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RW生物促腐剂腐熟农家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应烤烟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施肥方法,采用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RW生物促腐剂腐熟农家肥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促腐剂腐熟农家肥的烟田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 085.45 kg/hm2、30 159.42元/hm2、14.46元/kg和43.49%.说明,促腐剂腐熟农家肥施入大田后有...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晚稻产量的影响,并给宁远县秸秆还田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烟、稻秸秆直接还田以及添加腐秆剂后还田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孔隙率,降低容重,添加腐秆剂后效果更加明显,烟、稻秸秆还田能显著促进晚稻生长,增加晚稻产量;添加腐秆剂后,烟、稻秸秆还田晚稻产量分别为7 664.7、7 574.9 kg/hm2,比对照增产868.3、778.5 kg/hm2,增幅12.78%、11.45%,增加纯收益2 431.3、2 179.8元/hm2。  相似文献   

3.
烟剂,又称烟雾剂,是由农药原药与燃料、助燃剂、消燃剂和分散剂等成分均匀混合加工成的,引燃后使有效成分以烟雾状分散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剂型。烟剂按用途分农用烟剂和卫生烟剂两种,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烟剂称农用烟剂。品种及类型截止2005年9月,我国共有68个农药生产厂家登记了146个农用烟剂品种,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占二分之一强。登记品种中以杀菌剂为主,占77.40%,杀虫剂占21.92%,杀菌杀虫复配制剂仅占0.68%。其中杀菌剂中又以百菌清为主,单剂有57个,占杀菌剂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加上其复配制剂达84个品种,占杀菌剂总量的四分之三。其次是腐霉利单剂及其复配制剂,占杀菌剂总量的35.40%,而含有菌核净、霜脲氰、异菌脲、烯酰吗啉等较新药剂的品种不足一成,登记对象多为黄瓜霜霉病和番茄灰霉病;杀虫剂以敌敌畏和异丙威为主,这些中毒品种就占据了杀虫烟剂总量的90.96%,而菊酯类低毒品种还不足一成,登记对象多为黄瓜蚜虫、粉虱。市场上常见的商品烟剂使用的原药多为百菌清、腐霉利、敌敌畏、异丙威。但为了追求药效,扩大杀菌谱或杀虫谱,在杀菌剂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未登记的药剂,在杀虫烟剂中加入甲胺磷...  相似文献   

4.
试验了由百菌清和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复配而成的烟剂农药新品种-10.2 % 百利烟剂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其防效达73.59 %~85.09 %,高于组分单剂,使用的适宜剂量为750 g/hm2~1 200 g/hm2,持效期为7天。  相似文献   

5.
秸秆腐解剂对不同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网袋法模拟烟田中秸秆还田,探索研究秸秆腐解剂对不同秸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00 d腐解后,施用秸秆腐解剂与否,秸秆腐解率和有机质释放率秸秆都为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后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腐解速度分别提高9.60%、8.22%、6.42%,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有机质的释放速度分别提高了1.58%、1.34%、1.08%;未施用秸秆腐解剂时,秸秆速效氮释放率为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后,秸秆速效氮释放率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的速效氮释放速度分别提高了4.10%、2.48%、1.72%;施用秸秆腐解剂与否,秸秆速效磷、速效钾的释放率都是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对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速效磷、速效钾释放速度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对福建省三明市烟草灰霉病菌更具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烟草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毒力表现为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对烟草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91.04%、89.39%和88.06%。[结论]推荐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用于生产上对烟草灰霉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30-1833
为明确灯盏花人工栽培过程中根腐病的防治药剂,以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为试验材料,选取常用杀菌剂(98%必速灭微粒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恶霉灵水剂、58%根腐消可湿性粉剂)作为防治药剂,在温室大棚和大田2种栽培环境下对灯盏花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500倍、根腐消250倍和杀菌剂复配剂(复活1号(恶霉灵)+世星(福美双))500倍液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灯盏花根腐病的发生发展,且在棚内以土壤消毒剂必速灭和生物制剂根腐消联合使用时效果最佳,说明多菌灵500倍、根腐消250倍以及恶霉灵·福美双500倍稀释液可用于灯盏花根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3,(5):86-88
选用湖南泰谷公司的秸秆速腐剂,研究常温条件下不同用量秸秆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采用失重法,设4个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速腐剂4g、速腐剂6g、速腐剂8g,。结果显示,秸秆腐解数量随速腐剂用量增加而增加。180 d 8 g速腐剂的秸秆腐解率最大,达38.1%,比不加速腐剂的对照增加24.9%。腐解剂在使用20 d腐解速度最快,腐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6种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菌和卷叶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共6种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菌和卷叶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甘蔗梢腐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469 9 mg·L~(-1),在试验设计的最大剂量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90.30%;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甘蔗卷叶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247 4、0.784 0、2.657 4和4.189 7 mg·L~(-1),在试验设计的最大剂量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3.45%、73.88%、79.21%和83.11%。可分别对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进一步开展防治甘蔗梢腐病和卷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从核桃上分离筛选的2株内生菌HT3和HT5的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与农药混配后的抑菌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室内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T3和HT5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影响较大,致使孢子畸形或抑制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100%和98%;菌株HT3和HT5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也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菌株HT3代谢产物的抑制率为58.69%,菌株HT5代谢产物的抑制率为63.07%。HT3,HT5代谢产物与杀菌剂速克灵50倍稀释液混配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速克灵(50倍稀释液)∶HT3=50∶50,速克灵(50倍稀释液)∶HT5=25∶75这2个组合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87%和86%,增效比均为1.3。  相似文献   

12.
陈勇兵  胡丽秋  许美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1-7881,7920
[目的]为了检测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新研制生产的20%腐霉利悬浮剂防治黄瓜菌核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喷施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 200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和喷清水(CK)共5个处理,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第3次药后10 d,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200倍液、50%扑海因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2.70%、65.35%、56.72%、74.19%,其中800倍液防效极显著高于1200倍液处理。[结论]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处理结果与对照药剂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防效相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上升,可以使用其600~800倍液防治黄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适于防治保护地蔬菜灰霉病的优化农药剂型。[方法]研制扑海因、农利灵、速克灵3种农药烟剂,测定其有效成烟率、烟粒细度及药效。[结果]扑海因、农利灵、速克灵3种农药有效成烟率高,烟粒细度小,适于加工成烟剂使用。以有效成分计,速克灵和扑海因烟剂为300g/hm^2,农利灵烟剂为450g/hm^2。[结论]在大棚韭菜、番茄、黄瓜上防治灰霉病的药效试验表明,3种农药烟剂均有很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4.
25%多·霉威SC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25%多·霉威SC300~4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600倍的防效,与50%速克灵WP1000倍的防效相当,使用安全,是一种对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拟人体胃肠消化的SHIME(simulator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 ecosystem)体外方法评价肠道菌群对不同农产品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作用规律,为正确评价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可使葡萄等13种农产品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降低30.3% ~ 97.2%,其中以葡萄和大豆中供试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膳食成分可增强肠道菌群对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菊粉作用下可使肠道菌群对葡萄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降低39.6%。大肠杆菌是影响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主要优势菌,36 h时可使葡萄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显著降低33.9%。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对几种草坪病害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檀根甲  钱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81-6181,6199
[目的]为了筛选用于草坪病害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方法]选用5种常用杀菌剂对3种草坪病害病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咪鲜胺对麦冬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为0.011mg/L,甲基硫菌灵次之;百菌清对马蹄金白绢病菌的EC50最小,为0.013mg/L,速克灵对上述2种病原菌的EC50均最大。对马蹄金叶轮斑病菌,除咪鲜胺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达到0.669mg/L外,其他药剂抑制率均在20%~50%。[结论]该研究为研制专门的防治草坪病害的杀菌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速克灵及乙霉威的抗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山西省晋中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乙霉威及速克灵的抗性水平,运用组织分离法从太谷、祁县和平遥的罹病黄瓜上分离到30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并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和菌落直径生长法分别测定了这30个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30个菌株对乙霉威、多菌灵和速克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0%,80%和90%;3种杀菌剂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分别为0.036 9,0.057 4,0.269 2μg/mL;3种杀菌剂抗性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66.0倍、421.5倍和55.3倍。表明山西晋中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和速克灵的抗性达到中抗,对多菌灵的抗性为高抗。建议在该地区生产中停止使用多菌灵,减少使用乙霉威和速克灵或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杀菌剂种子包衣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成株期以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生产上建议使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乳油作为防治蓖麻枯萎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9.
速克灵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单一使用很容易使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为合理使用这类杀菌剂,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笔者通过UV-C诱变草莓灰霉病菌敏感菌株CF1获得了对速克灵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CF1-1和CF1-2,并对抗性突变株的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1-1与CF1-2对速克灵抗性程度高,抗性水平与敏感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484.6倍和911.0倍。抗性菌株在无速克灵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敏感菌株弱,产孢量也明显少于敏感菌株;但其引起草莓离体叶片发病较敏感菌株重,病斑大且边缘颜色深;薄片黄瓜测定结果也表明,在无速克灵的情况下,敏感菌株CF1引起发病较重;而在有药条件下CF1受到一定抑制,但抗性菌株仍能致黄瓜片发病。将抗性菌株连续培养7代后对速克灵的抗性仍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 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 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 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 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