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属(Sapindus L.)种质资源是无患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研究可为探讨无患子属的起源、进化、分类、资源保护与利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无患子属分类、分布及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上无患子属树种共13种,我国分布4种1变种;2)我国多个研究团队收集、保存无患子属种质资源近1 000份,以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利用为目标,筛选评价出性状优异的9个种源、7个家系和54株优树;3)无患子种质资源在表型、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遗传等方面多样性丰富,并受环境因子极大的影响,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推测我国无患子起源于自然分布区中部并向四周扩散。研究认为,目前研究仍存在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缺乏对该属树种系统研究和无优良品种推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无患子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居群为单位加强无患子属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力度、加强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无患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川滇无患子S.delavayi进行嫩枝扦插育苗,旨在研究适于不同种无患子的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于2017年6月1日清晨分别采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无患子家系种质资源圃3年生福建无患子1号优树及四川川滇无患子6号优树的嫩枝,分别经清水和质量浓度200 mg/L的...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山茶种质基因库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种植法建立了福建省山茶种质基因库,库内保存有:(1)山茶属44个物种;(2)油茶优树76个号,优良农家品种12个号,优良家系11个号,优良无性系21个号;(3)山茶花130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张存富  张鸭修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124-127,136
通过自1999年在罗平县水沟林场开始的杉木优树家系收集建设的实践,总结完善了杉木优树收集区的营建配套技术。收集的曲靖市13个杉木优树及引进的文山20个杉木优树家系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所收集的各家系无性系间,其高、径、冠幅的生长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经优中选优,评选出最优无性系11个,可优先在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侧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侧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改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收集侧柏种源79个、家系91个、无性系26个,建立了国内首个侧柏种质资源基因库,现有侧柏采种基地2830hm2,年产优质侧柏种子200万kg。侧柏研究已经列为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课题。侧柏国家发明专利1项,审定品种6个。侧柏应将生态型(抗旱、寒)、观赏型及用材型良种选育作为为主要育种目标。本文从侧柏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良种基地建设及种子区;种源试验和种源选择;优树及家系选择;杂交育种;良种快繁技术;侧柏遗传改良策略及思路等方面对其种质及遗传改良进行了评述,以期为侧柏新种质创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对收集我国南方各省区的200余株杉木优树种子,进行后代测定试验,评定优树选择效果,从中评选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杉木无性系,为建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亲本材料。杉木单亲子代测定分A、B、C三组,共评选出52个速生优质家系,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林5号’楸树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的优良品种。其母本(♀)和父本(♂)分别为楸树6-1和楸树6-8,均是“七·五”期间收集的天然优树无性系单株。该良种选育过程经历优树收集、亲本选择、杂交育种、家系评比与超级苗选择、超级苗无性系二级筛选和无性系分生态区试验、优良无性系决选。通过6年来对比分析,该品种具有遗传稳定性、材质优良、速生、抗逆性更强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天津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湖南省内30株无患子半同胞家系优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研究各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表明无患子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良种选育潜力.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SM27、SM16、SM05、SM22、SM12...  相似文献   

9.
刺槐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无性系测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一批优树繁殖成无性系和实生家系子代分别建立遗传测验林,12年生时进行树高、胸径、主干高、单株材积4个性状测定,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并进行各自优良无性系或家系的选择,最后比较两种选择策略的遗传进度、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表型变异系数比家系间大76%以上,遗传变异系数大70%以上,按20%的入选率,入选无性系的遗传增益比入选的家系高128%以上,因而对刺槐改良采用优树无性系选择的效果比实行有性繁殖的种子园好。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72年开始,我们以落叶松速生丰产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是,落叶松品种选择、优良林分和优树选择、子代测定、母树林和种子园营建及经营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生物学特性和种子产量测报、良种繁殖、无性系选择和无性系繁殖、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淳安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nna)种质库中22年生来自9个产地(或省区)180个优树无性系的保存林材料,研究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对保存的优树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产地间和产地内变异,其中产地内无性系间的变异为产地间变异的1.87~2.38倍;与生长性状比较,木材基本密度在产地间所占的变异分量相对较大;除湖南产地优树无性系年轮宽度从髓心向树皮呈单峰变化外,其它8个产地优树无性系的年轮宽度皆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窄;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至树皮逐渐增大,到达一定年龄后渐趋稳定,但四川和广东两产地优树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径向均匀性较低。早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江西、广东和四川产地优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期选择年龄晚于径向生长外,马尾松不同产地优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和径向生长皆可在5年生时开始早期选择。通过聚类可将180个优树无性系归为3大类和4个亚类,并综合评选出20个速生优质的优树无性系,其主要集中在第1类和第2类第2亚类。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地区木棉种质资源调查与保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枝花地区木棉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保存,结果发现,木棉在攀枝花地区普遍分布,花色深红、红、橙黄、黄,以红色和橙黄色最为常见;选出优树31株,采用播种育苗的方法对优树材料进行了保存,为品种选择、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3.
南阳楸树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市林科所根据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下达的研究任务,从2007年8月份至2007年10月份,对南阳13县市区110株楸树优树的调查,将收集到的64个家系和110个无性系分别进行保存。以宛选"8401""8402"做对照,选择出超过"8401"、"8402"的优良无性系。体现从家系中选择优良基因型,无性选择利用的指导思想,实现了过去利用原有自然变异改良路线向人工杂交创新为基础新技术路线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营建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了广东、广西、福建马尾松优树子代经测定分析后筛选出的186个最好的家系,建立了第一个多省区、高层次的马尾松优良基因库。两广马尾松优良家系在福建龙岩异地栽培表明,优树无性系当代及后代都能保持明显的速生特性,优良家系的群体异地栽培是可行的,闽西马尾松优良家系前期生长量仅次于两广优良家系,但后期生长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大的生长优势,特别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马尾松高产无性系再选择研究",筛选出58个速生、高产无性系,平均遗传增益达51.29%(最高达116.82%),可用于营建马尾松高产种子园。在"马尾松遗传测定林配置设计"中提出了3种改进型模式,其中"约束随机区组设计"模式的试验精度高、用地省,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宏伟种子园收集的红松全分布区的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结实性状进行观测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628个无性系中,选择出红松结实性状特别优良的无性系11个,优良无性系51个,共计62个。为今后建设红松种子园和果林基地提供了实践依据与基因储备。  相似文献   

16.
分析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5块试验林,119个家系,1962个单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湖北等北亚热带高山区建立第2代种子园提供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各遗传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0.73,0.17~0.59和0.19~0.78,家系遗传力为0.34~0.80,0.42~0.79和0.18~0.81,单株遗传力一般低于家系遗传力。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估算单株育种值。对比配合选择和家系/家系内选择2种选择方法表明,配合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由家系/家系内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2种方法所得到的预期遗传增益相似。基于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则,认为配合选择方法选出的二代优树更适合用于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最终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出来自49个家系的二代优树137株;5块子代测定林入选二代优树的材积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26%,98.3%,42.9%,24%和56.4%。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个油桐优良单株后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安39株油桐优树中选择20株进行子代及无性系测定,6年的观察研究表明,2号、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增益达12.9%;5号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7.7%。5号优树在群体子代和无性系测定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遗传品质和较高的遗传增益,应加速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从5个产地选择36株优树,通过采种和无性繁殖苗木,采用定位对比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种源、家系、无性系测定林。根据子代林调查资料再查原优树无性系进行生长量与纸浆材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5年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面积333hm2。本文应用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的研究成果,在中选的优良林分中,以5株优势木法、指数法为评选优树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标准和方法。以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设为例,从园址选择、种子园区划、苗木培育、优树收集区和种子生产区的建立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园技术及方法。并就如何通过半同胞子代测定评估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以及建立展示林、试验林等作了论述。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设经验,可供今后继续扩大建园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材料来源于南阳境内37株楸树优树,首先对37个楸树优树半同胞家系种子进行播种育苗,然后进行家系间选择,选出9个优良家系。又进行家系内的选择,从9个优良家系中用间比法选择出的322超级苗单株。进而连续进行一级筛选和二级筛选,选择出24个优良单株,在全国营建区域对比试验林。以期通过进一步观测,选择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通过此项研究表明:优树表型测定与子代测定相结合,来判断优树母株遗传品质的优劣,可以提高选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