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韩旭东 《河南农业》2008,(21):29-29
一、合理密植 个体受群体制约,群体大日寸,势必影响个体发育,群体小时,个体发育好。杂交棉要达到大群体大个体的生产态势,就必须选择一个适合个体充分发展又达到群体最大值的种植密度。通过研究与实践。郸城县杂交棉适宜密度为12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个体受群体制约,群体大时,势必影响个体发育,群体小时,个体发育好.杂交棉要达到大群体、小个体的生产态势,就必须选择品种具有生育进程快、结铃集中、单株生产潜力大、吐絮畅、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棉田大小苗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的产量是群体与个体综合表现的结果,群体发育好而个体发育差,或者个体发育好而群体发育差都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只有实现群体与个体发育的最佳值,才能使棉花获得高产。棉花要实现均衡增产的目标,自始自终离不开“匀”字,棉花苗情均匀、长势均匀、长相均匀是棉花高产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一、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小麦的产量决定于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穗数取决于群体,穗粒数和粒重取决于个体发育状况.-般来说,导致亩穗数多的群体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体发育好坏,往往依赖于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因此,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小麦的产量决定于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穗数取决于群体,穗粒数和粒重取决于个体发育状况。一般来说,导致亩穗数多的群体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体发育好坏,往往依赖于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因此,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解决好多头与倒伏、穗多与穗大、粒多粒重的矛盾,使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协  相似文献   

6.
鲁西北小麦宽幅播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芳 《吉林农业》2010,(9):105-105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处理好麦田群体与个体矛盾的基础上,扩大行距、扩大播幅、降低播种量、播种均匀;促进小麦个体发育更健壮、质量更好;使单株成穗多、穗大、粒多、粒饱,是一项显著增产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个体选留 后备母猪应选择系谱清楚,个体发育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经调教性情温顺的母猪。经产母猪应选择性情温顺、产仔率高、泌乳量大、健康无产科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母猪。  相似文献   

8.
要想获得玉米高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辩证地处理好个体内部各器官之间,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之间,以及个体发育与群体发育之间的矛盾。合理密植就是调整作物群体和叶面积系数,提高植物绿色部分对阳光辐射能截获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覆膜穴播低密度,小麦个体发育良好,单株生物重、穗粒数、穗数重增加,但产量较低.地膜春小麦最合理种植密度在9~13株/穴,9株/穴产量最高.密度过大群体内个体间对水、肥、光、热、空间等资源的竞争,导致个体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麦双镇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播种的籽粒分散均匀,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合理,无效分蘖少,两级分化快,地上与地下、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根系生长活力强、茎秆坚韧度高,田间小气候得到改善,田间荫蔽时间缩短,通风透光好,单株分蘖多,成穗率高,绿叶面积大,叶片功能时间长,延缓了小麦后期早衰。同时,克服了传统密集条播造成的籽粒集中、争夺肥水、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通过两次镇压,能较好地压碎、压实土壤,小麦籽粒与土壤密实结合,避免了透风失墒,缺苗断垄,弥补了因秸秆粉碎不足而出现的“悬空”苗、“高脚”苗,保证了出苗均匀,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当的烟株群体并调控烟株个体发育水平,达到协调攀枝花烤烟产量、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方法】对攀枝花烤烟代表品种云烟85,其施氮水平和群体密度设计9个处理,布置随机区组试验,调查不同处理的个体发育情况和群体表现,分析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田间病害、产质量差异。【结果】处理1烟株密度18000株/hm2,施用纯氮65.25kg/hm2,N∶P∶K=1∶1.04∶2.34,烟株个体平均株高133.9cm,平均茎围8.4cm,平均叶片数19.9片,中部叶片平均长62.4cm,平均叶宽19.6cm,叶面积系数3.26,田间生育期123d,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且上等烟比例达到了70.12%。【结论】在中等肥力土壤,云烟85群体从16500株/hm2增加至18000株/hm2,施用总氮量从95.25kg/hm2减少15~30kg,生育期缩短7d,可获得较优的群体结构和适宜发育水平的烟株个体,从而达到调控烟株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的目标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优的质量,能较好协调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淮北地区单产 75 0 0kg/hm2 以上小麦优质高产栽培 ,在组成群体结构上 ,要力争穗多、穗大、粒重 3因素协调发展 ;即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又要有良好的个体发育 ,达到群体和个体的统一。同时也明确了小麦对播期、播量、肥水的需求规律。培肥地力 ,分期施氮 ,增施钾肥 ,保证了小麦生长发育的供求 ,验证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两年多点大田和小区试验结果,认为“稳群体壮个体攻大穗”是浙江省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栽培途径。栽培上应在一定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单穗重,减少基础群体,控制群体发展,促进个体发育健壮,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增加单穗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施肥上应减少基、苗肥比例,相应增加孕穗肥以满足高产小麦中后期旺盛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改善穗分化的营养条件,增大后期绿叶面积持续期和光合生产量。本文还提出了本省当前栽培的几个品种的高产栽培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认为,大冈镇小麦产量徘徊于中产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群个体生产不协调,群体发展过大,个体发育不壮。小麦从中产向高产跨越必须协调群个体矛盾,通过降低群体起点,促进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保足穗;通过主攻壮秆大穗,增粒数,增粒重,抗倒伏,夺取高产稳产。其对策是:减少基本苗,适期播种,增加投入,普及"促-控-促"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有机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是在高产地力条件下的栽培技术,精播技术的基本苗较少,为每667平方米8万~12万,群体动态比较合理,群体内光照条件好,个体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抗倒、高产。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小麦精量播种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杂交棉具有较强的个体优势,结铃性强,丰产性高,增产潜力大,通过观察、分析、探索在我区栽培技术及田管条件下,杂交棉中48个体发育规律及生物学特性,为在我区的大面积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双低甘蓝型油菜浙大622超稀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浙大622在超稀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3万株/hm2超稀植密度下,实际产量比对照下降了20.93%,表明超稀植密度过低虽然增加了个体生产潜力,但群体优势减弱,不利于增产。而在6万株/hm2超稀植密度下,个体和群体综合优势明显优于常规密植条件,实际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8.82%,说明超稀植对油菜增产确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两种超稀植密度比对也表明,超稀植并非密度越稀越好,不同品种类型的个体发育特征不同,应当根据品种特点,合理选择超稀植的最佳定植密度,以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8.
适宜的播种密度是花育30号个体与群体相互协调发展的要素,也是高产高效的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花育30号适宜的个体发育、群体光合效能充分发挥的666.7m2合理密度为9 800穴,此密度下,花育30号的产量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陕西农业科学》2005,(4):143-143
柴鸡又称土杂鸡。在家禽中以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味极佳在活鲜食品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养好柴鸡应把好“四关”。①选好雏鸡。柴鸡因其生长缓慢,个体发育较弱,因此在选育雏鸡时尽可能选择腿高爪长、前胸下垂的鸡苗,以最大可能地增加个体生长速度。②开食。购回鸡苗后不要马上饲喂,要等其鸣叫声较响亮时才可饲喂,一般在孵化后40h以上。  相似文献   

20.
小麦高产再高产的增产途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小麦高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高产麦田在土、肥、水条件继续改善,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群体发展与个体发育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群体结构比较合理,个体发育比较健壮,怎样能实现超高产,达到600kg/667m^2以上的产量。研究表明,植株个体内部的矛盾转化成了阻遏单产继续增加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光合产物的供求关系和源与库的相对平衡关系,特别是植株后期的早衰与源和库的关系,是在高产条件下小麦单产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