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木盆景》2014,(5):39-46
正以"兰香绿城,美丽郑州"为主题的"陈砦花卉杯"第二十四届中国(郑州)兰花博览会于4月1日上午在郑州绿博园开幕。本届兰博会由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花卉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花卉苗木协会、郑州市林业局、郑州市园林局、郑州市陈砦花卉市场等单位协办。旨在调动民众"爱花、养花、咏花、画花"意识,实现"以花会友,以花富民"的办会目标。兰博会设置了国兰文化馆、国兰精品馆、洋兰景观馆、兰文化馆等四大主题展馆,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并设置了兰  相似文献   

2.
"保护好国兰种质资源,科学养兰护兰,大力推广国兰文化,壮大国兰产业,让国兰这朵最具中国特色的花香飘世界,是我们这一代关爱国兰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柏斌 《花木盆景》2007,(5):26-26
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花卉协会、香港中华兰花协会、澳门兰艺会、台湾省国兰联合总会主办,中国花协兰花分会、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等单位协办,中国兰花协会莲瓣兰品种样品园、北京新时代经纬文化中心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兰文化大展上,为策划本届兰文化大展系列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云南省洱源县碧龙兰苑苑主——李映龙荣获“特别贡献奖”。李映  相似文献   

4.
舒肇甦 《花卉》2013,(8):33-35
国兰又称中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以其独特的幽香、花姿、叶艺广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喜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目前,国兰通常是指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  相似文献   

5.
蒿岳 《花木盆景》2007,(5):25-26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中国兰花劲节挺拔、幽香清丽的气质,典雅飘逸、纯美高洁的情操,为诸子百家、文人墨客所赞誉讴歌,被崇尚为理想的人格化象征,爱兰、赏兰、艺兰、护兰,已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与境界。  相似文献   

6.
“兰为王者香”。自古以来,兰花作为—种荣登大雅之堂的“上流之卉”,一直是达官贵人彰显身份的象征,是文人雅士抒情言志的寄托,普通老百姓难得一睹其芳容。而现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兰花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已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大众之花”,而依靠栽培、经营兰花迅速脱贫致富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按照业界一些专家的观点,国兰业正在走向繁荣。今年以来,兰界的重要活动层出不穷,先是1月26日“首届中国兰文化大展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紧接着1个多月以后,第17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江城武汉召开,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兰展更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整个兰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大好形势下,广大兰友更应清醒认识到,影响兰花事业进一步发晨的问题正逐步凸显,如国兰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工培育研究滞后,兰花知识还不够普及,对经营兰花的风险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最终受损的还是兰界,还是广大兰友的切身利益。作为花卉行业专业杂志,本刊为此深感社会责任重大,并特别策划了这一期兰花特辑,旨在介绍兰花市场动态,普及兰花知识,弘扬兰花文化,引导广大兰友科学养兰、健康爱兰、正确赏兰、理智购兰,为我国兰花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做一份贡献!由于版面和编辑水平所限,本期兰花特辑一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还请诸位专家和广大兰友多多谅解,多提宝贵意见,并期望此期这个良好的开端能够吸引广大兰友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搭建好《花木盆景》这个平台,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在此,借此一隅再次向大力支持我们的专家学者和兰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专栏编辑:李琴)  相似文献   

7.
新瓣形论     
在中国兰蕙文化中,识兰、赏兰、赞兰、植兰等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赏兰则是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正因如此,瓣形学也就渐渐地从无到有,由简到繁地不断完善。经过唐、宋、元漫长的历史长河,以瓣形赏兰的流传与发展并进,到了清代,成了赏兰的主流。清初鲍藏省(鲍绮云)撰写的《艺兰杂记》,首先总结了先人们和兰友们关于以瓣形赏兰的说法,创作出江浙兰花梅、荷、水仙瓣型学说。  相似文献   

8.
吕复兵 《西南园艺》2004,32(3):30-31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部分地生兰。传统的国兰有5大类:春兰、墨兰、建兰、寒兰和蕙兰。国兰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在兰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性状变异,有些变异经过人们的评品推敲,栽培固定,成为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艺,包括叶艺(也叫线艺)与花艺。兰艺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论述了花艺中的瓣型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第二十五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将在随州举办由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湖北省林业厅、湖北省花卉协会、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随州)兰花博览会将于2015年4月在随州市举办。中国兰花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兰花盛会。第二十五届中国(随州)兰花博览会主题为"蕙馥兰乡绿色随州",将展示我国近年来兰花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推进我国兰文化的研讨与发展,加强我国兰花产业与海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杂交兰介绍     
木公 《花卉》2014,(12):24-25
杂交兰是国兰与大花蕙兰杂交选育而成,它继承了国兰的很多特性,如花朵幽香飘逸,叶宽,叶上半部分略微下垂,株形优美,花箭高过叶子,花茎挺直,花瓣饱满端正等。杂交兰还有一些国兰没有的优点,最明显的是杂交兰可快繁种苗,批量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曾宋君 《花卉》2014,(12):26-27
杂交兰原本指兰科植物中的所有杂交种,但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却是由国兰和大花蕙兰杂交培育而成的一类兰花的特称。杂交兰名字起源于台湾,刚在中国大陆使用时,其名字的准确性被不少兰花专家和爱好者质疑,但由于找不到其它合适的代替名字,就被沿用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植物,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7个系列。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除在我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因此,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  相似文献   

13.
国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发展国兰产业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国兰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繁殖及栽培技术相对落后、小规模的种植形式和以经验为主的栽培生产模式难以大范围推广等。本文总结了广西河池市商品国兰的栽培经验,为养兰者提供参考,促进本地国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季兰,俗称焦美兰、石兰、夏兰、秋兰等,是建兰的一种,因其花期绵长、跨越四季而得名。四季兰株形健壮、叶姿柔美、花色富丽、馨香馥郁,在中国兰文化近代史中与春、蕙齐名;四季兰荷、梅、水仙、色花、蝶花、奇花、叶艺、水晶俱全,尤其是素花品种比其它兰花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5.
洋兰新星-大花蕙兰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兰花(Cymbidium spp.),倍受人们青睐,求者甚众.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和韩国也掀起了养兰热,兰文化之风盛行于世.被西方誉为"洋兰新星"的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也已进入了我国花卉市场,销路看好,并且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名品兰更是身价倍增,如2003年12月25日于深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花卉中心举行的大花蕙兰展览,其中一盆"兰王"一‘金边达摩'拍卖168万元($).其雍容华贵的外貌,色彩鲜艳的花朵,既有国兰的香韵,又有洋兰花大艳丽的色彩,植株高大,叶片挺拔、潇洒,长可达60 cm~65 cm(厘米),花序抽生于叶腋,长度可达60 cm~80 cm(厘米),正值春节开花,花色艳丽娇媚,花期可长达60 d~80 d(天),观赏价值极高,在观赏兰中,大花蕙兰的生产量大,市场售价也高[1].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滇西各地,兰花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许多珍稀兰花品种,成了莲瓣兰的主产地。莲瓣兰不仅秉承了传统国兰的风范,更以其“色、香、犁、韵”独领风骚,成了兰花大家族中的一支奇葩。莲瓣兰中奇花让人有一种神秘感,加之其花香浓郁,赢得了众多兰界人士的追捧。近年来,开发和驯化的莲瓣兰奇花新种——锦绣云南,  相似文献   

17.
正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植物,包括春兰、蕙兰、剑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7个系列,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除在我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因此,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历史上爱兰、植兰、赏兰、咏兰等兰事活动大都属于上层社会人士的一种业余喜好,传统上国兰就是以珍奇品种来满足少数人的欣赏爱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兰已不再是仅仅为满足少数人的特殊文化用品,而是逐步变为  相似文献   

18.
孙国际 《吉林蔬菜》2011,(6):106-108
1兰花种类和育种历史我们所说的兰花是对兰科(Orchidaceae)观赏植物的统称。全世界的兰种植物大约1000属20000种[1,2],将野生兰相互杂交,又不断产生新的杂交兰,成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科。我们习惯上把中国和日本栽培的兰属(Cymbidium Sw.)中的各个种称之为中国兰或东洋兰,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习惯、风俗、思想、理念等反映群众整体意识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艺术是一种体现人类自由和创造能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精神和活动领域。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地区文化艺术也不断繁荣,大量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文化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及市民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空间设计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既需要有现代化硬件设施的支撑,又需要体现地域特色及艺术形象。因此,分析了文化艺术馆空间特征,并阐述其地域性设计手法,以期能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幽谷识兰     
近年来.我国养兰业发展迅速.中国兰花随着我国文化传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养兰之风盛行。国兰的栽培中,除传统品种外,奇花、奇叶类型亦十分珍贵.如何在众多的兰花中鉴赏兰花、识别兰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