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它是在分析灌区内的降水径流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南营水库进行优化调度,对渠系用水配水进行计算机管理,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它是在分析灌区范围内的降水径流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南营水库进行优化调度,对渠系用水配水进行计算机管理,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计算来水量时用到的“分阶段真实年法”,是当地在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肃主要灌区包括河两灌区及沿黄高扬程灌区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不合理、节水意识不强等原凶,造成水资源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灌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制约着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推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内蒙河套灌区引黄灌溉水量配额减小,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以及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出了以续建配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及井渠结合、充分利用地下水的节水改造方案,并对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桥河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张信,王颖力,冀福贵(河北省张家口市通桥河灌区管理处075000)1基本情况通桥河灌区是河北省以引洪淤灌为主的中型灌区,位于冀西北盆地永定河流域洋河支流通桥河下游的冲洪积肩上,海拔高程在631~791m之间,总面积9067hm2...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潇河灌区管理手段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制约灌区节水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支持灌区科学用水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先进的GIS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建立起潇河灌区计量与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根据玛纳斯河流域中游平原灌区(玛河灌区)24个标准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站逐日ET0,利用经验贝叶斯Kriging插值法、距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玛河灌区ET0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玛河灌区年ET0均值为972 mm,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规律;近56年ET0呈增加趋势(0.51 mm/a),通过第一主震荡周期预测2014年后玛河灌区ET0值将会是偏高期;偏相关分析表明风速是影响该灌区ET0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东线现状工程包括江都水利枢纽、淮安站、泗阳站及其配套工程,其受益范围包括里下河自流引江灌区和洪泽湖灌区。里下河自流引江灌区包括里下河腹部圩区及沿射阳河两岸、斗北地区及盐城地区的斗南部分等,耕地1105万亩。洪泽湖灌区又分为沿运沿总渠灌区、沿湖灌区和二河灌区。其中沿运沿总渠灌区耕地约422万亩,沿湖灌区包括洪泽湖(北至沙集站)、沿入江水道灌区和安徽省沿洪泽湖的部分灌区,该区耕地面积约456万亩。二河灌区包括淮沭新河、盐河、废黄河沿线的灌区,总耕地面积约942万亩。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内涵,初探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蛤蟆通灌区、江川灌区及依兰县倭肯河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AHP-熵权法的模糊物元模型进行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构建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输水渠道衬砌率是影响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蛤蟆通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Ⅱ级,倭肯河灌区和江川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Ⅲ级。研究结果对今后灌区的建设以及节水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流溪河灌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灌区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战略设想,以及两个在灌区改造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灌区低压输水管灌应用技术、管灌工程规划设计和田间灌水技术等项内容的研究,提出了大口径管材的试验成果、管网附属设施的合理结构形式、施工技术、相应的田间灌水技术参数以及在中、小型河灌区管灌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参数取值,为淮北河灌区管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在新疆灌区实行“三改”,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推行“供水到户”为切入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灌区的水价改革,大大促进节约用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和供水质量,逐步形成符合新疆区情的水价机制,为灌区良性运行和灌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前,自流灌区只单一管理河水,无权管理地下井水。这不仅使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而且给灌区灌溉和建设发展带来许多弊端。本文着重阐述了河井两种水源统管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实现统管的具体途径,对北方河井双灌灌区的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l统一管理的必要性灌区水源基本有两种:地面水和地下水。长期以来,自流  相似文献   

15.
内蒙河套灌区流沙地段排水沟塌坡原因及治理措施贺贤伶(内蒙水利设计院)内蒙河套灌区配套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主要目的是打通排水系统。存在主要问题是排水沟边坡坍塌淤堵,排水不畅。为确保河套灌区配套工程设计顺利进行,1986年内蒙水利设计院成立了专门试验...  相似文献   

16.
奎屯柳沟灌区细粉砂地层成井工艺罗成(新疆奎屯柳沟灌区奎屯893203)关键词灌区,机井,施工柳沟灌区位于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为细粉砂地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低洼地带,受“三库”(柳沟水库、奎屯水库、车排子水库)、“两渠”(西干...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了新疆灌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研究以玛纳斯河灌区为研究区,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地下水均衡模型,定量分析了玛纳斯河灌区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典型年,灌区地下水均处于负均衡状态;同时玛河灌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渠系入渗、河道渗漏补给、侧向补给、田间入渗补给,分别占总补给量比例为32.34%~33.34%、10.22%~22.28%、15.55%~19.70%、15.31%~17.64%。灌区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占总排泄量比例为41.77%~51.83%。实践证明,渠系入渗补给对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作用较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是遏制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有十余年,共有10个大型灌区列入全国规划。通过对大型灌区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划分灌区建设发展为三个阶段,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现状进行研究,包括灌区情况、投资概况、工程建设及效益、等内容,重点阐述灌区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及目标,并提出今后改造的建议及对策,为大型灌区今后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白沙灌区自然地理条件、灌区工程状况和管理情况的初步分析 ,在灌区与工业用水出现矛盾时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