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猪高热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高热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弓形虫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临床上常见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支原体或弓形体等混合感染,以及猪圃环病毒与其他病毒和(或)细菌等多重混感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养猪场由于防疫措施及病死猪处理不当,一些流行病和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呈现多发趋势,且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根据对河南省南部各县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猪病流行发生如下变化: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多重(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较多,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猪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较多;病毒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尤其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感较多.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主要是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仔猪先天震颤等。且猪圆环病毒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控该病,需了解猪圆环病毒的病原特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研发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工作,目前,疫苗在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疫苗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1猪高热病的特点1.1病因临床上可知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所致。1.2病原主要是猪蓝耳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猪圆环病毒病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现状,结合近年来的论文,回顾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史,整理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和监测情况,提出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具有感染率高、流行面广,表观健康猪群带毒率较高,感染率稳步上升以及经常与其他多病原共同感染的流行特点;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相对保守,流行的毒株类型逐渐从基因型2a转向2b,并已出现基因型2d的流行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经常发生基因重组等特性,据此本文提出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6.
猪病防控     
正1猪病流行特点1.1混合感染严重目前许多猪病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常见的有蓝耳病、支原体与胸膜性肺炎放线菌混合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猪病毒性腹泻与圆环病毒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混合感染。这些猪病往往都可称为综合征,如高热综合征、呼吸系统综合征、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是所有猪高热病的基础病原。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已在我国猪群中呈流行趋势,并常伴随多种并发或继发病原的感染。本文从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应重视疫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白挨泉 《兽医导刊》2013,(12):19-21
目前猪群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TTV、猪瘟、伪狂犬病、猪流行性感冒、霉菌毒素中毒等。由于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猪的整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群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相当严重,常见的继发疾病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猪的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呈暴发流行趋势.由于感染圆环病毒后,仔猪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猪群的抗病力显著下降,很容易由此引发多种猪病,从而在临床上形成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常常使病情更趋复杂,病死率明显增加,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现将发生在山西省阳城县某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病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情况总结报告于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1高热病的病原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高热病病原是巨细胞病毒,这个病毒和猪伪狂犬是一个科,属于疱疹病毒科,但不是一个亚科,β疱疹病毒亚科、巨细胞病毒属。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黑龙江省某猪场发生的猪病确诊,首先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理解剖初步怀疑是猪圆环病毒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然后无菌取病猪脾脏、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纯化后的细菌经革兰氏染色、生化实验和动物实验,鉴定为猪链球菌;提取脾脏和淋巴结DNA、RNA经PCR检测出猪圆环病毒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的核酸阳性条带。说明了该病猪确系猪圆环病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对头孢咪唑、环丙沙星、氟哌酸高度敏感。并结合猪场的发病情况和试验结果提出了防疫方案和治疗措施,为猪场防治猪圆环病毒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与链球菌混合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当前猪病的主要态势 1.1 病毒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 1.2 细菌的多重感染如: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增生性肠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猪圆环病毒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引起猪的机体免疫抑制、免疫失败、严重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导致生猪繁殖障碍,降低饲料转化率,死亡率上升,从而影响养猪经济效益。1流行特点猪圆环病毒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多数为混合感染。怀孕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猪圆环病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该病感染的猪群易产生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失败,多发生于2~3周龄和5~8周龄的仔猪。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由圆环病毒所引起的猪传染病,近年在我国普遍流行,给我国的猪养殖产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该文通过分析介绍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提出了疫苗接种、饲养管理和控制混合感染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预防系统的建议,该系统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一)流行特点猪圆环病毒病(PCV)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PCV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类型、品种的猪和胎猪均可被感染。感染猪自鼻液、粪便、精液等排泄物排毒,经口腔、呼吸道和生殖器官水平传播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感染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混合感染的病毒或细菌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达20%~30%。如  相似文献   

18.
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对猪只的危害较为严重,分析了病猪混合感染后的发病状况、流行现状,以便广大养殖户认清该病的发生机理和诱发因素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以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猪是唯一的易感宿主,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我国自2001年发现该病以来,全国各地不同规模化的猪场都在发生该病,给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为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引起淋巴系统疾病、渐进性消瘦、呼吸道症状;造成猪免疫机能下降、生产机能下降;临床症状为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猪消瘦、呼吸急促、咳喘,黄疸,腹泻,贫血。主要以圆环病毒II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