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水牛奶加速我国奶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水牛饲养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它作为生产资料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水稻的耕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牛不仅可以役用,而且在奶用方面也蕴藏着特有的潜力。因此,世界奶类的结构中,水牛奶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亚洲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水牛奶占据大部分,成为奶畜发展的主力军。我国水牛资源丰富,大力开发其奶用潜力,无疑是加速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我国开发水牛奶的春天即将到来。一、我国水牛挤奶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现有水牛存栏数约1300万头,占全世界水牛总头数的14.3%,居第二位。但是…  相似文献   

2.
《当代畜牧》2012,(7):56
<正>单产——牛奶质量搞上去,奶牛头数稳下来。从需求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kg,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快,群众对奶类消费将呈刚性增长。据专家预测,如果每人每天奶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从目前的1.5g增加到推荐的15g,全国奶类需求量将增加10倍。从生产看,我国奶牛单产水平只有5.4t,过去牛奶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奶牛数量的增长。1997年到2010年,我国牛奶产量从601万t增加到3575万t,同期奶牛存栏从442万头增加到1260万头,增加了818万头。这种靠增加奶牛饲养头数来提高牛奶总产量的路子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目前我  相似文献   

3.
李兴稼 《畜牧市场》2004,(11):21-22
一.中国奶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奶业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奶业资源以奶牛为主,牛奶产量占奶类总产量的90%,2002年,全国良种和改良种奶牛687.3万头,牛奶总产量为1400.4万吨。 奶牛生产区域主要由牧区、农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牧区饲养数量较多的是内蒙古和新疆,占全国奶牛头数的35.8%;农区和农牧结合区饲养奶牛头数超过全国总饲养头数的50%;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最大。 奶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省份为黑龙江、河北、内蒙  相似文献   

4.
据西部乳业网: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奶业生产大幅度增长。据初步统计,西安市现有奶牛5.88万头,奶羊31.82万只。上半年全市奶类总产量132159吨,同比增长21.1%,其中牛奶94298吨,增长21%,羊奶37861吨,增长20.3%。上半年全市奶类总产值215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1%,其中牛奶产值15284万元,羊奶产值6242万元。牛羊奶产值占奶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奶业生产成为西安市农业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四川奶牛》2008,(1):11-13
2006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302万吨,奶牛存栏1363万头。平均单产从2000年的2.8吨提高到3.9吨。2007年奶类产量的增幅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全国奶类总产量1718万吨,同比增长12~%;奶牛存栏1429万头,同比增长8.7%。2006年,乳制品产量为1495万吨,是2000年的6.7倍,年均增长37.4%。其中液态奶产量1244万吨,是2000年的9.3倍。2000年乳制品工业产值193亿,比2006年的1041亿增加4.4倍。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奶类消费量25kg,比2000年增长了76%。  相似文献   

6.
重视奶源供应,发展乳品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奶类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增长率近14%,2002年上半年牛奶总产量608.1吨,其中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69.7%,有专家预测,5年时间内,我国乳制品市场将保持15%的综合增长速度,无可置疑的成为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我国奶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 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 919万吨,比上年增长 13.9%, 2001年奶类总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创记录的 1123万吨,比上年增长 22.2%.从 2001年下半年开始,有的地区出现了牛奶的相对过剩,前段时间个别地方甚至发生了"倒奶事件",农民卖奶难.乳品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加工企业压级、压价收购原料奶,奶农利益受到损害.而从全国看,奶牛养殖发展的势头不减,奶牛价格仍处于高位,还有的单位竞相到国外购牛.如何看待目前的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奶业还能不能快速发展?应如何发展?这是业内人士和各有关部门均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1年奶业形势判断与2002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2001年的奶业生产情况分析1.生产总量判断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奶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到919万吨,其中,牛奶产量达到827万吨,人均奶占有量为7.3公斤。2001年,我国奶类生产呈快速增长格局。2001年前三季度,累计牛奶生产量663.18吨,同比增长14.93%。根据这种形势,估计牛奶产量增幅将在10%以上,全年牛奶产量将在910万吨上下,全年奶类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的水平。2.区域结构分析从区域分布看,我国的奶类生产主要集中于北方,处于全国牛奶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统计资料,1992年世界奶类总产量为51600万吨,比上年下降2%,其中牛奶产量为42480万吨,比上年增加500万吨。发展中国家奶类总产量继续增长,占世界奶类总产量的比重接近30%。奶类总产量增加的还有北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印度、中国和日本,但前苏联和欧洲,尤其是东欧的奶产量下降。一、奶业生产 1991年东欧的奶类总产量下降了10%,1992年继续显著下降。在东欧奶牛业生产的下降,1992年夏季的干旱,已导致奶牛数量的减少;奶业生产成本上升使得生产利润下降。此外,对奶制品的补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辽宁省奶牛存栏25.74万头,比2005年增长了5.6%;奶类总产量97.36万吨,比2005年增长23.5%,牛奶产量93.7万吨,比2005年增长25.3%;奶牛存栏超过2万头的城市6个,占全省奶牛存栏量的87.2%;奶牛平均单产5470kg,比2005年有所提高,辽宁省奶牛存栏量、奶类总产量、牛奶总产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为8、8、9位.  相似文献   

11.
范颖 《中国乳业》2002,(5):13-14
大连奶业经历了一个“喝奶难”、“有奶喝”发展到“喝优质奶”的过程。1978年,全市奶牛存栏5321头,生产牛奶12669吨,全市仅有一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鲜奶5840吨。1988年奶牛存栏11578头,生产牛奶33728吨,全市有2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奶16787吨。2001年全市奶牛存栏(含改良奶牛)1.73万头,奶类产量6.5万吨,加工上市商品奶4.7万吨。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品上市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49%、92%和1.79倍。同时开展了“奶牛单产7吨工程”达标竞赛…  相似文献   

12.
水牛在我国长期以来仅做为役用,其实在奶用方面水牛也蕴藏着特有的潜力。世界奶类的结构中,水牛奶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亚洲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水牛奶占据大部分,成为奶畜发展的主力军。我国水牛资源丰富,大力开发其奶用潜力,无疑是加速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第6届世界水牛大会上,水牛专家和学者一致提出:现代水牛业应是“奶用为主,肉用为辅”的发展趋势。另据2004年11月在墨尔本召开的2004世界乳业报告指出,世界奶业市场目前正历经重大变化,全球牛奶产量的增长正明显放缓,2004年奶产量6.12亿吨,比2003年新增300万吨,远低于过去10年年均8007/吨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奶业发展概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一)奶类生产概况我国奶业经过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到2001年,全国存栏良种及改良奶牛达566.2万头,比1978年增加了518.2万头;奶类(牛奶和羊奶)产量由1978年的97万t增加到1122.9万t,其中牛奶产量为1025.5万t,占世界总量的1.9%。特别是1997-2001年的5年间,牛奶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我国奶类产值比重占畜牧业产值的10%左右,约为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我县共有成年挤奶水牛610头,全年水牛奶总产量314吨,头年均产奶量为514.8千克。 在发展挤奶水牛中,我们不断向农民普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积极引导他们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水牛挤奶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武汉奶业发展,近期我们就奶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武汉市奶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但需要做大做强,进一步加以扶持。情况如下。1武汉市奶业发展的基本状况1.1奶牛养殖量、原料奶产量稳步增长武汉市主要依托东西湖、黄陂、汉南、蔡甸等四个奶源基地从事奶牛饲养、饲草和原料奶的生产。2004年荷斯坦奶牛存栏24534头,比上年增长16.4%。近5年来,生鲜奶产量每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2004年全市牛奶产量86162吨,商业奶类(企业收购)85266吨。成母牛年单产达6060千克。共有专业奶农276户。原料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二牧场饲养奶牛1182头,生产工艺是牛位固定,奶牛栓系式饲养。每幢牛舍饲养成乳牛100头,配备职工13人(挤奶员6人、饲养员2人、清洁323人、轮休2人),实行日夜二班三次饲养与挤奶制。挤奶员每人定额16—18头,采用奶坦克机器挤奶。1991年该场成乳牛年均饲养头数为770头,总产奶量6015吨,头年均单产7811公斤,比历史最高产量水平的1990年总产和单产分别提高5.33%和3.33%。创出这样的高产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关键因素是搞好育种。  相似文献   

18.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奶类产品品种丰富,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类总产量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为3650万吨,比2006年增长了10.5%;奶牛存栏1470万头,比2006年增长了7.8%。二是奶业加工能力持续增长。2007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1787万吨,比2006年增长了22.4%。  相似文献   

19.
何军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2):57-57
近几个月来,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出现回升,奶农养殖积极性有所恢复,奶业发展趋势看好。 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奶牛存栏1517.5万头,同比增长12.2%:奶类产量2715.9万吨,增长14.2%。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2004年全国奶牛存栏1108万头,比1998年增长了149%,年均增长16.4%;奶类总产量2368万吨,比1998年增长了217%,年均增长21.2%;生产干乳制品142.4万吨,比1998年增长159.4%,年均增长17.2%;生产液态奶806.7万吨,比2000年增长501.6%,年均增长56.6%。2004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18.4kg,其中人均牛奶占有量17.3kg,比1998年分别增长208.2%和225.8%,年均增长分别为20.64%和21.76%。但是,我国奶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