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枣树落花落果较严重,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治枣树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是增产丰收的关键。枣树保花保果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抓好“开甲”工作。枣树“开甲”即环状剥皮,要掌握好以下技术:1.选择适树,对树势旺、座果率低的成年枣树都可进行“开甲”O幼龄树、老弱树、破肚子树以及有枣疯病的树不适宜“开甲”。连年“开甲”的树如出现生长量减少,叶片变黄时,要及时停甲养树。2.“开甲”时期。枣树在发芽至座果前这段时期都可进行“开甲”,但以盛花期进行效果最佳。3.“开甲”方法。初次“开甲”的枣树可在距地面约3…  相似文献   

2.
枣树“开甲”是枣林丰产的重要措施。以甲口宽度、甲口长度、开甲时间、管理措施进行三水平的L9(3~4)正文设计并试验,结果表明,甲口长度是“开甲’增产的关键因素;最佳技术方案是甲口宽度为0.6cm、甲口长度为全环、开甲时间为始花期、管理措施为灌水1次。“开甲”增产幅度还与树龄、树势、立地条件及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3.
枣树“开甲”又称骟树(即在主干上环状剥皮),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一千四百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项保花保果措施。目前我国枣果主产区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已把开甲作为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庆阳地区宁县是我国优良枣品种——晋枣的主要产区。由于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开甲技术基本上没有应用,为了经营好宁县现有的晋枣资源,充分发挥枣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于一九八七年在宁县王台村赵家沟结合病虫防治,开展了枣树开甲试验.  相似文献   

4.
枣树“开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开甲”也叫环状剥皮,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据了解山东、河北、河南应用较广,如山东、河北金丝小枣“开甲”后,可提前挂果2—3年,并显著提高产量质量。河南灰枣也一直应用“开甲”,而我省过去应用较少。1983年,省林科所与秸山、定襄、襄汾三县林业局配合,分别对秸山板枣、定襄油荷枣和襄汾  相似文献   

5.
开甲是枣树增产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有些品种是不宜开甲的 ,如铃枣、婆枣、冬枣等鲜食品种。近年来 ,人们试图通过开甲来增加这些品种的产量 ,但效果不佳。经观察 ,这些树开甲后 ,果的质量一般都受到影响 ,成熟期提前 ,口感发绵 ,含糖量低 ,果实易落等有些枣树不宜开甲  相似文献   

6.
一、甲口虫的危害及习性 目前,枣树花期“开甲”即环状剥皮仍是河北、山东金丝小枣、冬枣产区普遍应用的重要的枣树增产措施之一。金丝小枣如果不开甲,全树只零星坐果,产量甚微,而开甲后,坐果率可提高40倍以上,产量提高20倍以上,其它枣树开甲后也可提高产量20%~110%。但是,枣树开甲后,又常常遭受灰暗斑瞑,俗称枣树甲口虫的危害。该虫以幼虫危害枣树甲口和伤口,造成甲口不能完全愈合或甲口上下韧皮层完全断离,被害树树势迅速转弱,枝条干枯死亡,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重者1~2年整株死亡。根据调查,不进行甲口保护的开甲枣树,被害率可达76%,年均死亡株率0.5%,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7.
枣树“开甲”“开甲”就是对枣树进行环状剥皮,切断树干韧皮部后,使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停止下运,有利于开花座果,提高产量和质量。“开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开甲”时期以枣树花开30%为宜。2“开甲”宽度用利刀环切两圈,深达木质部,切时刀口要“上刀下...  相似文献   

8.
对枣树进行开甲、摘心、喷肥、喷尿素和喷KH_2PO_4处理,以及不同水平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开甲喷肥处理不仅能极显著地提高株产和增加果重,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树体的营养生长。是枣树丰产配套技术的最优组合;开甲摘心喷肥效果亦好,但摘心较为费时费力;开甲摘心或开甲虽能提高株产量,但对树体营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单种措施处理时,增产效果不及有开甲参加的组合处理大。开甲喷肥组合处理,可在枣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所谓枣树支干轮流开甲,即不在主干开甲,而是对支干进行有目的轮流开甲。如,有3个支干先在其中2个生长比较旺的支干上开甲,让其弱枝生长,下一年再进行开甲,开过甲的支干这一年就不再开甲,以此类推轮流进行。开甲日期,可在“芒种”前后进行,但最好在半花半脐时进行。开甲规格,宽以1厘米  相似文献   

10.
冬枣树与其它果树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需要开甲,说明开甲对枣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病虫害防治在整个冬枣生产中也是难点、要点。  相似文献   

11.
枣树开甲是枣树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开甲后,甲口难以完全愈合则是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甲口不愈现象的成因、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予以探讨并作以介绍,旨在为枣树丰产提供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枣树开甲,又叫环状倒剥皮.枣区对自然坐果率较低的金丝小枣、无核小枣树实行开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开甲树比不开甲的坐果率高25.1%,好果率高7.4%,果实含糖量高11%,而且果实着色也好.枣树开甲,一般应用于15年以上大树盛果期,在枣树花开一半时,用刀从树干下部将粗老树皮刮去一圈,露出韧皮部,  相似文献   

13.
燕皇枣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我省栽培较多的果树品种之一,资源丰富。燕皇枣,当地叫“园红枣”,是清朝时期涡阳县耿皇乡燕小庄燕姓祖辈从外地带回树苗发展起来的,目前仅存的6棵树,树龄在80年以上。据对周边30~40km范围枣树品种的普查与走访,尚未发现丰产性与品质达到或超过燕皇枣的枣树品种。一、燕  相似文献   

14.
<正> 1980年我所在枣树资源调查中,发现内黄、浚县等地农家庭院零星栽植的枣树中有一优良类型。经我所有关科技人员三年来的观察研究,确认是枣树的优良新品种,并定名为“大叶无核”。通过1982年“豫北地区枣树资源调查研究”鉴定会和1983年“中国枣树志审稿会议”进行品种审查核对,认为确属“名贵稀有品种”。该品种树势较弱,树冠开展,呈乱头形。树干灰褐色,树皮纵裂,较光滑。一年生枝棕  相似文献   

15.
一、枣树容器苗育苗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造林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枣树发展上我省还没有应用容器育苗技术。2009年阜平县在枣树育苗中初次探索了枣树容器育苗技术,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北林业科技》2001,(3):56-56
枣树产量低 ,是枣树栽培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原因是坐果率较低。那么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枣树坐果率 ?一、环状剥皮 环剥又称开甲 ,此法可减少落果 ,促使成熟期一致 ,提高枣果品质。方法是在盛花初期 ,选择晴朗的天气对树势旺盛、干粗 1 0~ 1 2cm的枣树进行环剥。环剥时 ,先刮去老皮 ,使白色的韧皮部外露 ,然后用开甲刀或切接刀环剥一周 ,深达木质部 ,宽 0 3~ 0 8cm。初次环剥时 ,在主干距地面 2 0~ 30cm处开第一刀 ,以后逐年上升 ,每次环剥间距 3~ 5cm。剥后用旧报纸将剥口包严 ,2 0~ 2 5天后解开。二、花期“三喷” 即…  相似文献   

17.
枣树原产我国黄河中游,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约有500—700个栽培品种,据调查我省仅有37个品种,大多分布在辽西丘陵山区。枣树适应性强,繁殖简便,栽培容易,结果早、寿命长,用途广,几乎全身都是宝。枣树本身不是低产树种。如能在生产中采取先进的综合技术措施,枣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将会成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枣树夏季管理从5月下旬开始持续到8月上旬。抹芽和摘心是枣树树体管理的重中之重。生产上存在过度依赖春季修剪,过剪、重剪现象,造成结果骨架不合理,树势弱,结果能力和持续增产能力不强。开甲是枣树提高坐果率最有效的修剪技术。1抹芽摘心1.1生产上存在的问题(1)不抹芽,轻摘心:均保留8~10个二次枝摘心。(2)不抹芽,不摘心:对枣树放任不管,任其枝条自然生长,利用多年生枣股结果。  相似文献   

19.
枣树是一种适应性强,深受群众喜爱的木本粮食果树。我县从1971年以来,开展酸枣接大枣,数量达34万余株。由于立地条件较差、管理粗放,产量很低,有的甚至连续几年无收成。因此,影响了群众发展枣树生产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站除深入枣树产区调查外,还开展了幼枣树开甲垦复增产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简要总结于后。1.试验地点:在我县关头公社桥南大  相似文献   

20.
板枣是我国枣树的名优品种之一。枣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既味美可口,又可入药,还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是我国一大特产。但因管理粗放,病虫较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在推广枣树增产技术措施中,虽以枣树开花期喷施赤霉素提高座果率效果较好,但目前赤霉素价格高,货源缺乏,严重影响了这一增产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