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13创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 16号 (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 ,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 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应用在大豆育种上 ,在黄淮地区获得 315 .0 8kg/ 667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形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构健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促进有效积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2.
大豆对SMV株系SC-11的抗性遗传及抗病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我国北方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11表现抗病的材料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齐黄22、诱变30、PI96983、Kwanggyo和感病材料南农1138-2、南农18-6配制的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了对SC-11的抗性遗传以及不同材料的抗病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PI96983、Kwanggyo、齐黄22、诱变30与感病品种杂交的F1表现抗病,F2呈3抗:1感分离比例,F2:3家系呈1抗:2分离:1感病的分离比率,证明它们对SC-11的抗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PI96983×Kwanggyo和齐黄22×诱变30杂交后的F2群体未发现抗感分离,表明PI96983与Kwanggyo以及齐黄22与诱变30对SC-11的抗性基因是等位或紧密连锁的.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杂交的F2呈15抗:1感的比例分离,初步表明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所携带的抗SC-11的基因是不等位的,而且2个抗性基因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大豆湘春豆1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用怀春79-16作母本与浙春1号杂交,1990年获定型株系,经产量鉴定试验和省区试,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综合抗性好,于1998年审定命名为湘春豆18号。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棉豆间作的综合效益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豆间作的综合效益及其配套技术周存高浙江省江山市农业局江山3241001棉豆间作的效益分析1.1生态效益4月底至7月上旬为棉豆共生期。5月底前,棉豆均处苗期,植株互无影响。6月棉花处蕾期,豆处花期,双方生长较快,棉株比豆株高出30~40cm,棉的遮荫...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菏豆16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大豆科技》2009,(6):62-62,64
菏豆16号为中熟夏大豆品种,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主茎节数多、单节结荚多、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点。该品种适宜于6月5日至6月20日播种,密度1.3~1.8万株/667m^2,底肥、追肥合理施用,及时灌溉和防治病虫害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亲缘关系概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淮海地区育成大豆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70.6%的品种分别归属于齐黄1号、莒选23、新黄豆、徐豆1号、58—161、晋豆1号、晋豆4号、科系8号、滑县大绿豆、商丘7608等20个骨干系谱与小系谱。其中,有61.9%的品种分布在前5个骨干系谱中。105个品种的细胞质来自于做为母本的莒选23、齐黄1号、山东四角弃、58—161、徐豆1号和科系8号,占育成品种的47.5%。96个品种的细胞核来自于做为直接杂交父本的5902、5905、徐豆1号、晋豆4号、野起1号、58—161、滑县大绿豆、集体5号、铁4117、泗豆2号、Williams、Clark63、Beeson等17个品种,占育成品种的43.0%。分析结果也表明,莒选23、齐黄1号、徐豆1号、58—161、晋豆4号、Williams、Clark63、Beeson等品种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5902、5905、莒选23、野起1号、集体5号、科系8号、齐黄1号、郑州135、泗豆2号、铁4117、58—161、徐豆1号等品种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黄淮海地区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不利于高产稳产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夏大豆是河南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为了实现种地养地、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1994年安阳县开展了“6000hm2大豆综合增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取得了单产2635.5kg/hm2,总产15813t,较前3年平均增产46.4%的好收成,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经济效益975.63万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选用良种与麦垄套种选用适应本地区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豫豆8号、10号、14号和诱变30等。据北部乡、辛村乡、高庄乡、良种场等4点结果,优良品种较当地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大豆麦垄套种是解决晚种、温度低、光照不足…  相似文献   

8.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水分状况渗透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琦  王滔 《大豆科学》1994,13(4):312-320
本试验利用夏大豆品种鲁豆4号和小粒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叶片水分状况和渗透调节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性。土壤的缓慢水分胁迫降低了两个大豆叶片的最低水势[ψw(min)]及相对含水量(RWC),鲁豆4号降低的程度大于小粒豆1号,说明鲁豆4号的御旱能力不及小粒豆1号。在分枝期和开花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饱和渗透势(ψs°),叶片仍可维持一定的膨压,说明大豆在此生育期内具有渗透调节能力;结英期和鼓粒期水分胁  相似文献   

9.
豫豆19号的遗传基础及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豆19号是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比豫豆2号增产12.8%,稳产性好,蛋白质含量46.15%,业粒外观优良是适应性广泛、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太空诱变育种技术,结合地面常规育种和生物克隆快繁方法,经过6年研究培育而成的具有花大色艳、抗性强、适应性好等良好综合性状的太空优良变异新品种蝴蝶兰——航蝴1号。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农业部“八·五”重点研究项目子专题“高香优质红茶品种选育”研究内容之一。试验以1982─1983年人工杂交(F_1代)和1979年Co~(60-γ)辐射诱变等11个优良品系为材料,经5年的系统试验,综合报告如下:1.试验设计该试验于本所品种园2号地设区,采用一次重复,小区长7m,小区面积10.5m~2,大行距及株距0.40m,双行单株品字形种植,1990年11月30日布区,1995年底结束。参试品系有优选14─20号,辐优1─4号,设云南大叶为对照种。2.试验结果2d生物学性状2·l.1成活…  相似文献   

12.
“辽豆11号”在短时间内推广面积之大,经济社会效益之高,完全是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的特性,以及在重点推广区中建立大面积生产示范田和原种繁殖基地;并推广配套高产技术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苏申麦1号系扬州大学农学院用"0085"(扬麦1号变异株辐照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白软麦,具有优质高产、繁茂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穗发芽等特点,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理想的优质饼干、糕点用弱筋小麦良种.于2007年6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花萼管注射技术,将牛胸腺DNA与酪蛋白基因导入花生品种白少1016与鲁花10号、D1代株形、分枝、果形、热性、育性等性状出现了较大的分离,总变异率为34.1%-94.1%,高于野生种DNA导入后代及诱变处理后代的变异率。表明超远缘物种DNA在促使花生栽培种产生广泛的遗传变异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麦田泽漆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来,泽漆上升为大麦田恶性杂草,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30%的大麦田因受其害减产1 ̄2成,每0.11m^2 20株,40株,60株,大麦分别减产10%,20%、30%。泽漆具有繁殖系数高,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农业,人工,防除比较困难。化防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濮海10号”是以“豫豆10号”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稳产、中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1998—2000年参加全国黄淮海中片区域试验,2000年同时参加全国大豆生产性试验。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濮海10号”。  相似文献   

17.
豫豆18号丰产、稳产、早熟、优质(蛋白质含量43.26%),适应性强。河南省2年区试比对照豫豆2号增产19.0%,3年国家区试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11.08%,两年河南省生产试验比对照中豆19号平均增产11.2%,综合评比居供试材料首位。  相似文献   

18.
高产杂交大豆新品种杂交豆2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豆2号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高产制种技术是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合理安排播期和行比,及时放蜂,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9.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水分状况与渗透调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利用夏大豆品种鲁豆4号和小粒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叶片水分状况和渗透调节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性。土壤的缓慢水分胁迫降低了两个大豆叶片的最低水势[ψw(min)]及相对含水量(RWC),鲁豆4号降低的程度大于小粒豆1号,说明鲁豆4号的御旱能力不及小粒豆1号。在分枝期和开花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饱和渗透势(ψs°),叶片仍可维持一定的膨压,说明大豆在此生育期内具有渗透调节能力;结荚期和鼓粒期水分胁迫只使ψs°轻微降低,膨压则急剧减小或消失,甚至出现负值,说明此期渗透调节能力很小或完全消失。在快速土壤水分胁迫下,两大豆品种均无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锦豆36号大豆的选育张婉玲邱素芬何健王绍文董丽杰︵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锦州一二一○○一︶一、前言我省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山丘薄地较多,针对我区自然条件的特点,选育出了产量性状优于原有推广品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新品种锦豆36号。该品种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