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巨峰系葡萄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 ,目前已成为多数地区的主栽品种。巨峰葡萄产量高 ,果粒大 ,但成熟期过于集中。栽培者和消费者都期望能提早上市 ,也希望有大粒无核的巨峰葡萄。我们 1 998~ 1 999年应用无核宝处理巨峰葡萄的果穗 ,达到了提早成熟和果粒无核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无核宝由浙江农业大学丁海平博士提供 ,分别由A、B两种药剂组成。A剂于花前一周 (5月 1 1日 )施用 ,B剂于盛花后 1 0天 (5月 2 9日 )浸蘸果穗。处理分无核宝 1号和无核宝 2号 ,不处理者做对照 ,每处理 5株为一小区 ,重复 3次。2 结果…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自己生产的巨峰葡萄,贮藏到春节甚至更长的时间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问题。为此,作过几次试验,初步积累了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葡萄的家庭参考,以抛砖引玉。巨峰葡萄成熟后(二次果)要晚采收,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采收后予冷1~2天而后进  相似文献   

3.
夏黑葡萄引种宁波的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市种植的葡萄大多为巨峰系中熟品种,萌芽至成熟在130天左右。集中采收期在89月,上市期过于集中,不利销售;另外,8-9月台风频发。种植风险较大。要解决上述问题,需选育或引进优质早熟品种,要求萌芽至成熟期在100天左右,7月初就能上市,确保品质优、价格高。根据几年来我所引种试验的结果,从江苏省张家港市引入的早熟优质葡萄夏黑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辽中县葡萄品种以巨峰为主,成熟期集中,效益低;对巨峰葡萄进行多次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易出现穗轴变硬、果粒脱落严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摸索生产优质、无核、早熟葡萄技术,于2001~2002年对巨峰葡萄进行优质早熟剂试验,得到无核、大粒、色艳、果穗整齐紧凑的好效果,且成熟期提早15~20天,补充了淡季供给,价格比正常成熟提高2倍多,每666.7平方米(1亩)增加经济收入2500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盛花后不同时期的无核葡萄品种杨格尔和有核葡萄品种京秀的胚珠为材料,测定胚珠中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O2.-在两品种胚珠发育过程中均呈一直上升的趋势,在胚珠发育的中后期无核品种杨格尔产生速率明显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中H2O2含量表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但再升时无核品种杨格尔显著大于有核品种京秀;胚珠内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及无核品种杨格尔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无核品种杨格尔的酶活性在胚珠败育后明显下降,有核品种京秀仍在较高的水平,且有核品种的POD活性先快速上升后一直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胚珠内活性氧类物质及活性氧清除酶类的变化趋势与无核葡萄杨格尔幼胚败育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6.
浙江葡萄业应重视发展早熟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2004年,浙江葡萄栽培面积从3333hm^2多发展到1万hm^2多,然而,品种结构未改变,仍以中熟的藤稔和巨峰为主,占75%左右,导致季节性供过于求,价格一跌再跌,经济效益逐年下降。早熟品种成熟期在6月下旬,比中熟品种的7月中旬早10~20天,并使整个葡萄销售期从40多天延长至60多天。近几年各地早熟葡萄的售价明显高于藤稔和巨峰,每667m^2产值增加1000~3000元。  相似文献   

7.
《果农之友》2012,(10):29-29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葡萄、石榴、猕猴桃等大量秋季水果陆续上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刚刚上市的葡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约一倍。而业内人士表示,半个月后本市地产葡萄上市,价格才有望回落。2012年8月6日上午8点,河北区连云路市场的冯师傅拉来了2大筐葡萄,一筐巨峰,一筐玫瑰,"新上的巨峰10元/千克,玫瑰16元/千克……"冯师傅告诉记者,今年葡萄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了很多,去年巨峰每千克6元左右,玫瑰的不到8元。在本市各大批发市场中,葡萄也因价高而受到关注。目前,本市销售的葡萄主要有巨峰和玫瑰两个品种,其中,巨  相似文献   

8.
应用推广葡萄延后栽培技术可将巨峰葡萄成熟期延迟至10月,有效缓解桂林市葡萄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且葡萄品质与栽培效益均得到明显提高。文章从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桂林市巨峰葡萄延后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所经几年国内外引种试验,选出几个抗寒、抗病、膏产、优质、大粒、经济价值较高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系),现简介供各地发展葡萄与引种参考。一、巨峰早熟芽变;是最新从巨峰中发现的超优变异。具有六大特点:1.成熟期比巨峰提前20天。2.抗寒性极强,经试验枝条在-26℃条件下可下架越冬,抗寒力为当前大粒鲜食葡萄之首。3.结果习性特好;冬芽新  相似文献   

10.
"宇选1号"葡萄新品种是浙江省乐清市联宇葡萄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乐清市农业局特产站共同选育的巨峰葡萄芽变优株,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登记.该品种除继承了其亲本巨峰葡萄生长势强,适应性好,抗病丰产等优点外,在单果重、含糖量、肉质(脆硬)、成熟期(早)、挂果(延后)时间等性状方面超越巨峰,综合性状优异,栽培效益高,近年来在南方各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1 选育过程采用实生选种和优株选育的方法 ,选出极早熟葡萄新品种农科 1、2、3号。农科 1号由凤凰 5 1号芽变株种子 ,进行实生选种培育 ,1 994年结果 ,经栽培观察 ,其中编号为 75的单株综合性状良好 ,较凤凰 5 1号提前 1 7d(天 )成熟 ,1 995年嫁接在巨峰树上 ,结果性状稳定 ,色泽较实生母株艳丽。农科 2号由河北省昌黎地区引进861 1品种优株选育 ,1 993年结果 ,成熟期极早 ,从开花到成熟 3 5 d(天 )左右 ,且叶片较 861 1变大 ,果粒有玫瑰香味 ,1 994年取绿枝嫁接在巨峰树上 ,1 995年结果 ,经3 a(年 )栽培观察性状稳定。农科 3号由中国果树…  相似文献   

12.
巨峰葡萄优质及调节供应期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以丰产、抗病、果粒大、色泽艳丽、风味佳美等独特的优点,几年来,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迅速上升,给生产者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由于巨峰葡萄成熟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上市集中,品质欠佳,销价低廉,少数地区今年出现了积压滞销的预兆,使葡萄生产者忧虑不安,开始担心巨峰葡萄的发展前景,笔者针对这一情况,撰写此文,提出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5、10、15mg·L-1)和臭氧(30、60、90mg·m-3)熏蒸处理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总酚、原花青素、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巨峰’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一定浓度熏蒸保鲜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巨峰’葡萄总酚和原花青素的降解,保持较好的细胞膜完整性,抑制了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增加,贮藏后期维持较稳定的POD和较高的CAT与SOD活性。综合分析表明,6个熏蒸处理中,10mg·L-1ClO2和60mg·m-3O3能够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解析葡萄抵御霜霉病菌的相关生理反应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室内测定分析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研究在葡萄霜霉病菌诱导下,叶片的水杨酸(S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PR1、NPR1、Rboh D的表达。【结果】多数品种室内外对霜霉病抗性一致,高抗品种的SA、H2O2较感病品种更快更多量的积累,NPR1、PR1及Rboh D基因在高抗品种中更快更强烈的诱导表达。【结论】SA信号通路、活性氧通路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我县80年代大面积栽培的巨峰葡萄,座果率低,穗型松散和上市集中,价格逐年下降.9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栽培的藤稔葡萄,虽抗病性强、座果率高、果粒大,但口感风味却不及巨峰,且不耐贮运;红提、黑提葡萄品质优、耐贮运,但幼树结实力弱、始果期晚,且抗病性差,多雨年份常常丰产不丰收.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查阅了日本90年代以来注册的葡萄新品种资料,于1995年春分别从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韩国新世界育种园引入一批葡萄新品种接穗,其中高妻品种嫁接400株,成活396株,1996年全部开花结果.1997年和1998年每667m~2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园内批发价6元/kg,市场零售价10元/kg以上,为巨峰的4倍、藤稔的3倍,与干旱年份管理极好的红提葡萄价格相同.至1999年春,已在全县推广改接、栽植面积共20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棚葡萄生产效益 ,实行一年两熟栽培 ,已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是完全可能的。在廊坊地区第 1茬葡萄于 6月中旬前后上市 ,或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上市。第 2茬葡萄的成熟期最好安排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前后上市 ,因为露地生产的葡萄旺季已过 ,正是保护地第 2茬葡萄上市的黄金季节。同时 ,第 2茬葡萄下树以后 ,棚内的葡萄植株还有一段恢复树势的时间 ,有利于葡萄植株翌年的生长和结果。如果还想推迟上市 ,也可让葡萄在树上再挂一段时间 ,但最晚不要晚于 10月底采收 ,以免影响下一年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具体方法 :如果计划利用夏芽副梢结第 2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巨峰系葡萄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筛选出13个引物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2.79%。各引物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720 6、1.297 1、0.187 4和0.297 2。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61 8~0.948 5之间,变幅为0.286 7。结果表明,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利用UPGMA构建24个巨峰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可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分为2组,其中第Ⅰ组有22个品种;第Ⅱ组有2个品种,分别为黑丰和奥林匹亚。利用5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CID图谱,利用此图谱可以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为巨峰系葡萄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巨峰葡萄干黑筋病(暂定名)的病因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对鲁山县巨峰葡萄果实近成熟期出现的干黑筋病(暂定名)的症状进行了表述。经2007~2008年的调查研究,诊断该病为非生物侵染性病害,而是由巨峰葡萄"衰老病"所致。分析了引起巨峰葡萄干黑筋病的因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在香蕉果实采后耐冷性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外源过氧化氢(H2O2)、可诱导植物产生内源H2O2的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处理香蕉果实,探讨H2O2在香蕉果实采后耐冷诱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7℃下贮藏,外源20mmol·L-1H2O2、0.7mmol·L-1SA、0.1mmol·L-1MJ处理能使果实冷害症状推迟2~5d出现;延缓了香蕉果皮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从而使果皮中H2O2积累。推测H2O2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诱导了香蕉果实采后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根域限制调控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处理,以传统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巨峰’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及根域限制对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PAL、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H、F3’5’H、OMT、3GT、5GT的转录水平自转色期开始升高,接近成熟期下降。根域限制下‘巨峰’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AL和F3’H的转录表达在果实成熟的部分时期受到上调,而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5’H、OMT、3GT、5GT的转录表达在转色期至成熟过程中均受到了上调,CHS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其转录表达无明显上调变化且根域限制与对照差异不大。【结论】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途径中14个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