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应用光降解除草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花生除草地膜、光降解除草地膜进行花生田间覆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光降解除草地膜和花生除草地膜对田间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盖膜后30天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光降解除草地膜1号、光降解除草地膜2号在光照下能够自行降解,盖膜120天后的失重率在70%以上,其中光降解除草地膜2号的降解速度比光降解除草地膜1号快;花生应用光降解除草地膜和除草地膜覆盖栽培比普通地膜增产14.13%~30.79%。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地膜残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4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河南省地膜残留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为6.8~37.3 kg/hm2,平均值为20.4 kg/hm2。花生地块地膜平均残留量为24.9 kg/hm2,棉花地块为13.5kg/hm2。不同取样点地膜残留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作物类型、地膜用量、覆膜比例、覆膜年限、土壤质地及回收情况有关,地膜用量越大、覆膜比例越高、覆膜年限越长,地膜回收率越低,地膜残留污染的风险越大;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量明显低于花生地块。花生和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0.71%和1.11%。目前,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地膜污染状况较轻,但如果不注重地膜回收工作,残留量会逐年增加,成为地膜残留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3.
除草地膜在花生覆盖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在惠东县进行了花生除草地膜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除草地膜不仅具有与普通地膜相同的功能,与覆盖普通地膜对比,覆盖花生除草地膜还可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达到90%以上,增产幅度高达90.06%.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以下简称地膜花生)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高产栽培措施。地膜花生由于播期比露地花生早,生育期提前,因而受金龟子危害的情况以及对金龟子的防治要求也与露地花生不同。1983~1985年,我们对地膜花生金龟子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一、地膜花生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4):40-42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相似文献   

6.
花生渗水地膜覆盖温度水分效应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花生田使用渗水地膜后的保水、增温效应,以及它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平均增温0.325℃;土壤含水量平均增高1.26个百分点;产量平均增加幅度为9.9%。  相似文献   

7.
黄国成 《现代农业》2009,(10):30-31
一、花生覆膜技术概要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花生)这项新兴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地膜花生增产原因有下面几方面:一是增温保墒;二是保持土壤疏松;三是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四是花生生长快,开花多。结果多。但人工覆膜劳动强度大,是地膜花生徘徊不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覆盖非织造布地膜和塑料地膜后土壤温度、湿度的变化.以海花1号花生为供试品种,研究地膜覆盖对花生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出苎麻/棉非织造布地膜更有利于花生的发芽.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白色污染,提高吉林省西部花生生产的产量与质量,进行5种可降解地膜的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Q3降解速度过快,其他降解地膜降解期较适宜;花生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主要体现在花生生育前期,而且增温保墒的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覆盖降解地膜能够增加花生产量,比不覆膜增产15.3%~39.5%。其中Q5与Q1两种花生降解地膜的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温度、水分的需求,前期增温保水,后期增渗,且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厚度PE地膜覆盖春花生的应用效果,以裸地作对照,研究0.004、0.008、0.010、0.015 mm等4种不同厚度PE地膜的增温、保墒、残膜回收率及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可使膜下10 cm土壤平均温度提高1.41~2.58℃,有效增加花生生育期内积温;与裸地相比,覆盖0.004~0.01 mm地膜处理花生增产8.78%~9.92%,0.015 mm地膜处理则减产6.20%;覆盖0.004~0.01 mm地膜处理花生总果数约120个/穴,明显高于裸地对照和0.015 mm地膜处理;与0.004 mm地膜处理相比,0.008、0.01、0.015 mm地膜处理有效果针占比分别下降9.97%、11.51%和25.49%,饱果率则从46.38%提高到65.52%。标准地膜对花生下针有一定影响,可采取加大破膜孔径和提高膜上种行覆土质量等措施,促进花生下针。应用标准地膜从源头上提高了废旧地膜的可回收性;通过挖掘式条铺机收获花生,90%以上地膜可被花生秧夹带离田,再利用除膜揉切机对秧膜进行分离,实现花生秧膜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