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据已有文献,结合作者近8年来在江西的实地考察,对江西繁殖鸟类种类与区系组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共有繁殖鸟类(留鸟和夏候鸟)255种,隶属17目58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居留型方面,留鸟(72.55%)较夏候鸟(27.45%)多;区系方面,东洋界鸟类最多(59.61%),广布种次之(29.02%)。江西省几乎所有东洋界鸟类、多数广布种和少数古北界鸟类会留下繁殖,并更正了9种鸟类的居留型状况。繁殖鸟类中偏爱林地生境(81.18%)的物种最多,偏爱村庄农田生境(57.25%)的鸟类次之,绝大多数东洋界鸟类(92.11%)偏好林地生境,而古北界和广布种偏好的生境比较多样。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有鸟类306 种, 隶属17 目49 科, 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69.23 %。其中留鸟124种, 占40.52 %;夏候鸟45 种, 占14.71 %;冬候鸟96 种, 占31.37 %;旅鸟40 种, 占13.07 %;迷鸟1 种, 占0.33 %。分析了鸟类迁徙及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在动物地理分布上, 杭州市属东洋界华中区接近古北界南缘, 鸟类组成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但仍偏向东洋界。表5 参23  相似文献   

3.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160种,东洋界鸟类24种,广布型11种。古北界成分以北方型和中亚型占优势,有一定东北型成分,反映出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特点。  相似文献   

4.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指定种类8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该保护区分布鸟类新记录4种。  相似文献   

5.
太白山北坡夏季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夏季对太白山北坡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9科126种,其中雀形目95种(占75.4%),非雀形目鸟类31种(占24.6%).东洋界52种、古北界54种、广布型20种;留鸟8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1种;中国特有种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太白山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6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农田>人为干扰阔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南昌市5个样点的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14目49科.其中留鸟57种,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87种;古北界种类60种,东洋界种类64种,广布种20种,分别占本区鸟类种数的41.7%、44.4%、13.9%;南昌市鸟类群落物种S...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8.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1月—2018年2月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法对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经统计,该保护区内观察并记录到的鸟类共27种,隶属6目14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最多,占总种数的57.14%。在记录的27种鸟类中,23种为留鸟,占总种数的85.19%;冬候鸟4种,占总种数的14.81%。古北界鸟类居多,占总种数的77.78%;东洋界和广布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4.81%和7.41%。在3种生境中,农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农田和苔草沼泽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60),林地和苔草沼泽的相似性系数最低(0.36)。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生物资源调查是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分析,可提供目前鸟类群落状况,为鸟类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整合历史文献、进行鸟类专项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分析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  结果  共记录鸟类165种,隶属15目49科,主要为留鸟(56.36%)。群落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和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需重点保护的鸟类共有3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18种。鸟类地理区系组成上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但以东洋界(89种,53.94%)为主;121种繁殖鸟中,以东洋界种最多(69.42%);古北界种在旅鸟和冬候鸟中占比最多(分别为84.62%和100.00%)。  结论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占浙江省鸟类物种数的30.00%以上;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且有向古北界过渡特征。表4参13  相似文献   

10.
石柱县土家族自治县介于东经107°59′~107°34′,北纬29°39′~30°32′.共记录鸟类128种,隶属于13目,32科,其中留鸟84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13种,旅鸟3种,分别占总数的65.63%,21.88%,10.16%和2.34%.雀形目鸟类90种,占70.31%.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界种80种,古北界种37种,广布种11种,分别占总数的62.50%,28.91%,8.59%.东洋界种类占主导地位,鸟类的水平分布具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鸟类的生态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浙江省鸟类计410种,隶属19目63科203属。本文对浙江鸟类的生态群和地理分布进行叙述和讨论,初步建议浙江省境内的鸟类区系划分为6省2州。  相似文献   

12.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杭州市有鸟类306种,隶属17目49科,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69.23%。其中留鸟124种,占40.52%;夏候鸟45种,占14.71%;冬候鸟96种,占31.37%;旅鸟40种,占13.07%;迷鸟1种,占0.33%。分析了鸟类迁徙及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在动物地理分布上,杭州市属东洋界华中区接近古北界南缘,鸟类组成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但仍偏向东洋界。表5参23  相似文献   

14.
研究白龙江林区金龟总科的昆虫区系分布,是对该地区进行昆虫区划的重要依据。在白龙江林区内按不同海拔、林型定点采集金龟总科昆虫标本1 000余号,经鉴定,共有157种,隶属于9科,59属。该区系属的组成为:只属于古北界成分的占10.53%;只属于东洋界成分的占20.34%,二者共有种类占71.93%。该林区科的区系分布结果为,锹甲科中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60.0%,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40.0%;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41.67%,东洋界种类占33.33%,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25.0%;花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16.67%,东洋界种类占37.5%,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45.83%;丽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22.22%,东洋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各占38.89%;鳃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26.32%,东洋界种类占8.77%,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64.91%。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可知,白龙江林区金龟总科属、科的区系分布特点为:东洋界成分相对较多,古北界成分最少,以古北、东洋界共有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三峡库区蝶类的同时,对重庆市的其他区(县)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再加上《三峡库区蝶类调查报告》中重庆部分的蝶类和文献记载及2001年5月至9月对永川、南川、江津、巴南、北碚、秀山、酉阳、武隆、城口的重复调查,已知重庆市分布的蝶类有12科、185属、447种。在12科蝶类中,最多的是蛱蝶科128种,其他各科依次为眼蝶科87种,弄蝶科74种,灰蝶科66种,凤蝶科36种、粉蝶科32种、蚬蝶科11种、斑蝶科6种、环蝶科4种、绢蝶、珍蝶、喙蝶各1种。在重庆分布的447种蝶类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蝶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蝶类9种,它们是:金裳凤蝶、宽尾凤蝶、喙凤蝶、冰清绢蝶、双星箭环蝶、简环蝶、黑紫蛱蝶、枯叶蛱蝶、大伞弄蝶。重庆市蝶类的区系成分是:东洋种290个,占重庆市已知蝶类64.9%(290/447),古北种38个,占8.5%(38/447),东洋古北共有种110个,占24.6%(110/447),广布种9个,占2.0%(9/447)。重庆蝶类区系以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种成分所占比例小,具东洋界的基本属性。东洋古北共有种和广布种119个,共占26.6%,表明重庆蝶类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年来对阜阳市蝗虫的调查,结果表明蝗总科昆虫有34种,分隶于6科28属。对阜阳市蝗总科昆虫区系的分析表明:广布种为14种,占41.1%;东洋种为11种,占32.4%;古北种为9种,占26.5%。从动物地理区划的角度来看,阜阳市地处东洋界和古北界的过渡带,且略处于两界中轴的南侧,故呈现为广布种很多,东洋种略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对浙江省温州市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水鸟116种。结合历史资料,温州市共有湿地水鸟147种,隶属12目25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古北界105种(占总种数的71.43%),东洋界36种(占总种数的24.49%),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4.08%);居留类型分冬候鸟76种,夏候鸟24种,留鸟l7种,旅鸟30种;在41种繁殖鸟中,东洋种34种,广布种6种,古北种1种,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82.93%);生活型以涉禽为主,游禽次之;受各种法规、协定保护的水鸟达118种之多。表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