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人参故事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生动地反映了长白山区挖参人丰富的道德生活,体现在人参故事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构成了早期长白山挖参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本文就长白山挖参人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谈点粗浅的看法.1 长白山挖参人道德观的基本内容1.1 勇敢人们崇拜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等勇敢形象,长白山挖参人也同样把勇敢视为最高美德.因为对于早期长白山挖参  相似文献   

2.
正抚松长白山野山参开秤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白山采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秤活动在抚松地区有上百年的历史夏秋之际,当野山参下山到山货庄交易时,放山人要把采集到的野山参集中起来,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为经济掌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易,这种活动即为开秤。开秤前,参商、放山人等云集客栈,喝酒娱乐看戏,然后祭拜山神老把头,再开始野山参的交易为恢复、弘扬和传承抚松地域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参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松县有关部门从2015年开始,举行较大规模的开秤节活动全体参与人员,全部清末民初的着装进行开秤仪式活动2017年9月20日,中共抚松县委宣传部、抚松文广新局、抚松人参文化研究会、抚松人参博物馆等联合在抚松境内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举办首届长白山人参文化节,其中重头戏就是开秤活动开秤活动仪  相似文献   

3.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质性研究,选取吉林省抚松县兴参镇自兴村张氏放山家族为个案,调查长白山采参习俗历史变迁与传承现状。研究基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理论角度,综合运用文献材料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发现长白山采参习俗存在如下现实困境:野山参稀缺、林下参市场经济冲击巨大、人对自然的主观敬畏削弱、缺乏团队意识;此外传承环境、方式以及经济因素都一定程度影响了长白山采参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张氏家族的个案表明:加强传统文化习俗保护,应从多层次联合落实政策,拓展宣传途径,扩大宣传力度,以文化体验增强吸引,抓好院校阵地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三月十六,山神之寿。祭祀山神,把头保佑。放山快当,棒槌拿够。风调雨顺,年丰人寿。300多年前,地杰人灵的长白山,钟灵毓秀的通化快大蝲蛄河,成为一个莱阳籍英雄的归宿地。这个英雄叫孙良。他为救母来到长白山挖参,为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采参习俗的主体是采参人,主要行为是放山。在放山过程中,采参人怀揣共同志趣,密切帮伙关系,增进技艺交流,让采参习俗得以代代流传。1采参人主体是当地农民据编篡于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在二百年前后,采者愈多,出产日少,始栽种园参。”“民国三年,三岗营参园参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出产。”  相似文献   

6.
正1八叶人参六叶棒槌放山人姜忠仁今年五十多岁,放山的历史有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放山历史,在他们新华村不算长,长的有四五十年的。但是他经历过的稀奇事可不少,比如遇到过麻达鬼儿,遇到棒槌自己报山,遇到过无风无雨大晴天时,树上掉下鲜树杈子等等,下面说的这次放山经历,也很神奇。首先,这次放山组织帮伙的人就与其他帮伙不同,除了他和另外一个小姜以外,还有他母亲和岳母,一共六个人,他也不讲究"去单回双",也不讲究女人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人参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百草之王”,其不仅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形成了传承久远的人参文化。古往今来,因长白山人参拥有的巨大价值,探寻长白山人参的人们一直络绎不绝。东北地区也因长白山人参吸引许多人们前往探寻,引起人口变迁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浅析长白山人参对东北地区人口变迁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长白山人参,传播和弘扬长白山人参的价值。通过长白山人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8.
王政钧 《人参研究》2013,25(2):62-64
抚松县“长白山采参习俗”在2008年被列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标签”与“民间风俗”的“旧身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对采参习俗的挖掘与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联系中伴随的转变过程则标志着长白山采参习俗文化的气质和功能的重要变化。对山神老把头节文化空间的关注与宣传,成为长白山采参习俗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正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是集人参、西洋参种植、加工、销售、研发、旅游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公司下设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皇封参隆参业有限公司、抚松参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抚松皇封参商贸有限公司、皇封(北京)参业商贸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公司本部注册资本金7800万元。集团公司总资产3.5亿元。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在长白山核心区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  相似文献   

10.
尹相永 《人参研究》2003,15(1):46-48
老虎洞村 ,是著名的人参之乡抚松县兴参镇的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因为村外山上有个石洞 ,洞里昔日栖息过一窝老虎 ,故而得名。人参 ,是长白山三大特产之一 ,是长白山人致富的经济植物。栽培人参 ,又是长白山区的支柱产业。尽管发生过人参经济危机 ,但是广大参农并没有放弃人参特产业。在这里 ,谁想有钱花 ,就得种人参 ,谁想发财 ,就得卖人参。平凡的老虎洞人在改革开放的 2 0年里 ,也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 从集体转为承包 ,人参经济长足发展1 964年 ,在人民公社时期 ,县里投资 5万元人民币 ,在老虎洞村的土地上 ,成立了兴参镇老虎洞参场 ,一…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参产业今后的态势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种植业,是我国东北部分山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在经历了市场疲软,价格骤跌,产品滞销,效益严重滑坡之后,九五年走出低谷,人参价格开始回升,客户争相订购.据调查,九五年长白县境内水参价格比上一年提高一倍多.仅在长白县农行开户的人参企业就收到销售款850万元,加之个体参农销售款项,总计达1000万元,九五年全县共产红参、大力参等成品参700吨,人参收入达8500万元,比上一年增加3500万元.人参产业重新出现了好势头,为长白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开发,大力实施人参战略,无疑是长白县及其它临近山区因地制宜,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现在又有一些参农和人参企业,政府部门的领导,又开始头脑发热,认为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甚到有的人现在就开始到处跑面积,请贷款.我们认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今后发展人参种植业的重点,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是长白山区参农必须纪念的山神老把头节。山神老把头是放山人和种参人心目中的保护神,传说三月十六日是山神老把头的生日。山神老把头很久以前就有传说,有人说山神老把头名叫王皋,还有人说老罕王努尔哈赤就是山神老把头,近四百年来,人们大多认为孙良是山神老把头,一首诗流传至今: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相似文献   

13.
正7父女俩抠人参长白山区有三个西岗。长白县有个地方叫西岗,靖宇县、抚松县也有个地方叫西岗,都出人参。一是阳口好(阳光照的相应),一是土头好(黑土带黄土),是出产人参的最佳环境。尹永忠在抚松县西岗村是首屈一指的人参加工技术员,是"大拿"。在人民公社时期,他每年在生产队里只干一个月的活,队里就给他一年整劳力的工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自由支配,允许他去搞点副业。在那个年代,那是非常特殊的待遇了。用现在的时髦  相似文献   

14.
野山参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无人制止并可获厚利。目前国内主产地长白长区的野山参资源已极其稀少。真正去放山的人(实际的采参人)也越来越少,纯正的国产野山参商品已十分罕见。但由于野山参价格越来越高,人工培育的山参(包括移山参和各种趴货)日益增多。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山参,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市场上普遍喜欢使用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品种(如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等)也常常充当移山参。目前,山参类药材的市场十分混乱。近年在上海俏销的“活性移山参”,由于价格在野山参与普通园参之间,又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有此并不是真正的移山参。究竟什么是移山参?它和各种趴货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于8月12日,在长春农博园举办第三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旨在进一步加快人参进入食品领域步伐,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人参主产区参业主管部门领导、人参行业专家,"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将出席本次活动。本次美食大赛以传播中华人参文化,享用地道人参美食为主题。让更多人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25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成立大会在吉林省人参协会的组织下,在抚松县人参协会、抚松县参王植保公司的承办下,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隆重召开。其中有省农委人参产业主管部门领导,人参主产区市、县级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务负责人,省级"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非林地人参种植示范基地、规模规范种参大户、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7.
正人参,古往今来被人们奉为"神草"。它具有安神益智、美容美颜、延年益寿的功效,长白山人参更是名扬四方,成为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瑰宝。东北老百姓家里常年备着白酒泡制的长白山人参,用于养生和御寒。丁政然研究发现,经过发酵的人参更适合人体吸收,当地粘黄米和泉阳泉水,结合长白山人参酿制而成的"参香型""参花香"酒飘遍了吉林大地,也香飘了部分中国的城乡市场。从啤酒、白酒,到人参酒的转型,中国人参发酵酿酒的唯一传承代表者——"参花香"酒。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采参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采参群体日渐萎缩,习俗趋向简化,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一脉相传,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采参习俗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 抚松县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人参文化源远流长.采参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集中在抚松县.2008年,抚松县成功将采参习俗申...  相似文献   

19.
《人参研究》2006,18(3):45-45
为了交流推广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促进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产业的长足发展。2006年7月31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交流会”在参乡抚松召开。参会人员遍及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人参(西洋参)种植大户及参场技术人员140多人,科研院所、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商的技术人员30多人。本次交流会由吉林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与世界同步、安全优质。旨在:启动与世界植保技术同步的标准化病虫害解决方案,强化长白山人参产品的地域种植特色,赢取产量、品质、效益的共同提高,重振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  相似文献   

20.
林下参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长白县是我国中药材和人参的主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土壤条件,使长白人参无论从品质上和药效上都明显的优于其它产地的同类产品,长期以来,深受中外客户的青睐,也倍受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人参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深入,禁伐限伐,参地资源严重匮乏,人参业生产处于萎缩状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是势在必行。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