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C2处理(540 g.株?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 AI 和 SS的活性,对 NI 、SPS影响较小,C2处理(540 g.株?1)下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为刺葡萄的科学施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葡萄卷叶病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韩爱芹等)报道,为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显示,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  相似文献   

3.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1期《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磊等)报道,为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3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设6个氮肥施用量梯度,即纯氮施用量为0、120、240、360、480、600 kg·hm~(-2),收获前测定单宁、花色苷、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溶性  相似文献   

4.
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2期《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陈丽楠等)报道,于2010-2012年进行此项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方对红地球和巨峰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葡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最佳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钙、硅、硼、锌肥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以施肥配方1,即施用纯N15%、P2O5 7.5%、K2O 18%、CaO 10%、SiO2 8%、B 2%、Zn 1%配方肥的葡萄百叶重、单穗重和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果实品质也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索C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  相似文献   

6.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6期《钙处理对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余俊等)报道,为了研究不同钙处理对葡萄花青素合成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喷钙时期、浓度、部位,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6年生"美人指"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钙处理水平(0、1、3、5、8 g/L)、施肥方式(叶果喷施和浸果)及施用时期(第1次膨大期和第2次膨大期)对葡萄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花青素含量,并降低果实硬度和酸度,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随着钙质量浓度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钙肥施用时期与浓度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萌芽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土施不同浓度硝酸钙,果实成熟期测定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香气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钙肥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与施用时期和浓度均有关,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影响,适量高水平钙肥有利于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提升;萌芽期和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香气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萌芽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醛类香气含量的增加,转色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酯类和萜烯类香气含量的增加。从提高果实品质考虑,建议葡萄生产上将萌芽期和果实转色期作为施钙肥的2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果树学报》2015年第5期《避雨栽培对"金手指"葡萄果实生长及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作者曹锰等)报道,为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以6年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发现,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南方果树》2022年第1期《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刘鑫铭等)报道,为研究不同钙处理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1500倍液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正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李刚波等报道,为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2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2倍)、T3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3倍)、T4(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南疆温室种植的果桑品种,提高果桑温室栽培的经济效益,对4个果桑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胖果成熟期最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但单株产量高。桂花蜜成熟期较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口感较好,单株产量高。红果3号成熟期稍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单株产量较低。日本甜椹成熟期最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单株产量也较低。综合分析认为,胖果和桂花蜜成熟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丰产性好,适合新疆南疆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据《北方园艺》2020年第9期《不同疏果时间对媚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何舟阳等)报道,以杨凌地区媚丽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后按一定时间间隔(2周)对植株进行疏果,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所得成熟果实的横纵径、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酚类物质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比较葡萄在不同时间疏果对其成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葡萄在杨凌地区的最佳疏果时间。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均能提高浆果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及酚类物质含量上的表现。PCA  相似文献   

13.
试验     
正摘叶处理影响葡萄果实品质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2期《高温干燥气候下不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蔡军社等)报道,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进行去除结果枝果穗下全部叶片(A)、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B)和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去叶不去叶柄(C)等3种摘叶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吐鲁番高温干旱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摘叶方式与对照(CK)相比,对果穗质量、枝条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施肥量对“夏黑”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31期《有机肥施肥量对"夏黑"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田益华等)报道,为了对葡萄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高效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来进行葡萄生产,以5年生避雨栽培"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肥增施有机肥(22.5、45、90 t/hm~2)对夏黑葡萄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施有机肥可有效促进夏黑葡萄植株的生长,提高光合速率,改善果  相似文献   

15.
据《Hortscience》(2012年10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理工大学的Michael J.Costello1等人研究了调亏灌溉(RDI)对葡萄枝/果比、水分利用效率、葡萄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亏灌溉(RDI)提高了葡萄枝/果比、水分利用效率和葡萄酒品质,但降低了产量。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价了RDI对葡萄产量、浆果大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酒色的影响。试验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河谷和帕索罗布斯地区的以解百纳红为主栽品种的商业葡萄园里进行。水  相似文献   

16.
<正>据《北方园艺》2017年第12期《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石琨等)报道,为了探讨以草莓叶片元素为参考得出的施肥配方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以草莓品种"圣诞红"为试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1期《"华月"苹果果实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质构性状相关性分析》(作者杨玲等)报道,以"华月"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1)℃贮藏条件下,采用TPA测试和穿刺试验2种方法测定的果实质构参数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夏黑”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梢果比处理对葡萄产量、果实品质和枝条贮藏营养等的影响,以期确定山东地区夏黑葡萄的适宜负载量。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枝条贮藏营养水平均以梢果比1:1处理最高,综合分析,在山东省泰安地区夏黑葡萄的合理负载量应为梢果比1:1,667m2产量以1179.37-1288.63 Kg适宜。  相似文献   

19.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6期《套袋技术对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乐小凤等)报道,以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套袋技术对其果实发病率、基本物理指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有效地降低了果粒的发病率,提高了单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的效果,以及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重、单粒重、实测小区产量等);室内仪器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1.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使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试验所有处理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2.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处理的着色指数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 (P<0.05)。3.经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要高于清水对照,其可滴定酸(TA)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清水对照处理(P<0.05)。4. “夏黑”葡萄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结论]“夏黑”葡萄于果实黑色初期喷雾施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着色指数,促进果实明显着色;与清水对照相比,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裂果率等指标无显著影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明显提升葡萄果实品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的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mg/kg,用水量为833.3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