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6月,辽宁省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育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11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16只,成活率98%(1961/2000)。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IO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  相似文献   

2.
1996年6月,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作新城疫I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66只。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10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105/1961)。在确诊为弧菌性肝炎后,经用庆大霉素肌注,唆乙…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辽宁省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茵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育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表现,成活1961只,成活率98%。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己死亡鸡105只,占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用庆大霉素肌注,喹乙醇拌料和卡那霉素饮水,控制了疫情。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5月21日,该养鸡户从外地购进1日龄杂交雏鸡2 000只,育雏期间无异常,成活1 916只,成活率98%(1 961/2 000)。6月14  相似文献   

5.
养鸡户王某于2004年6月8日购进雏鸡1000只,饲养在25平方米的房间里,平地饲养,18日龄偶见有鸡发病,至24日龄时有530只发病,发病率达52.6%,死亡率达61.3%。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24日龄雏鸡维生素B1缺乏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一些新养鸡户反映,雏鸡难养,表现多病、事故多、成活率低。实际上这是科学技术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育雏,成活率均很高:巢湖市湖滨良种鸡场一九八四年由上海引进父母代罗斯种鸡1741只,42日龄事故死亡7只,育雏期成活率99.6%;一九八五年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日.我县高陂镇某养鸡场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3000只.网上育雏。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630只,死亡246只,发病率为21%,死亡率为8.2%。经吉安市兽医卫生检验所检测,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调查了本辖区内200个养鸡农户,1992年买雏鸡14807只,2月龄成活8331只,成活率为56.29%,个别农户的雏鸡成活率仅18.51%,给养鸡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雏鸡的成活率高低已是养鸡户极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山东临沂某养鸡户于2004年4月26日购进—日龄AA肉雏鸡2000只.平养育雏,并进行了正常的防疫和药物预防。18日龄时鸡突然发病,当日死亡15只,以后病情逐日加重,投服氟哌酸、痢特灵等药物未见明显效果,24日龄时死亡200余只鸡,死亡率达到12%。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3日我市富康家禽养殖合作社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2500只,网上育雏。2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育雏舍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460只,死亡215只,发病率为18.4%,死亡率为8.6%。  相似文献   

11.
衡阳市北郊某鸡场1996年4月30日从本市一孵化厂购进湘黄雏850余只,育雏成活率97%,生长发育良好.6周龄时有60%的鸡只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流行病学和人工接种试验,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本批雏鸡从孵化厂购回,放在一暖舍实行立体育雏,喂饲衡阳正大饲料厂生产的雏鸡料.l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OZ%的高锰酸钾,3~4日龄,饮水中加入青霉毒3000单位/只,链霉素4000单位/只,4~10日龄,饲料中井人0.02%痢特灵,同时在8日龄接种鸡新城疫I系苗,Ic日龄后,按0.05%克球粉和0.003%氯苯肌混饲交叉使…  相似文献   

12.
刘吉荣  唐云宪 《中国家禽》2005,27(11):46-46
本次发病雏鸡于2004年3月中旬购自当地一孵化场,共购1034只,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6%c.32日龄转群和调整饲养密度,将雏鸡从网上下到同一育雏房的地面平养(育雏舍未经任何消毒),地面铺上一层稻谷壳作为垫料,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个体的增大,呼出的气体和排出的代谢产物增多,地面垫料变得比较潮湿,卫生状况转差。到38日龄时,个别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拉稀粪或粪便带血,冠髯苍白,43日龄时,出现鸡只死亡。并在随后的几天里,鸡群的发病率增多,死亡率增加,在整个疫情期,有临床症状的雏鸡.453只,发病率为45.3%,共死亡雏鸡42只,病死率为9.71%。  相似文献   

13.
我市养鸡户王某于2005年7月份,购进雏鸡1000只。饲养到20日龄时,由于天气阴雨连绵,鸡群开始发病,5天内发病478只,发病率为47.8%;死亡136只,死亡率28.5%。笔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鸡伤寒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份,太康县一养鸡户饲养的雏鸡7日龄时陆续出现死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周内死亡45只,死亡率达3%。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5.
沈明华  祝明新 《中国家禽》1998,20(10):42-42
1发病情况1997年9月1日,扬中市一养鸡户购进雏鸡400只,地面木屑垫料平养育雏。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MD苗,2~8日龄氟哌酸饮水。6日龄开始出现大批死亡,第一天死亡12只,第二天死亡25只,第三天死亡37只,呈逐渐增多趋势。9月8日诊断为鸡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许多农户缺乏科学的育雏技术,雏鸡育成率普遍较低。部分养殖户甚至是育一批死亡一批,成活所剩无几,损失惨重。为此,笔者结合农村实际条件,采用切实可行的育雏措施.分别对喂养了200只、350只和600只的养鸡户进行了育雏示范。结果这3个养鸡户的育雏率分别达到了95%、92%、90%.是农村家庭养鸡育雏水平较高的示范户。笔者就具体的做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雏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铭 《中国家禽》1998,20(11):40-41
1流行病学调查1997年4月22日,该户从外地购进1日龄海兰雏鸡(鉴别雌雄后的小公鸡)2200只,在预制结构楼上平面育雏,喂给“希望”饲料。30日龄时,雏鸡长势参差不齐,成活1988只,成活率90.4%,因鸡只不断长大,楼上房间地面较小,于5月24日...  相似文献   

18.
吴慧明 《中国家禽》2005,27(20):33-33
2005年射阳县某养鸡大户饲养罗曼蛋鸡2200只,育雏期和育成期生长良好,进入产蛋期时鸡成活率为98.4%,142日龄开产,165日龄产蛋率上升到78%。此时有个别鸡突然发病死亡,后来逐渐增多,到175日龄时死亡19只,经临床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葡萄球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7年3月,我县某新建鸡场发生一起雏鸡新城疫、鸡白痢和球虫病混合感染。7日龄开始发病,导致鸡群几乎全部毁灭。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1987年2月初,该鸡场从某地调进罗斯种蛋3000只,自家炕孵,出雏鸡1946只,3月5日(1日龄)进育雏室平养,地上垫料为稻壳和草包,保温设施为地上烟道。饲喂配合饲料。至6日龄成活1922只,成活率为98.77%。3月11日(7日龄),  相似文献   

20.
鸡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禽的传染病,尤以雏禽的易感性最高,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即可造成较大的损失。2000年6~7月,海宁市养鸡户王某、徐某的2批肉雏鸡相继发鸡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徐某自2000年6月11日从杭州某孵坊购入岭南黄雏鸡1500只。王某于2000年6月23日自本市某孵坊购入江村黄雏鸡4000余只。2户发病的共同特点是:从购入雏鸡的第3、4天就有雏鸡死亡,7~10日龄死亡达高峰。到12日龄时,徐某之雏鸡死亡457只,死亡率达到30.47%;王某的雏鸡至10日龄死亡296只,死亡率为7.4%。2批病鸡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