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介了Li6200便携式光合仪的原理和新研制的Li610和Li670等配置单元形成的开环系统.作者依据近年来的实践和具体操作,改进气流速设置,CO2校正以及干燥剂使用;同时,在使用用户格式时,追加了蒸腾速率,蒸汽压差和水分利用效率3个重要指标.此外,还对数据通信中的参数设置等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林隙主被动遥感协同自动识别方法,为进一步量化林隙特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真彩色航空正射影像(0.2 m)和机载Li DAR(3.7点·m-2)为主被动遥感数据源,选取东北典型天然次生林——帽儿山实验林场东林施业区为研究区进行面向对象林隙识别。在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通过对比3种分割方案(航空影像分割、Li DAR数据分割、航空影像Li DAR协同分割)、10种尺度(10~100,步长为10)确定最优分割方案及尺度参数。在最优分割结果基础上应用航空影像的光谱特征、Li DAR数据提取的高度特征及共同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进行林隙识别。【结果】3种分割方案的最优尺度均为20;所有尺度均是基于Li DAR数据分割ED3modified(0.52±0.11)低于基于航空影像分割(0.58±0.07)与航空影像Li DAR协同数据分割(0.58±0.07)。在Li DAR数据最优尺度(20)下,采用光谱和高度共同特征的主被动识别与单独采用光谱特征的主动识别及单独使用高度特征的被动识别相比,分类精度分别提高36.71%和8.17%。【结论】3种分割方案中,基于Li DAR数据分割结果最好;使用主被动遥感协同自动识别进行林隙分类时精度最高(OA=87.73%,Kappa=0.81)。  相似文献   

3.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快速获取森林三维数据的新手段,但是基于Li DAR的林业参数估计算法和提取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海南省三亚市热带区域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扫描获取的Li DAR点云数据提出了改进的动态移动窗口搜索算法,进行冠高模型建模与生成,并提出了基于此模型进行林木平均高度估计的方法。通过改进的算法,利用C#编程、Las Tools、Arc GIS等相关工具对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从而进行DEM和DSM提取、CHM生成、平均树高等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经过算法的改进,大面积森林的数字地面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冠高模型(CHM)可以从Li DAR数据中快速提取,但Li DAR点云获得的树高值比实际值低。这是由于Li DAR数据树顶的错失及点云的低密度所导致的,然而通过最低树高值的不断增加,其实测值与估计值的差值也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神农箭竹开花前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之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质元素在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体内的分布规律由大到小顺序为:Ca、M、Fe、Na、Mn、Ba、Zn、B、Cr、Ti、Cu、Ni、Li、Co、Ca、Mg、Na、Mn、Zn、B、Ba。Co、Ca、Mg、Na、Mn、Zn、B、Ba等元素主要在叶中积累;Fe、Ni、Co、Cr、Li、Ti主要在根中积累;Cu主要在鞭中积累;几乎所有矿质元素在竿中的含量都低于其它器官。随着开花过程的进行,神农箭竹体内各器官中Mg、Fe、Ba、Cr、Li、Ti等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B的含量逐渐升高,其它矿质元素在不同的器官和生长发育时期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牡竹属的研究(之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重探讨了有关本属的概念、与邻近属之间的关系、属下分类系统以及本属在竹亚科中的系统位置。基于形态学的分析、比较,特别是数量分类学的验证,笔者支持广义牡竹属的概念,即赞成“甜竹属Sinocalamus McClure emend keng f.”应为牡竹属的异名。本文建立了牡竹属—新亚属,即龙竹亚属 Dendrocalamus subgen.Sinocalamus(McClure)Hsueh et D.Z.Li,stat.nov.;四个新组,即椅子竹组 Sect Bambusoidetes Hsueh et D.Z.Li,Sect.nov.;龙竹组 Sect.Draconicalamus Hsueh et D.Z.Li,sect.nov.;麻竹组 Sect.Sinocalamus(McCl.)Hsueh et D.Z.Li,sect.nov.;碟环慈竹组 Sect.Patellares Hsueh et D.Z.Li,sect.nov.。本文记载了牡竹属植物10新种、1新变种和3新变型;报道了6种牡竹属植物为中国分布新记录,3种云南分布新记录;证实我国并无 Dendrocal-amus strictus(Roxb.)Nees 的天然分布。至此,中国牡竹属已知有29种2变种4变型(不含原变种及原变型)。本文对牡竹属的区系特征也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缘毛太行花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蔷薇科太行花属(Taihangia Y et Li)是1979年5月发现、1980年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俞德俊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朝銮,对植株与花粉的形态、染色体、同功酶带等进行研究后,鉴定命名的我国太行山区特有属。它的发现,填补了蔷薇科有关属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的空白,引起了植物学家的兴趣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针对已有三维点云数据单木分割方法提取下层林木困难、准确提取林木数量占总体比例偏低导致提取工作有效性不高、提取效果受点云密度和林分结构复杂程度影响等问题,改进单木提取策略和算法,为Li DAR单木提取技术向生产实践应用转化提供支撑。【方法】以机载Li DAR点云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分层聚类的三维立体单木分割方法,并对点云分层、分割、单木匹配等环节进行算法改进,实现空间异质性较高林分的单木分割和信息提取。【结果】改进后的算法可在高密度、高空间异质性林分中进行单木分割和信息提取,并能更合理地与地面实测林木信息匹配,可匹配的林木比例最高达88.70%,单木树高、林分平均高精度最高分别达92.38%、99.84%,树高基尼指数、树高变异系数精度最高达89.65%。【结论】通过多水平分层和纵向聚类融合,可提升对于林下层尤其是更新层林木的提取能力;构建提取有效性指标,更加关注成果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中加入空间结构精确度指标,可充分发挥Li DAR对空间结构的反演能力。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3个浙江种子植物新分类群: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 shikokiana Makino f. anomala (H. L. Li) J. P. Li,S. J. Ying et Z. H. Chen新等级与新组合变型,石山薜荔Ficus pumila L. var. calcarea G. Y. Li, W. Y. Xie et Z. H.Chen新变种,玉果山菅Dianella ensifolia (L.) Redoutéf. leucocarpa J. P. Wu, Y. F. Zhang et Z. H. Chen新变型,其中异形玉叶金花为华东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凭证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柏科、樟科、苦苣苔科、茜草科、胡颓子科、虎耳草科和百合科共10种种子植物在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它们是岩生翠柏Calocedrus rupestris Averyanov et al.(柏科Cupressaceae)、钝叶厚壳桂Cryptocarya impressinervia H.W.Li(樟科Lauraceae)、云南厚壳桂C.yunnanensis H.W.Li、小叶楠Phoebe microphylla H.W.Li(樟科Lauraceae)、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ich ex A.P.de Candoll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美果九节Psychotria calocarpa Kurz(茜草科Rubiaceae)、攀援胡颓子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er(胡颓子科Elaeagnaceae)、长柄胡颓子E.delavayi Lecomte、尾萼山梅花Philadelphus caudatus S.M.Hwang(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和太白韭Allium prattii C.H.Wright ex Hemsley(百合科Liliaceae)。  相似文献   

10.
机载LiDAR和高光谱融合实现普洱山区树种分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机载遥感影像对普洱山区进行植被分类研究,为山区森林经营规划与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制图提供高效应用途径。[方法]将2014年4月航拍的机载AISA Eagle II高光谱和Li DAR同步数据融合,利用点云数据提取的数字冠层高度模型(CHM)得到树种的垂直结构信息,结合经过主成分分析(PCA)的高光谱降维影像,选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分类。[结果]普洱市万掌山实验区主要树种分为思茅松、西南桦、刺栲、木荷等。融合影像数据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0.54%、0.78,比单一高光谱影像数据分类精度分别提高6.55%、0.08,其中主要经营树种思茅松的制图精度达到了90.24%。[结论]该方法对山区主要树种的识别是有效的,将机载Li DAR与高光谱影像融合可以有效改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12.
四川山茶科植物新记录种——小黄花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四川山茶科植物新记录种——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Chang),并描述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相似文献   

13.
芒果瘿蚊类害虫由于个体微小不容易鉴定识别,通过比较其危害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差异,可以为我国常见的芒果瘿蚊Procontarinia mangicola Shi、芒果阳茎戟瘿蚊Hastatomyia hastiphalla Yang et Luo、芒果花瘿蚊Dasineura amaramanjarae Grover、芒果柑桔花蕾蛆Contarinia citri Barnes和芒果状铗普瘿蚊Procontarinia robusta Li,PuZhang等5种瘿蚊的识别鉴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26.槭树科 Aceraceae(80)红脉槭Acer rubronervfum Y.K.Li,广西植物,5(1):7-8,1985.产施秉(模式产地);生于海拔1200米的阔叶林中。落叶乔木;用材树种、园林植物.(81)雷公山槭Acer leigongshanicum Y.K.Li,广西植物,7(3):212,1987.产雷公山(模式产地);生于海拔1600米的山谷林中。落叶乔木;用材树种、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5.
粗榧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t Wils.)Li.]的形态特征、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16.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资源丰富(杨传平等,2004).白桦树皮提取物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多样.目前研究证实白桦中富含白桦酯醇、白桦酯酸等三萜类物质.白桦酯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酯、利胆和保肝等作用,促进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TNF,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李薇等,2000;Bahina,2003;Li etal.,2000).  相似文献   

17.
<正> 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Tsai et Li)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甘肃、河南等省,是华山松的毁灭性害虫。1986年4月,我们首次从华山松大小蠹自然罹病虫尸中分离出一株昆虫痘病毒(EPV),现对其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响叶杨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响叶杨幼树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叶杨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00,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5:0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响叶杨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等。  相似文献   

19.
贵州产竹亚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0月至11月,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在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及广西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对贵州省南部及广西自治区部份地区的竹类进行了调查引种,作者参加了此项工作,标本经整理鉴定后发现了四个新分类群,它们是:多毛箬竹Indocalamus hirsutissimus Z.P.Wang et P.X.Zhang var hirsutissimus,光叶箬竹I.birsutissimus var glabrifolius Z.P.Wang et N.X.Ma,乳纹方竹chimonobambusa lactistriata W.D.Li et Q.X.Wu和线叶方竹Ch.linearifolia W.D.Li et Q.X.Wu.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浙江悬钩子属(Rubus Linn)植物4个变型,其中重瓣蓬蘽(R.hirsutus Thunb.form plenus Z.H.Chen,G.Y.Li et M.H.Mao)和宁波三花莓(R.trianthus Focke form.pleiopetalus Z.H.Chen,G.Y.Li et D.D.Ma)为新变型,多瓣蓬蘽R.hirsutus Thunb.form harai(Makino)Ohwi)为中国分布新记录,重瓣山莓(R.corchorifolius Linn.f.form semiplenus Z.X.Yu)为浙江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