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种补贴是国家“三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统筹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补贴以良种的形式供种到户,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体恤和关怀,也调动了种粮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2005年、2006年,河南省连续两年每年承担200万hm^2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良种补贴150.00元hm^2,每年3亿元,其中南阳市2005年承担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任务18.7万hm^2。  相似文献   

2.
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是中央惠农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度市是全国农业大市,常年种植小麦140多万亩。在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确保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05—2007年,每年承担50万亩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连续三年推广1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经过7年实践,由小范围试点到全省范围大规模展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提高了河南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了河南小麦的发展.但在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作者结合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历程,总结出小麦良种补贴所取得的成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荐言献策,以期推动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更加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遗传潜力是实现超高产的基础.运用栽培技术进行科学调控.良种良法配套。可使遗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发挥,获得超高产。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需要量不断加大。对小麦采取精播高倍快繁措施,不仅加快了小麦良种(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的繁育速度。而且对于小麦良种的普及推广、尽快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亿亩,其中河南省承担3000万亩。怎样才能夺取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稳产呢?搞好田间管理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冬前、春季和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韶红 《种子》2007,26(6):82-84
2005年度,在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首次承担了国家下达的“百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补贴资金1000万元。项目计划下达后,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05年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认真进行了组织实施。从初步显现的效果看,通过该项目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抓实抓细良种补贴政策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同科 《种子科技》2005,23(6):329-330
良种补贴是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2005年国家进一步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补贴种植1亿亩,每亩补贴10元.为了充分利用国家良种补贴的有利形势,大力促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促进优良小麦品种的推广,提升我国小麦市场竞争力,笔者结合以往开展良种补贴的工作经验,就搞好今秋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实践证明:补贴以良种的形式供种到户,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充分调动了种粮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是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紧密结合的抓手,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技术措施普及到田;是推动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杠杆,对改善小麦品质,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良种推广补贴在增产、提质、节本、增收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今年国家继续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我省承担实施的项目任…  相似文献   

10.
优质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技术更新和换代,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大量积压,价格大幅下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用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产优质小麦远远供不应求.目前我国每年约需专用优质小麦230亿kg,而国产优质小麦不足需求量的30%,大量优质小麦不得不用高额外汇进口.为此,国家和有关省市相继出台了小麦优质优价政策,一些地方优质小麦的市场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4~5成,有的甚至高达1~2倍.不少农民靠种优质小麦开始走上致富路.优质小麦的种植技术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优质小麦产业迅速发展,部分小麦品种品质指标已接近或达到进口专用小麦水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为国内近百家专用面粉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改变了过去专用粉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小麦的局面,为国家节约了外汇,为农民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0-2003年我们对国产专用小麦加工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面粉加工企业普遍反映国产专用麦与进口小麦相比品质稳定性较差,生产的专用粉质量指标不稳定,不利于现代化流水线生产作业,厂家很难找到稳定长久的生产基地合作伙伴。部分面粉企业宁肯每吨多花400元购买进口小麦,而…  相似文献   

12.
对农民进行良种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我国农业改革二十多年经验作出的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农民补贴的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6年我县连续三年承担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及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依托行政推动、部门配合、农企联姻、基地带动,充分发挥政策放大效应,显现了“一补多效”。实践证明,良种推广补贴成效显著,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驻马店地区生态条件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坚持以引主,引育结合的途径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尽快筛选出抗逆、丰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进而科学的认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性及其发展生产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开发利用优质专用小麦的对策,遵循积极、稳妥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原则,达到优质高产,产销挂钩,增产增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广大种植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公茂迎 《种子》2002,(5):95-96
改善我国小麦品质结构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不仅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也是提高我国小麦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所以 ,近年来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培育出了大量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但是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与进口优质专用小麦相比 ,有些品质指标不够稳定 ,生产成本较高 ,最终影响到经济效益。为获得优质专用小麦的丰产、优质、高效益 ,充分发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增产增收的作用 ,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推广应用过程中 ,应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1 科学合理地安排品种布局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本身的遗传因素控制 ,又受气候…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进行良种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我国农业改革20多年经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农民补贴的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6年海安县连续3年承担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及江苏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共实施麦稻良种补贴项目各3次,国家及省投入良种补贴资金1312万元,良种补贴面积9.93万hm^2,补贴良种831万kg,涉及到49个镇次、773个村次、10286个组次、64.7826万农户次。海安县依托行政推动、部门配合、农企联姻、基地带动,充分发挥政策放大效应,显现了“一补多效”。实践证明,良种补贴成效显著,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6.
许恺  许占国 《种子科技》2008,26(2):62-63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2006—2007年,结合我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我们在贾镇进行了万亩多抗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示范,品种为聊麦18号。经过专家组测产验收,优质高效示范田1.5万亩,平均亩穗数33.3万穗,穗均粒数44.2粒,千粒重47g,平均亩产520.0kg,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产380.7kg增产139.3kg,增产36.6%。  相似文献   

17.
临优145是国家"863"项目"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材料创新研究"课题组选育的高产、强筋、矮秆、多抗小麦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863"领域科技成果;同时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推广的农业新科技项目,11月被评为科技部、农业部第二批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后补助).  相似文献   

18.
岐山县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策支持、行政推动、协会组织、订单销售、培育壮大龙头食品企业,是岐山县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而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小麦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和企业收益,是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临汾市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按区域利用现有优质专用品种、积极外引品种、加强育种、建立基地等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筋小麦是近年来我国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优质小麦之一,目前生产量、生产水平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江苏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全国重点的弱筋小麦企业集中采购点。然而弱筋小麦进一步扩大规模,种质来源是其重要限制条件之一,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优质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又注重高蛋白、高面筋含量的高筋力小麦,忽视弱筋小麦的培育和生产,甚至将低蛋白、低面筋含量的低筋力小麦视为“劣质”小麦,全国未能建立较大规模原种生产基地而无法形成基地生产力,加上以往生产中对专用小麦认识的不充分,以致弱筋专用小麦生产明显落后,集中表现在产量不足、质量不高、营销不畅。近年来,江苏省有一批优质弱筋专用小麦品种育成应用于生产,但因弱筋小麦品质要求与以往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中、强筋小麦品质差异较大,必须在适宜的优势生态区域、应用相配套的栽培调控技术,才能生产出品质符合加工企业要求的产品,而目前在生产中由于弱筋小麦种子大多为农民自收自留自用种,未能建立弱筋小麦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给生产、销售、加工带来诸多困难,致使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笔者在近几年承担相关的弱筋小麦课题、建立弱筋小麦原种生产基地过程中,对新近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基本建成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