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现代地下灌溉技术概要国内外从事节水灌溉的多数著名学者认为:地下灌溉不仅在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态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方面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灌溉技术之一。尽管现在还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实践研究,但已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1 地下灌溉技术类型与特点地下灌溉是指在地表以下作物根层土壤中建立一人工供给水分湿润带,通过土壤毛管运动满足作物根部吸水要求的灌溉技术。通常是用两种方法建立根区水分湿润带,一是在地下水位较浅地区,干旱季节利用沟渠节制闸等提高地下水位,以便藉毛管上吸作用供给作物水分,称为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3 现代地下渗灌系统与设备3.1 特点与应用范围3.1.1 现代地下渗灌技术是将微压水通过埋在地表下作物主要根区的透水管管壁微孔(缝)向外渗出,即与土壤毛细管对接,将水分扩散直接变为土壤水,使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先进灌溉技术。现代地下渗灌技术与传统地下渗灌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渗水管等高科技设备的出现而带来一些渗灌工作机理与技术的革命。现代地下渗灌的关键设备为渗管,目前主要有橡塑迷网流径沿程渗水管(简称橡塑渗管)与PE塑料等距出流内镶式滴管。3.1.2 特 点和其他灌溉技术比有以下主要优点。节约用水。它比地面沟(畦)灌节水60%…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现代地下灌溉机械设备(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 现代地下渗灌系统与设备。3.1 特点与应用范围。3.1.1 现代地下渗灌技术。是将微压水通过埋在地表下作物主要根区的透水管管壁微孔(缝)向外渗出,即与土壤毛细管对接.将水分扩散直接变为土壤水.使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先进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下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方法,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渗灌管将灌溉水引至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再利用土壤毛细管作用实现对作物根区直接供水,该灌水方法与“地下滴灌”的灌水过程实质相同。地下渗灌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利于作物生长,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展地下渗灌的研究对于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下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灌水技术参数、灌溉制度、渗灌管堵塞的影响及调控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供节水灌溉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综述认为,与地下渗灌技术的生产实践相比,对其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该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地下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尚不够清晰;堵塞问题依然是目前阻碍地下渗灌技术应用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地下渗灌配水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建议今后开展各种不同渗灌条件下的水分入渗数值模拟分析;选取合适的处理水平,研究渗灌灌水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求最优灌水技术参数组合;针对地下渗灌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开展研究,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灌溉制度与试验方法;对于渗灌管出流规律、堵塞机理以及进入地下渗灌系统时...  相似文献   

5.
地下渗灌对枣树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地下渗灌对干旱地区枣树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5 a生枣树为研究对象,设不同灌溉定额(828、1 248、1 668 m~3/hm~2)和不同灌溉方式(地下渗灌、地面滴灌、管灌)2因素3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时,与地面滴灌和管灌相比,地下渗灌能够促进枣树新梢直径、枣吊长度和座果率的增长,同时枣树产量提高2.84%~25.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02%~18.96%。地下渗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从1 248 m~3/hm~2提高为1 668 m~3/hm~2时枣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反而分别降低2.47%,8.84%。因此,地下渗灌在灌溉定额为1 248 m~3/hm~2时更适宜枣树生长,该处理产量最高(9 418.8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3.84 kg/m~3),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渗灌技术在干旱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 地下灌溉机械2.1 播种地下灌水机2.1.1 条播条灌机①功能用途。能用于小麦、高粱、谷子、油菜等作物条带状的播种及伴随的地下灌水和施肥,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土壤底墒较差或由于地形不平、墒情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保证播种早出苗、出全苗的精密播种。条播条灌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暗注水等作业工序。②结构特点。由于目前选用的动力机主要是11kW小四轮拖拉机,所以选用2BSF-II系列条播条灌机。图1是6(或9、12)行机,由主梁、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仿形轮、箭铲式鼠道开沟器、机架、肥箱、排肥器、种箱、排种器、组合镇压轮…  相似文献   

7.
新型抗堵塞地下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灌溉(渗灌)不仅在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上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堵塞问题没有解决,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根据地下灌溉的特点,提出了通过采用单片机、变频调速技术,以动态恒压的方式控制地下灌溉系统运行压力、在预选根据土壤渗透特性设定的不产生负压的时间-压力波形上运行,清洗脉冲与割纵缝塑料管灌水器弹性出水口相配合,管道末端设置排污冲洗阀,自动完成灌溉和整个系统的清洗过程的抗堵塞地下灌溉系统技术方案。构思新颖,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渗灌是一种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在国外农田地下渗灌中,管材大多采用塑料管、橡胶管,但造价较高,不适于我国实际。该文介绍了一种以水泥砂浆为制管材料的渗灌制管机械,该机由拖拉机拖动,可在地下一次性完成行走、掏洞、送料、挤压、成型(割缝)、抹光、回填等全部工序。通过对成型后的管道抗内水压及田间承荷能力测试表明,满足设计及安全运行要求。田间考核表明,采用该渗灌技术灌溉的农田,可较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60%以上。且造价低廉,易于施工,确是一项新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宁夏干旱气候地区地下渗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合理灌溉制度。在大田尺度上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甘蓝的莲座期、结球前期和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65%~75%FC)、重度(55%~65%FC)调亏灌溉,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75%~85%FC)为对照(分别记为T1、T2、T3、T4、T5、T6、T7(CK)),共7个处理,种植前施复合底肥400 kg/hm2(N>25%,P2O5>6%,K2O>9%,总养分>40%),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方案对甘蓝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结球前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3),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3%,叶球横径和帮叶比较充分灌溉(CK)降低了7.90%和5.37%,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4.60%,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8.95%,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1.43%。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5),地上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帮叶比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和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25%和19.67%,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8.74%和13.81%,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5.09%,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78%;T3、T5的经济产量较充分灌溉(CK)分别降低了1.61%和1.22%。因此,T3和T5处理都能够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但是,T3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物理品质,T5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渗灌”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来一些国外厂商积极向中国推销所谓“渗灌管”。我们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盲目组团出国考察“渗灌”,引入国外样品,自己研制开发渗灌技术和器材设备的苗头。到底渗灌在国外是什么情况,它是不是一项成熟实用的先进灌水技术?这里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谈几点看法。1我国70年代研究试验“渗灌”的回顾“渗灌”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山西省运城地区万荣县。70年代后期,当地群众和技术人员为了解决黄土旱原水源奇缺,农业长期受旱的问题,把粘土烧制成瓦管,再一节节地接起来,埋入地下,机井水通过明渠送到耕地边,经一个个进水池流入地下瓦管。无压…  相似文献   

11.
①功能用途。能用于小麦、高粱、谷子、油菜等作物条带状的播种及伴随的地下灌水和施肥,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土壤底墒较差或由于地形不平、墒情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保证播种早出苗、出全苗的精密播种。条播条灌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暗注水等作业工序。  相似文献   

12.
地下渗灌灌溉技术是将灌溉水引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主要分布在根系活动区域,使水分更好的通过根系吸水,促进作物高产高效,达到节水效果。本文阐述了地下灌溉技术,分析了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种地下节水灌溉方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田茄子地下渗灌管的适宜埋深和灌水定额,田间试验布置了3个不同渗管埋置深度(0、10、20 cm)和3个不同灌溉水平(1 750、2 250、2 750 m~3/hm~2),研究地下渗灌不同埋深和不同灌溉定额对大田茄子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埋管深度为10 cm,灌溉定额为2 750 m~3/hm~2处理下茄子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埋管深度在10 cm,灌溉定额为2 250 m~3/hm~2处理下,茄子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次之。综上可见,在宁夏引黄灌区气候条件下,地下渗灌最佳埋设深度为10 cm,相应灌溉定额为2 250 m~3/hm~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下灌溉中容易出现的埋在地下的灌水器的堵塞现象和土壤含水率的分布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技术。新型地下灌溉技术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和空气充分混合为一体,由埋于作物下方的灌水器以一定的压力输出水气二相流,由气相流带动水分在土壤中浸润、扩散,从而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送达作物根部,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气相流带...  相似文献   

15.
棉花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下滴灌是一种新的节水技术,在棉花灌溉中,主要应作好滴灌带的选用、水质处理和管网冲洗的设计。介绍了在塔里木灌区棉花种植中,采用地下滴灌系统进行棉田灌溉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3项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 值模拟方法研究各种灌水技术的田间灌水设计参数和田间适宜条件、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的应用、不同平地方法间的组合应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田间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对提高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节水灌溉新技术--根区导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区导灌技术是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经过稳流器的稳流再通过导管将水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地下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地下灌溉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朋更直接有效,便于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灌水量,达到农业高效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番茄地下滴灌试验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业(加工用)用番茄种植与灌溉方式和水量的关系,结合常规的沟灌、地面滴灌、地下滴灌的应用对比,初步分析地下滴灌在番茄种植上应用的独特优点,供今后工作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综合农业节水技术、雨水汇集利用技术和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等几种。1微灌技术的优缺点 微灌包括滴灌、渗灌和微喷灌等,它是一种新型的农田灌溉技术。微灌是根据作物对于水分的需要,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滴头、渗孔和微喷头),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或土壤表面,是一种局部灌水方式。与喷灌、管道输水灌溉和地面灌溉相比,它具有以下…  相似文献   

20.
4橡塑渗管使用技术 4.1橡塑渗管抗堵塞性 由橡塑渗管的结构可知,它渗水是通过管壁上的迷网流径,即一种无规律的、迷乱无序的、曲折的、粗细结合的流径通道,其出口平均直径小于0.06mm,人的肉眼很难看出微细的孔洞(见图7)。由于它主要由橡胶材质构成,所以渗管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水压加大时,使管内外都有微小的膨胀而排除一些堵塞物。常见的堵塞物及排除方法见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