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地处我国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森林资源丰厚,森林生态系统复杂,使森林生物在物种、生态系统和跗信息等三个层次上具有丰富度与多样性。为适应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势及要求,对四川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从八个方面探讨其策略。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林区的主体部份,森林资源丰厚,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森林生物在物种、生态系统、遗传信息三个层次上具有丰富度与多样性.为适应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势及要求,作者在分析森林生物多样性濒危现状及致危原因的基础上,对四川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从八个方面探讨其策略.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对森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讨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趋势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对策,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评价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应用,提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应该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具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最多样的系统。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有16大类,含185类.它由无数的物种组成,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巨大的生物产量和强大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能力,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物种是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演化而生存下来的。具有独特的适应生存环境的本领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抗逆性,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目前各类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到严重破坏,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正面临着逐渐灭绝的境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也就是保护其生存环境,因为地球上有半数以上的生物物种都栖息在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领导,明确职责,认真执行有关政策和法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面积广阔,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以及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生产活动已经影响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理念的改变促使我国的诸多政策倾向于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研究更是促进了森林经营技术的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能够帮助保护和修复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基于此,将详细介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必要性,并为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尤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开展森林认证的重要目的之一。文中概述2大国际森林认证体系(FSC和PEFC)认证标准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分析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现有认证标准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森林认证可作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全球认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和指标的确立普遍缺乏科学数据支撑,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且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相对滞后。森林认证对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成为推动森林认证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陆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是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要地介绍5类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并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尺度对已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将为制定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从多个侧面描述森林持续经营的可能性,专家们提出七个概念性的基准,并对各基准制定若干定量性的指标。 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所谓生物多样性,包含生态系统、物种及种内遗传多样性的要素。 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类型及各龄级面积和为保护其多样性设置的保护区面积及区域内的森林构成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浅谈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森林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及世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我国是个少林国家,天然林被大量消减,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境恶化,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因此,采取有效对策,保护经营好现有森林,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分析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然乌湖湿地是我国高原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众多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集高原冰雪、灌丛草地、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一体,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阐述了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 构建合理有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是实现科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文中从全球、地区/国家、生态系统3个尺度对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回顾, 评述各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提出了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具有野生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性完备,特有物种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二,小生境复杂程度全国最大。保护和促进四川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参与国际新一轮经济和产业竞争,也是维护和保障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采伐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滨凡  吕任涛 《森林工程》2004,20(3):5-6,19
本文论述了森林生态采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森林生态采伐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保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森林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渭北特有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保护能力的方法和意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韧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14-218
详细阐述了太姥山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森林资源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概况。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生态学原理、景观配置等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原则,对太姥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保护与抚育改造等措施,并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与水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社会经济效用的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太姥山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太姥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几个方面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现状;从采伐、林下放牧、林下采集、项目建设、森林火灾等方面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受干扰情况,提出建立生物多样性地理信息系统、坚持封山育林、实施就地保护、加强管理、发展林产业、旅游业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培育模式是一种注重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森林培育措施,保护和增加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而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迈进。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培育模式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原则现实意义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培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维护生态平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通过注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可以确保森林中各个物种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功能得以维持,从而促进自然界的稳定。二是保护濒危物种。许多濒危物种依赖特定的栖息地和环境条件才能存活。  相似文献   

18.
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森林工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迹地更新造林工程、抚育采伐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林内路桥工程和装备系统工程。策划和实施森林工程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森林工程活动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首要位置,二是森林工程工艺系统要与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生态过程决定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所以森林工程实施时,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要着眼于群落结构的连续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着眼于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生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保护要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壤和地质性灾害。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保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监测和报告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正确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而合适的指标的筛选是构建这一体系的首要工作。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林分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初步构想,为全面构建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辽东山区天然林保护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东山区天然林保护的迫切性 ,探讨了辽东山区天然林保护的几项技术措施 ,即封禁保护、封山育林、人工林天然化、抚育与改造相结合、补植改造、多资源培育、成熟林采用择伐或二次渐伐、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了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经营森林 ,建立多样化的森林类型 ,保持森林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尽可能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