg,干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86kg,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161kg,分别比全市大面积油菜增产58kg、42kg和17kg,分别增长40.3%、29.2%和11.8%。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年来我所在水北镇三都村建立了晚稻—油菜—西瓜套种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3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产值800元;油菜平均亩产152.4公斤,产值628元;西瓜平均亩产3500公斤,产值10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豆超高产育种正在展开。目前全国大豆平均亩产仅120公斤,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大面积(86.83亩)亩产达364.68公斤,小面积亩产405.89公斤,增产潜力很大。巴西1989~1990年大豆平均亩产115公斤,2001年亩产达181公斤,11年平均单产提高66公斤。如果我国大豆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则1.4亿亩大豆可年增加总产7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正1171.1万吨据统计,2015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1 171.1万吨,增加12.5万吨,实现了"十二连丰"。2015年我省夏粮生长期降水较多,土壤墒情适宜,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生长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降水及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粮食生产不仅总产增加,种植面积和平均亩产均较上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15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达4274.4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平均亩产274公斤,增加2.3公斤。  相似文献   

15.
杂交油菜"秦油2号"1985年就引入我省.先后四年由北向南试验示范近10万亩,平均亩产149.1公斤,比常规甘蓝型品种平均增产41.3%.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性状优良、对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推广杂交油菜.预计可增产菜籽2.2~2.4亿公斤,增值3.52~3.84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实施效果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  相似文献   

17.
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就是两垄空一垄种植模式,其核心是适当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边际优势,增大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通过增加群体规模,达到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该技术在汤原县永发乡的前进、永发、朝阳进行示范推广3万亩,占全县玉米总面积的3.7%。平均亩产达850公斤,平均亩产增产105公斤,总增产3150吨,增收472.5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 驻马店地区是我省油菜主产区,其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70年代初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到1981年,全区油菜面积由原来每年10万亩扩大到约100万亩,年平均亩产由15公斤提高到70公斤。1981~1991年的10年间,每年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20~150万亩,年平均亩产63.25公斤(26~104公斤),产量徘徊不前、不稳。针对这一地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年来我所在水北镇三都村建立了晚稻-油菜-西瓜套种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3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产值800元;油菜平均亩产152.4公斤,产值628元;西瓜平均亩产3500公斤.产值1050元,三热亩产值2478元。油菜套种西瓜,油菜可为西瓜遮荫,提高西瓜的成活率;油菜收获后,油莱秆荚壳返哺回田,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甘肃省康乐县承担实施了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康乐县小麦综合增产集成技术推广",落实项目区面积10.05万亩,平均亩产279.8公斤,分别较任务指标和前三年基础亩产超额500亩和20.8公斤,增产8.03%,超出任务增产指标3.03个百分点;总增产209.04万公斤,主产物总增值271.75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本文通过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出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