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三个重大"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韩长赋表示,"我们也在研究,也在谋划"。他说,农业部最近启动了"百乡万户"调查,派了120人深入到30个省市区、60个村进行为期1个月的驻村调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提供第一手的材料"。韩长赋说,现在各方面都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  相似文献   

2.
文/薛鑫 《蔬菜》2018,(9):1-6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则中报告指出:"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包含太多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任务,而实现乡村振兴则需要"一乡一品""特色小镇""创意农业"等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的指导和具体实践。本文介绍了农业特色小镇的主流概念,总结并分析了成功案例,简要阐述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所有关注乡村振兴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任务,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将在土地改革、农业规模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带来投资机会。在此背景下,光伏农业项目的推出受到了光伏行业上下力捧,被视为提振整个行业的救星,而其对于国内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可小觑。新能源+新农业,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传统的农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由于林业特殊的产业属性、生态地位、文化特质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林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大机遇。分析了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林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强部署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培养农村新型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强大科技人才支撑,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办公应用技术已不再是对专职或专业人员的要求,而是时代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当前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化,传统的大学院校和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乡村基层组织计算机办公应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冯平平 《中国果树》2022,(2):128-129
<正>"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良好开局,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建设,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校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创新者,也是区划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承担着为服务乡村发展和为乡村输送人才的光荣使命。因此,  相似文献   

8.
《吉林蔬菜》2020,(2):50-50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创新是强劲支撑。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不竭动力,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价值上的创新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数字乡村是指按照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着力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治理高效有力的智能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国家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后,擘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蓝图。同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杭州等4个市、德清等11个县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开启数字乡村建设行动[1]。202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2],作为第一个省级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全省各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精神。从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用地政策、人才质量、乡风文明等方面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
李冬霞 《蔬菜》2020,(10):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深耕"产业兴旺,农业作为农村支柱型产业,如何结合新技术、新产业、新需求,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马云曾在2019年"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上指出"未来的农业是数据农业,是定制化的农业,是智能化的农业"。定制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新业态,已经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晁冲 《北方果树》2022,(4):49-5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进年来,费县果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构建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林下种植养殖业、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果业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与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中国是世界上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国家,果树产业产值居中国种植业的第3位.辽宁省果树产业总产值22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0%,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基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双岭子村和部分相似果树产业村的第一书记3年工作实效,分析果树产业的独特优势,梳理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归纳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工作导向,进而凝练出果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范式,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推动果树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园综合体(rural complexes)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最终目标[1,2]。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3];2018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将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向高潮,战略强调,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4,5]。兴城市闻香谷果树田园综合体(筹)即是在这一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尝试。  相似文献   

15.
游杰 《中国果树》2022,(9):后插24-后插25
我国社会发展从农耕中走来,曾几何时,乡村经历了阵痛、蜕变、重生的过程.其中,作为多功能载体的乡村,还是美与艺术的"化身",即乡村与艺术具有相互结合的动力,乡村艺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全面推进,进一步激活了乡村资源,各地开始重新审视乡村的内在之美,使得"艺术点亮乡村""艺术振兴乡村"成为可能.乡村在追求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的同时,也开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各美其美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农业科技进步对园艺产业兴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园艺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的振兴发展。分析了科技与园艺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就如何利用科技发展加快园艺产业兴旺进行阐述,为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农村发展正式迈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美丽乡村"之"美",从景观设计角度,包含形式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意境之美,乡村景观设计需要在"无序"和"有序"中寻找平衡。从策略、设计原则、景观设计意义3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对于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中职教育应在"三农"问题方面有一定的倾斜.乡村发展落后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涉及了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而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经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也...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再次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狂静 《中国果树》2022,(2):126-127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1年12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农"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提供了重要指导。2022年是继续保持"三农"工作稳中有进之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也是奋力开拓乡村振兴深度和广度之年。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力量都在积极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