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狭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福建近50年(1952-1998)人口与粮食的动态变化作一时序分析,探讨了福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福建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创意农业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业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福建发展创意农业尚未形成规模,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应该成为福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大致思路以及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7,自引:3,他引:6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分析了循环经济内涵及其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福建滩涂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滩涂围垦所取得的成绩及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方向和对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指标体系内涵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最后,对安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1996年到2004年安丘市农业系统总体发展良好,但该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即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村社会还未进入可持续状态,该市的农业可持续性是不稳定的,应加大对其弱势系统的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不规范,组织结构尚存在许多缺陷,加上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从而制约了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借鉴实行台湾地区农业产销班模式创办的农民产销合作组织,是破解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制度缺陷的重要途径,应成为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由家庭承包制,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组织的协调这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制度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与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一致,相互促进。在论证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优势所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新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选择,旨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下实现福建新农村建设和闽台农业合作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陈志兵  林翊 《现代农业》2008,(11):71-7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福建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加大对农业投资无疑是推动福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闽台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在国内农业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台商对福建农业的投资正好可以改善农业投资不足的现状。因此,研究福建农业利用台资的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东南部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已成为福建热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南亚热作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结合福建热区特点,致力发展优质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建设开放合作、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海峡西岸现代热带农业产业,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提出了具有一定意义的区域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一般程序。并对曲周县1996-1998年期间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曲周县农业-农村系统总体基本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福建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入手,提出农业科技发展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六方面工作着力点: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基础性研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为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开展闽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林翊  林卿 《福建农业》2007,(5):34-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国农业现今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发展福建地域优势,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成为当前福建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重探索的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福建凭借闽台农业合作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福建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郭将  张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915-9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必然性,指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农产品多样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产品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多样性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农产品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功能,分析了农产品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产品多样性可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利益保障、通过实现农产品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农业技术创新的均衡理论,结合福建省省情,着重研究了福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领域以及实现福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星火计划的创新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分析了新时期福建农业和星火计划存在的问题,针对福建农业现状,提出星火计划的创新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7福建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年度9个地级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依次是: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厦门市>漳州市>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宁德市.了解福建各地级市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全面认识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加快福建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为背景,根据福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阐述了福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福建实现现代生态农业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福建福州茉莉花茶种植系统是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这种农耕方式和其衍生出的灿烂茶文化使其在2014年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益并活态保护这种遗产,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SWOT为分析模型,对发展福州茉莉花茶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进行统筹分析,试图为福州茉莉花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