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防治期,抓住一个"幼"字在昆虫初龄幼虫期用药效果最好,虫龄越大,食药致死量越大,防效越差。因此,防治金蚊细蛾的最佳用药期是越冬成虫和一代成虫盛发期至一二代幼虫孵化期,等到潜叶蝇、卷叶虫、食心虫等进入叶  相似文献   

2.
1 病虫的形成 在露地栽培情况下,根结线虫,以虫卵、幼虫在土壤、寄主、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借病土,病苗,病残体,粪肥,灌溉水,农具等途径进行传播.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 cm表土层.翌年,越冬卵在根结中孵化为幼虫,一龄幼虫留在卵内,二龄幼虫钻出卵外进入土壤,侵染幼嫩的新根,并刺激寄主细胞膨大形成根结.  相似文献   

3.
<正>防治期,抓住一个"幼"字在昆虫初龄幼虫期用药效果最好,虫龄越大,食药致死量越大,防效越差。因此,防治金蚊细蛾的最佳用药期是越冬成虫和一代成虫盛发期至一二代幼虫孵化期,等到潜叶蝇、卷叶虫、食心虫等进入叶  相似文献   

4.
<正>1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越冬幼虫一般在地下10cm,当地温达到10℃以上时才破茧活动,15℃左右时开始大量化蛹,17~20℃时成虫大量羽化,所以春季的温度变化能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的迟早。另外,雨水也常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春季3~4月多雨,土壤湿润,幼虫容易破茧出土、化蛹、羽化,小麦吸浆虫发生量就多,小麦受害就偏重。反之,  相似文献   

5.
1“三虫”发生特点1.1棉铃虫精河棉区棉铃虫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羽化;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和第1代卵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为棉铃虫幼虫高峰期,危害高峰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幼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8月下  相似文献   

6.
涿县种植水稻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年来因为螟虫的为害产量损失在5%—30%,严重地块白穗和秕穗率在41%—48%。为此我们对此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一、生活习性:越冬幼虫五月中旬开始化蛹,部分已羽化为成虫,五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十二天半;六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直至六月二十日仍有个别羽化者,羽化期前  相似文献   

7.
1997年 - 1998年 ,在自然光照、变温、恒温 (RH =70 - 80 % )的条件下 ,室内饲养烟草粉螟 ,观察了幼虫体色的变化 ,测量了各龄期幼虫的头壳宽 ,依次分别为 :0 .0 9±0 .0 1mm ,0 .2 1± 0 .0 2mm ,0 .30± 0 .0 7mm ,0 .38± 0 .0 7mm ,0 .43± 0 .0 6mm ,0 .5 5± 0 .0 9mm。将体色与头宽相结合 ,为辨别烟草粉螟幼虫的龄期提供了一重要根据。恒温 (4个温度梯度 )、恒湿 (RH为 75 % )、光周期L∶D =15∶9的情况下 ,单头饲养一个世代 ,计算了各阶段的发育有效积湿 :卵期为6 1.142 6日度 ,一龄幼虫期为 5 9.80 76日度 ,二龄幼虫期为6 0 .7884日度 ,三龄幼虫期为 74.830 2日度 ,四龄幼虫期为76 .5 787日度 ,五龄幼虫期为 86 .832 8日度 ,六龄幼虫期为90 .2 80 0日度 ,预蛹期为 80 .7733日度 ,蛹期为 10 2 .8770日度 ,产卵前期为 2 5 .0 0 0 0日度 ,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有效积温为 879.3710日度  相似文献   

8.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由于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容易爆发成灾,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它分布于东北、华中、华北及江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为害杨、柳、白桦等。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虫态。在上海1年6~7代,湖南7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少数以3龄幼虫在枯枝落叶中越冬,但越冬死亡率很高。越冬卵翌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  相似文献   

9.
<正>扶桑安全越冬二法扶桑花朵大,花色多,花期长,单瓣重瓣都很美丽,重瓣有朱槿牡丹之美称。扶桑原产热带,非常怕冷。因越冬困难,往往夏买冬扔,近年来对它冷落了。这里介绍两种越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笔者首先从18种动物学制片常用的固定液中,选出9种较为适合鳞翅目幼虫固定的固定液,然后又通过进一步试验发现:30倍液量为固定液的最少用量;35℃为固定时的最适温度;5龄幼虫为固定的最佳龄期;4龄幼虫蜕皮后20min之内为固定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11.
中棉所45对亚洲玉米螟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常规棉中棉所23为对照,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转双价(Bt 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不同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对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调查了田间罩笼试验和自然为害的结果.结果表明:中棉所45对亚洲玉米螟幼虫都具有较高的抗性.室内饲喂结果还表明,对一代的抗性>二代>三代;对1龄抗性>3龄;对3龄幼虫的抑制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越冬可以说是昆虫生息繁衍中的一个"坎"。然而,天公造物有情,大自然里只要有昆虫的存在,就没有它们过不去的"坎"。昆虫在大自然里一门鼎盛,似乎"越冬"成了它们"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天赋良机。在昆虫的大千世界,其种类繁多,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据各病虫区域站监测,今年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越冬代草地螟成虫发生面积小、密度低,结合各区域气候和寄主生长的适合度,预计今年一代草地螟幼虫总体为偏轻发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生盛期,其中新疆和田和阿勒泰、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局部地区可达中等发生;农田及其周边发生面积约300万亩。一、越冬代成虫发生面积小、密度低  相似文献   

14.
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地螟各个虫态时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关键气象因子及其指标。结果表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越冬代成虫基数;二是越冬代成虫产卵孵化期间气象条件适宜。在越冬代成虫基数足够多的前提下,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是越冬代成虫蛾峰出现后10d,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当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低于18℃,或者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3℃都将明显抑制草地螟成虫产卵,因而不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而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在22-24℃之间则有利于草地螟成虫产卵,有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研究结果为预测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趋势,从而提前做好相应防治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根据上年草地螟越冬基数调查和近期各地灯下诱蛾情况,结合周边省草地螟发生动态及全省夏季气候预报综合分析,预计一代草地螟幼虫在全省总体为偏轻,局部中等发生。防治措施:1.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各地要加强对草地螟成虫蛾量的监测,根据蛾量和卵巢发育进度,及时发布短期预  相似文献   

16.
高有华  叶永梅 《种子科技》2012,30(12):35-36
常见的玉米害虫有地老虎、玉米螟、黏虫、蚜虫等,现对这几种害虫提出几点具体防治措施。1地老虎1.1生活习性地老虎的种类很多,常发生为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个龄幼虫生活和危害习性各不相同。1、2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3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危害,咬断幼苗基本嫩茎,造成缺苗。  相似文献   

17.
杨立芬 《种子科技》2010,28(4):32-33
<正>1发病原因与规律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传毒发病,蚜虫、叶蝉、摩擦、种子和土壤均不能传毒。在淮河以北,灰飞虱一般以三、四龄若虫在麦田、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三四月间羽化为成虫,在越冬寄主上继续繁殖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麦收之时,第一代成虫羽化形成迁飞高峰,麦收之时迁入玉  相似文献   

18.
海棠树姿优美,春天花朵艳丽多彩,秋天红果缀满枝头,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且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是华北地区园林绿化中最为常用的春季开花园林植物之一,应用广泛。近几年来海棠虫害发生严重,现将常见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褐边绿刺蛾,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幼虫长大后把叶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致使秋季二次发芽,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在河北省任丘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或地下的茧中越冬。  相似文献   

19.
<正>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我们需要认识和了解根线虫的特征和危害,将前期设置防线和后期农药补救配合应用,可全面控制线虫。一、认识和了解根线虫根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线虫,会引起植物根形成根结,并更容易感染其他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主要以卵和2龄幼虫随根瘤在土壤中,或直接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无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存活3年之久。2龄幼虫为根结线虫的侵染龄,通常由根尖  相似文献   

20.
<正>为验证臭氧化葵花油(Oleozon)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前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以食用葵花油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Oleozon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致死率及其对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通过盆栽实验,验证了不同剂量Oleozon对甜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Oleozon对二龄幼虫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