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小重  张朝君 《贵州农业科学》2012,(12):163-164,167
为摸清贵州酥李的情况,发掘、鉴选出优良的酥李单株,从2007年开始,对各地栽培的酥李、脆李、青脆李、冰脆李、空心李等酥李类型的品种进行考察,并进行选种工作。结果表明:贵州酥李分布面广,且称呼呈一定的地域性,但各地栽培的酥李、脆李、青脆李、冰脆李、空心李等性状基本一致,属同物异名。酥李是比较喜温的果树,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方更能表现出良好的果实品质。通过选种复选出4个优良单株,其果大、质优、口感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均在10%以上,可用于酥李的选育栽培。  相似文献   

2.
从症状识别及防治措施两方面介绍了发生在李树上的李疮痂病、李褐腐病、李袋果病、李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等果实病害,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李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李袋果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李树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紫云冰脆李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组成特征,了解其营养成分和价值,为紫云冰脆李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冰脆李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紫云冰脆李果皮和混合样品(除核外的带皮果肉)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B族维生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HPLC法可较好地分离紫云冰脆李果皮和混合样品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组分。其中,紫云冰脆李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山梨醇,果皮以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糖次之,共占总糖的66.41%;混合样以蔗糖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共占总糖的59.72%。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和莽草酸,果皮和混合样均以苹果酸为主,分别占总酸的87.66%和87.38%;B族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B1、B2、B6和B12,果皮和混合样均以维生素B12含量最高,分别为33.53μg/g和36.99μg/g,其中,除果皮维生素B6显著高于混合样外,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5.
<正>李叶红点病别名疔病、软骨红斑、红斑病、软骨肿斑。国内外分布较广,危害李属的多种植物,如李、毛梗李、山樱桃、樱桃、细齿稠李等。李袋果病我国东北和西南高原地区发生较多。主要危害李、山樱桃等。1症状1.1李叶红点病。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红色、红褐色小疹点,以后逐渐扩大,叶正面渐渐隆起,形成较明显的馒头形或类圆形肿斑,软骨质,表面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密生多数红色、红褐色小疹点,即病原  相似文献   

6.
总结从事李子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提出对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李果实褐腐病的防治实用技术,用以指导李果实生产中的病害防治,为李产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1年和1992年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湖南省(木奈)李病害有14种,不同地区病害种类及为害程度有很大差异,主要病害有(木奈)李细菌性黑斑病和真菌性穿孔病,其次有(木奈)李黑星病、红点病和根癌病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巫山脆李褐腐病病原菌,并通过体内实验(in vivo)探究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对其的抑制效果,为巫山脆李采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柯赫氏法则对采集到的发病果实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的测定,并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褐腐病病原菌采用损伤接种菌饼的方法接种到脆李果实上,探究1-MCP处理对巫山脆李不同时期接种褐腐病的抑制效果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观察、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结合PCR技术,鉴定出引起脆李褐腐病的病原菌为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1-MCP处理可显著降低(P<0.05)4℃贮藏期间处理前、处理后、损伤后经1-MCP处理再接种褐腐病的脆李果实的发病率并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25℃条件下,1-MCP处理对不同时期损伤接种脆李果实褐腐病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仅能维持在24 h内;病原菌在25℃贮藏条件下对脆李的致病性强于4℃贮藏条件;常温、低温条件下,1-MCP处理均可有效延缓脆李果实硬度的下降。【结论】明确引起巫山脆李采后褐腐病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观察发现,李树在新疆主要有李红点病和李小食心虫等病虫害。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周口市李栽培区李树常见的疮痂病、轮纹病、炭疽病、果腐病、红点病、黑莓病6种果实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是助力贵州扶贫攻坚的主要水果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通过多次实地调查贵州李主产区病虫害发生现状,结合目前李病虫害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李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蚧壳虫、蚜虫、李小食心虫等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旨在为优质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廖遥  吴康云 《农技服务》2008,25(7):110-110
从园地栽植、苗木选择、栽植时期、栽植密度和深度、果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紫云冰脆李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树病害主要以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李褐腐病最为常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最为严重。病害主要侵染花、果、叶等,可导致叶片脱落、树势削弱,果实丧失商品价值。现把这几种李树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树病害在李树生产中普遍发生,主要侵染花、果、叶等,可导致叶片脱落、树势削弱,果实丧失商品价值。近年来,黑龙江省随着李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李树病害的发生亦日益严重,主要以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李褐腐病最为常见,造成的侵害和损失也最为严重,为此,笔者对这几种病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脆红李品种上新近爆发的一种未知病害,解除脆红李大面积发生的"火烧叶"病害对脆红李产业的威胁。【方法】本文从不同发病地区采集"火烧叶"病叶,通过室内镜检,病原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病原菌再分离鉴定等方法,对引起脆红李"火烧叶"病害的病原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引起四川省多个脆红李产区的"火烧叶"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意义】脆红李"火烧叶"病病原鉴定为"火烧叶"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我苗圃在多年的果树栽培中,引进400多个果树新品种,并培育了各类果树苗木,占地面积26.67hm2(400亩),苗木数量800多万株。李子:巨早李、七月红脆李、幸运李、杏李等。珍稀李子:巨黑王李、巨艳李、金珠脆、火凤凰。油桃:巨优系列、中油4号、瑞光28等。新特优油桃:巨天红蜜、红心珠、脆晶蜜。桃:夏之梦、夏丹、突围桃、寒公主、蜜寒桃。盆桃、扁桃、观赏桃。特稀桃种:红叶肉桃、霜脆紫叶桃。果特大高产奇优桃品种:丽宇桃、春脆桃、霜蜜桃。葡萄:红芭拉蒂、黑芭拉蒂、阳光玫瑰、北冰红、辽峰、冰美人、茉莉香、妮娜皇  相似文献   

17.
李园在生产管理中常因管理措施不当而发生病虫害,轻者影响树体发育、影响果实品质,产量降低,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缩短,果实不能食用,甚至绝产。黑龙江省李园管理中常见李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叶螨、李小食心虫、天幕毛虫、李子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南平地区脆李品种资源,增加品种选择,错开不同熟期,以实现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近年从四川宜宾引进闽北种植的青脆李、五月脆、茵红李、脆红李等4个优良脆李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物候期观察和果实性状等综合测评。结果表明,4个脆李品种均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生长良好且能正常结果。五月脆6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最早。茵红李、青脆李在7月上旬成熟,丰产,品质优良。脆红李在8月上旬成熟,果小,有采前落果现象。引种表现及评价结果可作为4个脆李品种引种推广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脆红李是四川特色优质产品,随着重庆市果林产业项目的调整,脆红李的种植面积扩大,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本文就重庆市脆红李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脆红李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实现果树高品质、高产、高收益的目的,同时探讨脆红李的发展前景,以期更好地发展重庆市的果林产业。  相似文献   

20.
脆红李原产于四川省乐山市,于2009年引入贵州地区种植栽培,脆红李的属性中庸,树冠呈自然开心形。自引进后,脆红李在贵州地区的栽培表现较好。脆红李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于树形结构要求在修剪时采用相应的原则进行,从施肥的角度来讲,脆红李每年施肥三次并辅助根外追肥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脆红李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